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多年前,在襄城地域作战时,李自成最痛恨谁?‖老家许昌
文‖应军
在襄城地域作战时,李自成最痛恨的一个人,就是汪乔年。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有汪乔年挖李自成祖坟之事,两人因此结下仇怨。
汪乔年(1585——1642),字岁星,浙江严州府遂安县人,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汾口镇汪家桥村人。
明朝天启辛酉年,即公元1621年,汪乔年在乡试中考中了举人,第二年又中进士,被朝廷授为刑部主事,后又擢升为刑部郎中。因性格刚强不屈,任内他曾受委派,巡按江南八郡,主要巡察各地治安和狱治的情况。
天启七年,即公元1627年,汪乔年母亲不幸病逝,他就向朝廷告假回家,守丧三年。
崇祯二年(1629),汪乔年被任命为工部都水衡。在去京城的路上,朝廷又指派他任青州知府。
任上,他了解到境内不但赋税繁多,还要上交不正当的所谓“添扎钱”,就发布政令立即废除,获得了民心。
汪乔年清苦自勉,衣食都很简单,但办案迅速,当地人流传着一句“汪不解担”的俗语,意思是挑担的人不将挑货物换肩就听完判决。
《明史》记有“乔年清若自励,恶衣菲食,之官,携二仆,不以家自随。为青州,行廊置土锉十余,讼者自炊候鞫,吏无敢索一钱。”也就是说汪乔年以清贫自励,不爱吃穿,在任上,只用两个仆人,不带家眷。在青州作官,在房屋廊道里做十个灶台,让告状者自己做饭,其手下的官员们也不敢索要一点钱财。
1630年,即崇祯三年,朝廷考察各地方官的任职情况,汪乔年被评为“治行卓异”。
1631年,毗邻的登州发生了官兵哗变,将领李九成、孔有德连取六座县城,但因敬重汪乔年人品,没有骚扰青州。
之后,汪乔年治绩、品行突出,又升为登菜兵备副使。可是父亲病重,他又请求回家赡养父亲。父亲的丧守完,出任陕西平阳知府。
崇祯十一年(1638年),李自成起义军势力进一步壮大,对京城构成很大威胁,为安全,崇祯帝颁布召令,让朝中大臣们推荐一些能担当大任的地方官员备用,以平天下,汪乔年属推荐之列,因其“长才真品、操守无玷”,调任陕西右参政,主要负责督导学校教学和人才选拔。
1640年,汪乔年又在地方官员的考察中名列前茅。 第二年,原地升任陕西三边按察使。汪乔年自以为是个用兵人才,休息时总是骑马奔跑,练习射箭、冲刺,在野外的风露中睡觉。
紧接着,汪乔年又被朝廷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当时李自成已经打下河南,扬言要进入潼关。汪乔年立即驱马来到商州、雒南,但没有见到起义军。
后来起义军包围了开封。三边总督傅宗龙这时也来到陕西,两个人讨论抽拉丁兵,凑集粮饷,但这时关中的丁兵、粮食早已派用完了,无法响应贼围开封。
《明史》有“三边总督傅宗龙亦至陕,议抽兵括饷,则关中兵食已尽,无以应”的记载。
傅宗龙、汪乔年两个人面对天下大乱,几乎无能为力,只好握着手,叹着气分别了。不多天,傅宗龙在项城败亡,汪乔年流涕叹曰:“傅公死,讨贼无人矣。”意思是“傅宗龙死掉,没有人能平定贼寇了。”
崇祯帝对傅宗龙战死很是恐慌,就让王公大臣们推举能担当消灭李自成大任的人,大家根据政绩,都推举汪乔年。崇祯帝即颁发诏书提升他为兵部右侍郎,总督三边军务,接替傅宗龙。随后,兵部的檄文又一个接一个发来,催促他出关进兵。
当时关中的精锐部队都在项城消耗殆尽。汪乔年说:“部队疲惫了,粮饷又缺乏,让我去抵挡正强大无比的敌人,我一旦出去,便如同拿肉去喂老虎。但是我不能不出去一回,以便巩固中原地区的民心。”于是收召散亡的士兵,调集边防部队,凑起骑、步兵三万人。
崇祯十五年(1642)正月,汪乔年率领总兵贺人龙、郑嘉栋、牛成虎引兵出潼关。
出潼关前,崇祯帝面对李自成的得势,十分害怕,慌乱地听信个别大臣的风水学说,认为李自成队伍扩大,与其祖坟有关,不灭其祖坟,断其地气,李自成就不可能被剿灭。于是他密令汪乔年出兵之前,毁掉李自成的祖坟。
汪乔年领旨后,就传令米脂县令边大绶照办。边大绶打听到李自成的族人中有当县吏的,捉住后问李自成的祖坟在哪里,县吏不说具体位置,就被严刑拷打。
最后县吏屈服了,就说:“去县二百里曰李氏村,乱山中,十六冢环而葬,中其始祖也。相传,穴,仙人所定,圹中铁灯檠,铁灯不灭,李氏兴。”意思是“离县城二百里地有个李氏村,所在的山中有十六座坟墓呈圆形排列,中间的那个就是其始祖墓,传说那个墓穴为仙人指点,墓上空悬有铁灯,铁灯不灭,那里的李氏后人中就会有一个可以当皇帝。”
边大绶就依县吏所言,挖开了那个墓穴。见蝼蚁数石,火光闪烁。砍开棺材,又见“骨青黑,被体黄毛”,脑后有个洞穴,大如铜钱,里面一条赤蛇盘卧,三四寸长,长着角。
那蛇被扰动后,猛然飞出,约一丈高,咋咋有声,吞日光六七次,返回脑穴里盘起来伏而不动。
边大绶见状大惊失色:“蛇若成龙,大明必亡呀!”于是他一方面派人将墓穴紧紧围住,一方面急报给汪乔年。汪乔年赶到现场,慌忙用函匣子把头骨和腊蛇装进去送北京报告朝廷,然后“焚其余”,把杂乱污秽的东西,弃之荒野。铁灯也随之灭了。
关于汪乔年毁李自成祖坟一事,民间有其它说法,上面只是其一。那么其二是什么呢?
话说汪乔年奉旨挖坟,怕惊动老百姓,就在夜里下手。挖他人祖坟,在民间毕竟是伤天害理,要遭天打雷劈,即便是奉旨,也有些不自在。
到了李自成祖坟所在地,汪乔年见天灯不灭,感觉非常怪异,慌忙命人用长矛去戳。戳了老半天,可天灯依然不动。汪乔年就让大家出主意,有人就上前秉告:“若是这样,天灯有地气所持,很难被灭,何不釜底抽薪,挖开墓穴,毁其气?”一句话说得汪乔年茅塞顿开,于是他命令开挖坟墓。
挖开墓穴,见头颅内有一汪水,里面不是小蛇,而是一条会游动的金黄色小鱼,那小鱼受了惊扰,急飞出头颅,朝天上而去,张嘴吞光后又返回,如此二三次。
最后一次汪乔年反应过来,抽剑砍去,想将鱼砍断为二,那鱼儿仿佛有神相助,一个扭身,躲过身子。可是头部躲避得不及时,稍慢了一点,被剑尖扫住了一只眼睛,疼得那鱼不由得掉落在地。汪乔年赶忙上前一脚将鱼儿用踏住,然后装进匣子,连夜送往北京。
就这样,汪乔年和李自成结下了天大的仇恨,汪乔年成了李自成最痛恨的一个人。
【作者简介】应军,网名“首山望汝”,许昌市襄城县人,农民。爱好文史,数十年来挖掘整理史料200多篇,被政协襄城县文史委员会特聘为文史研究员,2017年当选襄城县第十二届政协委员。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部分来自网络,部分来自“老家许昌”原创图片库,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公众平台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