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17例死亡病例病情详情。
来源:医脉通本文为医脉通编辑综合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据央视新闻最新通报,截至1月22日24时,国家卫健委收到国内25个省(区、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571例,其中重症95例,死亡17例(均来自湖北省)。
1月23日上午,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17例死亡病例的病情介绍,详情如下:
01 曾XX,男,61岁
既往有肝硬化、粘液瘤等病史。
02 熊XX,男,69岁
/
因发热、咳嗽4天,加重伴呼吸困难2天就诊于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
03 王XX,男,89岁
既往有高血压、脑梗塞、脑软化病史。
因尿失禁于2020年1月5日就诊于同济医院泌尿外科。
检查提示肺部感染(病毒性肺炎)、急性呼吸衰竭。
04 患者陈X,男,89岁
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频发发室性早搏,冠脉支架植入术后。
05 李XX,男,66岁
既往有慢阻肺,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2007年升主动脉人工主动脉置换术,2017年腹主动脉支架置入术,胆囊切除术,多脏器功能损害。
患者因间断咳嗽、头痛、乏力伴发热6天于2020年1月16日收入武钢总医院。
1月16日胸部CT显示双侧肺炎、左上肺纤维化灶、左上肺小结节影。
1月17日出现呼吸困难,血气分析提示1型呼吸衰竭,给予面罩吸氧、抗感染、抗病毒、化痰等对症处理。
1月20日10时10分 患者于突然出现指脉氧降低至40%,已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再次告知家属患者重度呼吸衰竭,再次询问是否行气管插管,拒绝行气管插管。1月20日10时35分病情恶化抢救无效死亡。
06 王XX、男、75岁
既往有高血压病和髋关节置换术史。
因发热伴咳嗽、咳痰5天、呕吐2天于2020年1月11日17时19分收入武汉市第五医院。
入院体温38.2℃,伴乏力、纳差、咳嗽、鼻塞、头昏、头痛,无明显畏寒、寒颤、肌肉关节酸痛。胸部CT提示双肺间质感染。
入院后告病危,予以吸氧、抗感染、抗病毒,化痰,酌情退热,予以补液等对症治疗。
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1月15日转入ICU,行机械通气。
1月20日11时30分家属表示了解病情,现要求停用呼吸机,拔出气管导管观察,不再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及心肺复苏抢救。
1月20日11时25分宣告死亡。(官方原文表述如此,或有笔误)
07 殷XX,女,48岁
既往有糖尿病,脑梗死。
08 刘XX,男,82岁
/
因全身畏寒酸痛5天于2020年1月14日15时41分收入武汉市第五医院。给予心电监护、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抗感染、抗病毒及支持对症治疗。
09 罗XX,男,66岁
/
10 张XX,男,81岁
/
11 张XX,女,82岁
既往有帕金森病史5年,口服美多芭。
12 周XX,男,65岁
/
2020年1月11日因气促伴乏力3天,加重3天收入武汉市第一医院。
入院时患者呼吸困难,胸闷气促,急性病面容,诊断为重症肺炎、急性呼吸衰竭、肝功能损害。
1月21日19时出现心率、血压下降,双瞳对光反射消失,即刻行气管插管、人工胸外按压、强心等治疗,至19时54分未再恢复自主心律,宣告临床死亡。
13 胡XX,女,80岁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有糖尿病史20余年,有帕金森病史。
2020年1月11日发病。
因发热、咳嗽9天,喘息、呼吸困难于2020年1月18日入住华润武钢总医院。
因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于2020年1月20日转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
入院后告病危,重症监护,行抗感染、呼吸机辅助呼吸及对症支持治疗。但患者病情无好转,持续低氧血症、神志不清,机械呼吸机辅助呼吸,2020年1月22日16时经抢救无效,宣告临床死亡。
14 雷XX,男,53岁。
/
1月初因发热一直在社区医院治疗,治疗数日后无效,发热、咳嗽、胸闷加重。
15 王XX,男,86岁
有糖尿病高血压及结肠癌手术后4年。
2020年1月9日因乏力1周就诊收入新华医院,无发热。入院后肺部CT见双肺多发磨玻璃影,缺氧明显,进食困难、呼吸加快、昏睡等。
家属拒绝插管,仅经鼻吸氧,于2020年1月21日17时50分心跳呼吸停止,宣告临床死亡。
16 袁XX,女,70岁
/
2020年1月13日因持续高热收入市第一医院。
入院时神志模糊,急性病容,心音减弱,双肺呼吸音粗,影像学结果见肺部感染较重。考虑重症肺炎,且存在严重的呼吸衰竭。即予以积极抗感染、吸氧等对症治疗,但呼吸衰竭难以纠正。
患者于2020年1月21日因呼吸衰竭宣告死亡。
17 詹XX,男,84岁
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支架术、高血压病、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腔隙性脑梗死病史。
患者因发热、咳嗽、喘气3天于2020年1月9日17时4分收入市第五医院治疗。
患者因病情加重,持续高热不退,于1月18日转入ICU,予以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
1月22日10时16分患者呼吸停止,心率逐渐减慢,10时52分宣告临床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