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亲:您若喜欢“回村歇歇”发布的内容,烦劳动手点下右上角的“关注”,我们一起为乡村振兴尽一点绵薄之力。
话说收秋前,一天的半夜里忽然接到发小电话,说他在曹庄路口,刚下车,让我开车去接他一下。大半夜的距离我们村20多里地,我是真不愿意动。
发小知道我是个懒汉,便在电话里说,我从贵州回来,真的带了两瓶茅台,回了咱哥俩喝两盅。听到茅台酒,我立马发车去接发小了。
回来的路上,我说发小:你不是在贵州干的好好的咋就回来了?发小说,回来收秋种麦呀!
回来种麦子?你来回花路费得大几百块吧!来回折腾耽误差不多20天,你们搭花棚不是每天300元么?你算算够本么?怎么合算?
发小笑道:账不能这么算,按你说的那都不中地了,吃啥?
你把地租给合作社呀!在咱邯郸种小麦玉米一年两茬能赚几个钱?早算的不再算了,一亩地一年赚上四五百,你家十亩地不才赚四五千元么?你这来回一折腾,不少挣五六千?
发小说:就当回来家看看。
看啥?嫂子在北京看孙子,回咱村冷锅冷灶的,还得自己做饭?在工地打工不用自己做饭多好。
发小说:不管咋说,种地是咱农民的本分,现在也不麻烦,反正都是雇机械收种了。这地不能租给合作社,地租给合作社,他们把地边弄没了,还把好好的地种得坑坑洼洼,咱再想自己种就麻烦了。就当回来村歇几天。
我笑着说发小,你这样想也对呀!要不小弟咋能喝你的茅台呢!
我们作为邯郸平原上,农村里60后农民,从小对食物短缺怕了。从分地到户开始,自家的责任田从来没用荒芜过,总把地伺候得很好。
谁家的责任田里草长苗黄是被村民讥笑的。这些年随着打工兴起,在外面打工一天挣二三百元不是难事,而种地是越来越没利润。
发小三个儿子共5口人,家里的确是10亩地。十亩地一年种两季,冬小麦和夏玉米,除去成本,除去把地按照500元租给合作社,每亩地的利润也就有四五百元,还得种好管好。
而家里种着十来亩地,收麦子种玉米回来一次,收玉米种麦子回来一次。连花路费带耽误工地打工,真的不如把地租给合作社,倒是清闲了,也不在乎刮风下雨下冰雹涝灾旱灾了。
账目算得很清楚,也很实在。
可我们这代人对土地有感情,这对土地的感情可不是装出来的,尽管种地收入相当微薄,靠种地也不能生活了,我们是每天在抱怨。但抱怨归抱怨,地我们还会自觉地去耕种,并且浇水施肥打药,样样要做到位。
我们秉承着一个道理,人不欺负徒弟,土地就不会辜负人。
用一句高调的话表达:我们60后这代农民,种地靠的是情怀,正因为我们有情怀,才会不放弃不抛弃土地。虽然在外打工比种地收入高,但是我们也会想法把土地伺候好,伺候好了土地,看着长势喜人的庄稼,体验粮食丰收带来的愉悦。这种不合算的愉悦,不种地的农民是体会不到的。
但是,种10亩地一年的收入,还没打工一个月挣钱多,长期如此,靠情怀种地能坚持多久?
亲!我是邯郸东部平原上的农民,我们这大多数6070后们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们这里没有撂荒地。你看到的长草地那都是“因征地闹纠纷”的遗留。
你们当地农民对土地怎样的态度呢?请留言讨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QTLpW4BMH2_cNUgpJ1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