和探界者的两天一夜,多年后我可能会说我自驾穿越了沙漠

2019-10-08   速度周刊

我今天写的是一篇不吹不黑的稿子。

怎么做到不吹不黑,就是没有利益冲突,也就是说:雪佛兰没有充值,也没有请我去一些地方喝酒按摩。最重要的是,对于“沙漠自驾”这件事儿,我一点儿兴趣也没有,但我也一点儿都不反感。

于是乎,这篇文章,我就抱着最为客观的态度来讲述和科普,“沙漠自驾”到底是件怎么样的事儿,要注意什么,以及,探界者做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这次我们要征服的对象是敦煌的鸣沙山,它是一个沙质极软的绵延沙漠群,想要自驾横跨鸣沙山,大约需要在沙漠里行驶260公里,包括了前段80公里的细软沙山路段,以及后段长达180公里的戈壁路段。

而我们这次胯下的战马就是这台雪佛兰探界者的RS版本,搭载的是2.0T的260马力的发动机,搭载9挡手自一体变速箱,最大功率是191kW,最大扭矩为353N·m。请注意,探界者只有RS版本才配备了可以物理切断和开启的四驱模式,其余车型都是前置前驱的驱动方式。

当然啦,如果你开着两驱的探界者冲进沙漠也没有关系,因为一进沙漠车轮就会陷沙,然后你就可以立马走出来了。

可以说,一台可以物理切换驱动模式的车,是前提。四驱虽然能在起步时提供额外的动力帮助起步,但同时也会让你在轻微被困的时候瞬间变成完全被困。所以我们需要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或者停用四驱模式。

横穿敦煌鸣沙山大约需要2天1夜的时间,由于昼夜温差非常大,睡袋和帐篷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而沙漠里还有致命的曝晒和缺水,所以防晒措施和足够的水,也是要做好的准备。

搞定这些以后,我们来到了鸣沙山的入口,在这里,我们要做上最后两手出发前的准备——

1,我们要把每辆车都扎上一根3米高的旗,因为在沙漠里行车,坡度非常高,很容易丢失前车视野,但旗帜能帮助我们定位前车方向,不至于迷路。

2,放低胎压,正常的胎压和沙子之间的接触面太小,起步会十分困难,鸣沙山的沙子又非常软,所以我们需要将胎压放到0.5-0.6左右。探界者自带胎压监测,放的时候就不断提醒我胎压过低,但没办法,想在沙漠里走得更远,我必须不理会你的提醒。

其实说了这么多的驾驶技巧和方式,最重要还是车能否担起这个重任。

总体来说其实探界者是中规中矩的完成了这个任务,我个人倾向于它确实是一台具有比较不错的越野能力的车,但在一些细节的表现上不够优秀,当然,它毕竟只是一台20多万的SUV而已。(只考虑RS版本)

就中控上而言,虽然白天看起来非常简单朴实,但是晚上加上灯光以后,确实让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而空调的出风口和反光镜,在一定角度下又有一种对称的设计感。但是空调的出风口风量调节是通过扇叶的上下调节进行开合的,这意味着总有一个角度你是想吹但是吹不到的——比如左下或者右下。

同时,探界者的方向盘非常的轻,其实在我手里我几乎感觉不到它的重量。而方向盘上的按键材质也从塑料转变成了类肤质,不论是手感还是按键反馈都很舒服到位。

就空间上来说,我只能说客观上讲,探界者的乘坐空间足够大,足够舒适,尤其是头部的空间。在沙漠里行驶,前路会有各种车辙印,或深或浅,沿着车辙印行驶的过程中车辆将会发生剧烈的上下颠簸,我甚至屁股都离开了座椅很高——而同时并没有撞到我的头。

但是,再宽敞的后排,也架不住3个大男人挤两天一夜——这是活动组织的原因了,和探界者本身无关。但是的但是,人的大脑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记忆进行缩句的。

比如,我在教练的帮助下和另外三个人一起自驾穿越了敦煌沙漠,三五年以后我说起来可能就变成——我自驾穿越了沙漠。

而:探界者后排其实挺大的,三个人挤也没太大问题,只是挤久了还是会让我感觉很酸很累,不久的将来就会被我变成:探界者的后排让我很酸很累。但这并不是事实本身,所以出发前往沙漠的时候,还是4个人一辆车吧。

在沙漠里行驶还需要注意的几点是:

因为摩擦力比较小,所以停车的时候最好在坡上,并车头向下,下次起步的时候可以借助重力势能轻松起步——起步的时候最好左右转动一下方向盘,直线给油在一定情况下会原地挖沙致困。

而上坡时一旦动力不足,需要立刻选择下坡,重新寻找角度和路线翻越,如果一味上坡也会导致动力不足最终原地挖沙致困。而高转速下带来的低牵引力,也是挖沙的小能手,所以在沙漠里行驶,转速一定不能超过3000。

而就我驾驶探界者下来的感觉就是,只要你敢稳定的,有节奏有目的的控制着给油,从硬沙平地冲上两百米的长斜坡软沙地对于探界者来说根本不成问题。在两天的试驾里,也只发生了唯一一次陷沙的情况。

在文章的最后,我可以大胆的放两张沙漠的照片,这都只是业余的媒体老师随手的“作品”而已。

会有很多人觉得,这很美,很野性,很自然……你们可以用任何赞美词去形容这一切,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你不得不了解的一个真相就是,你用了5秒钟翻阅的照片,只是我们48小时里的1秒而已。

大家对于沙漠、戈壁的憧憬和向往,大多来自于朝霞落日,黄沙高山,但这一路上你更多看到的却是砂石,枯木和秃秃的草垛。你向往它们,就像边远地区的人们向往城市的高楼一样,不是那片地方的全部,也没有足以让你留下的吸引力。

但我丝毫不反对任何人追逐和向往这一路的所有,因为那是你现在喜欢的,不论去完了你是否还一样喜欢。一万个人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我眼中的“平平无奇”,谁知道就不会是你眼中的“天涯海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