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董最近很烦躁,对每天的重复而又繁杂的工作反感到不行。她在产品开发部,要跟总部的设计师和市场经理去确定开发的产品;在公司内部要和测试部、技术部、品检部门沟通技术和出货的排期;在外要管理供应商,追踪进度并且查看产品的品质。工厂时不时的给她一个突然袭击告诉她某个产品出问题了,某个产品做不出来。只要电话一响,她就觉得紧张,因为意味着供应商又反应问题来了。手下的一位姑娘远在北方办公但是做事情特别粗心,每天发过来的报告随便看下就能有五六七八处不合理,改了三五次还是有问题,她经常自己动手改,三番四次的跟姑娘说做报告要仔细一点,不要老是让她来修正错误但是每次过来的报告都如故。
工作繁忙,恰巧最近公司在搞考核,每天各种各样的报告表格做不完。刚完成一份说格式不对又要改。她感觉工作没有动力,消极怠工,情绪低落,工作效率和质量都下降了。这其实是因为小董的情绪资源在这么多的杂事中被消耗掉了,陷入了一种情绪衰竭的状态。
哈佛大学的霍布福尔教授在1988年提出:人们总是在积极地保护和构建他们认为宝贵的资源,包括物质、情绪、社会关系等等。也就是说,情绪和钱一样,是一种资源。当你保持专注,处理复杂问题时,你不仅依靠专业知识,还要集中注意力、排除干扰。这时你调动的就是情绪资源。而对每个人来说,情绪资源都是有限的。
1、“情绪”可以说是影响员工行为和绩效的一个变量,如果枯竭会降低工作质量甚至失控。而在失控的状态下做出的不理智行为会严重的损坏自己和他人的利益。
比如在《北京女子图鉴》中,戚薇扮演的女主角陈可就因为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给公司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客户因为堵车迟到了,赶来的时候十诚恳的道歉了,但陈可不依不饶的责怪客户迟到,拎包转身走开并盛气凌人的让助手招待客户。结果客户将自己这次的遭遇如实报告给总公司,陈可的公司于是被对方拉入了黑名单,两年内不会有任何合作。
如果她在当时更理智一点,也许客户会因为她的等待而给陈可更多的机会,但是陈可却白白浪费了这个时机。
2、产生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指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 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 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下图说明了情绪和职业倦怠的关系,情绪消耗得越多,职业倦怠就越严重。
上述的小董就是因为情绪压力过大,资源消耗过多而对工作失去了兴趣。
3、情绪过多消耗会产生情绪衰竭。情绪衰竭是指由于个人或工作生活中积累的压力而产生的情绪疲惫和枯竭的状态当人们经历情绪衰竭时,往往会感到情绪消极、不知所措、疲惫不堪。人们在情绪衰竭的早期可能没有注意到这些警告信号,但一旦出现时又很难恢复。
比如很多喜剧明星周星驰、赵本山、郭德纲、憨豆先生,在舞台上都非常活波搞笑,其实私下里,他们却沉默寡言,因为舞台上他们耗费了大量情绪让观众笑,憨豆先生更是觉得生活没有意思。
1、 通过生理资源补充情绪资源。
培养一些别的爱好来反哺工作时缺少的情绪资源,比如旅游、健身、画画,别的爱好应该是对脑力或者体力有消耗的、能够锻炼脑力不同于工作那部分的行为。这是因为旅游,健身,画画这些一是本身脱离了原来工作的情境。
根据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情绪资源不能在同一情境里被补充而需要新的情境环境,而旅游健身就是切换到了不同的场景,为情绪资源的补充提供了新的情境。二是因为从旅游健身提供了不同的体验和新的刺激,激发了新的情绪。从而让情绪资源得到了补充。 旅游一趟回来后整个人都申请气爽的原因也在与此。
2、3个方法有效补充资源:
第一个方法记录法。对特定情绪进行详细场景记录,保证相对客观认知和复盘可能。在记录的过程中,能重温当时的感受并且在记忆中保留下来。比如受到领导表扬的时候,记录下来你做了什么得到表扬,领导是怎么表扬你的,你受到表扬的感受是什么。当觉得需要补充情绪资源的时候,翻翻记录不仅能补充自己的情绪资源还能复盘工作做得好的原因及结果。
第二个方法反思法。对具体原因分析,总结得失,规整未来控制方法。
最近刘芬碰到了一个问题,她的客户在微信上跟她联络了两个月但就是不下单。她觉得耐心已经耗尽了但是有空的时候还是会回客户的信息。今天下午她被上司说了一通为什么在一些没必要的客户身上花时间和精力的时候客户又来找她。结果她一下没忍住对客户说:“你咨询了我好多次都不下定单,我没有这么多时间来回答你这么多问题!”客户弱弱的说:“我今天就是来告诉你,我要下单,但是你这么不耐烦的话,我还是找别人吧。”眼看就要出成绩的客户就这样又流失掉了。
过后刘芬想了想,她其实并没有嫌弃客户的咨询,她知道客户还来咨询就说明还是有希望。但是她在老板批评她的时候没有控制好情绪。所以她给自己制定了这样的计划:1、长期咨询但是没有定单的客人,优先等级为最后,等有空的时候再回复客人信息。2、如果领导批评她的精力用得不对,先缓10分钟再回复客人信息。遵循了这个两个原则后,她也就没有出现过把气撒在客人身上的情况了。
第三个方法恳谈法。通过可信任的客体,甚至上司下属的交谈,征求方法意见,切换视角评估。多和领导下属交谈,一方面可以沟通让大家的想法更清晰,另一方面也是利用了同事之间的关系给自己的情绪资源做了补充。
有个部队朋友说工作压力大时,晚上买酒和战友一起吐槽发牢骚,再困难的事情,在跟战友聊聊之后都轻松了很多。这其实也有两个路径:一个是跳出了上下级情境, 二是亲密战友关系补充了情绪资源。所以和信得过聊得来能理解你的人倾诉,也是情绪补充的来源之一。
3、 采用极简生活,减少情绪资源的消耗。
第一步:减少选择。比如乔布斯高领黑衬衫万年不变,扎克伯格也是从星期一到星期七都是白衬衫,他们并非不懂审美,只是他们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情绪资源。因为做选择也是一个消耗情绪资源的过程。减少选择也就减少了自身资源的消耗可以把这部分精力用到别的地方去。
第二步:物品固定摆放。物品固定拜访遵循的原理一样,都是减少精力的使用。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翻天覆地找东西的时候越找就越找不出来,而越找不出来就越烦躁,越烦躁就越没耐心,结果可能是半天没找到东西还要花半天去整理。但是物品固定摆放就能避免这种无谓的消耗。
一个人在社会上要获得成功,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智力因素,而是情绪智商,前者占20%,后者占80%。所以情绪管理不可谓不重要。减少精力的使用,跳出当前情境进入新的情境进行情绪补充可以让我们在职场上获得自己想要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