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高低会影响成就的高低?聪明的职场人,都在用“吉格勒定理”

2019-09-30   生涯笇姐

一、目标的高低,竟然会影响我们的成就?

陈芳和张茵在工作上的态度有点不同。陈芳凡事要求做好,比如拍个照片都要把样板摆得整整齐齐,找好角度。张茵则不一样,管样板是什么样,只要能有照片就好。

陈芳每封邮件再三检查没有错别字没有语法错误,相关的信息一次给齐。张茵信奉的是邮件是用来干什么的?主要是沟通用的,有错别字没关系,意思到了就行;少一些资料也没关系,再写一封就是了。

一年过去了,陈芳被评为了优秀员工,张茵表示愤愤不平,明明工作都做得差不多,为什么她是优秀员工自己不是?

无独有偶,研究人员对哈佛毕业生做人生目标跟踪调查,发现3﹪的人曾确立远大目标;10﹪的人有明确的短期目标;60%的人没有清晰的目标, 27%的则没有目标。

20 年后,研究人员发现3%的人,完成了当初既定目标,成为了最成功的人士,那10﹪成为社会中的上层人士,那60%的人在中下层比较安稳地过日子,而那27﹪的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

从这组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实:许多人一事无成,并不是他们没有天才的智慧,而是因为他们缺少雄心勃勃、排除万难、迈向成功的动力,不敢为自己制定一个高远的奋斗目标。

这就是著名的“吉格勒定理”,是由美国行为学家J.吉格勒提出来的,他认为不管一个人有多么超群的能力,如果缺少一个认定的高远目标,他将一事无成。设定一个高目标,就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

高目标不是拯救苍生改变历史才叫高目标,对职场人士来说,树立一个在自己所在行业中的做到翘楚,也属于自己的高目标。而高目标实际要求我们要有坚强的意志力,要有比好更高的要求,有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二. 高目标要求会对我们的工作产生什么影响?

1、 目标可以让我们走正确的路,但是高的目标才会增加自己动力。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做的比正常人更出色。并且目标越高,碰到的问题就越小,而目标越小,碰到的问题就显得越大。

这就好比爬山,如果我们想去的是最高峰,那眼前的坡就是小坡;但是如果我们想爬的就是小山坡,那一点点的坡都很陡。难度的大小,和我们的目标有着密切的关系。

2、高目标可以调动内驱力,进入上升的正向循环。如果目标定得太低,在完成目标后会有一种满足感,渐渐开始懈怠、堕落,而目标则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正如篮球架效应给我们的启示:如果篮球架跟人差不多高,不用费力气便能“百发百中”,那大家会觉得这个活动没有意思从而放弃投篮。并且篮球架还有一个重要启示是如果达到了目标,要继续提高目标,否则目标就会失去吸引力,让人散失进步的动力,满足于成就感中。

孔子说过:欲求其中,必求其上,欲求其上,必求上上。我们的目标要比自己实际想达到的高一点。

比如刘芬的项目,领导要求2个月内完成但是她给自己定的目标是1个月内完成。

在此期间,她一直追踪进度,和供应商密切配合,最后虽然不是1个月内完成目标,也以40来天的成绩实现交付,速度超过了领导的预期。

她一贯高标准、高执行的特性,为自己赢得了项目经理职位。

3、高目标会让我们摒弃半途效应,坚持到底获得成功。

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但是有远大的目标、高的要求能让我们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度过这个时期。

历史上有成就的科学家都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力把认定的事情坚持到底完成。俄国青年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在创建非欧几何——罗巴切夫斯基几何新论的过程中,许多人嘲弄、攻击他,说他是“疯子”、“怪人”、“瞎胡闹”。但是,罗巴切夫斯基不为所动,把侮辱和诽谤置之度外,勇往直前,继续他的研究。最终他取得了伟大的成功。

比如我们熟悉的俞敏洪,坚持了三年才考上北大。在北大的学习中,收获到了他后来的好搭档也为他的创业打下了知识基础。

三. 既然高目标中如此重要,我们该如何实现呢?

1、使用WOOP方法,连接梦想和现实,确定自己的最高目标。

人通常不是排查完所有的选项之后从中挑出最好的而是选择符合自己心理预期的。所以可能选择的是我可以做的而不是我想做的,而WOOP方法是让我们找出真正想做的。

W: Wish, 即你想做什么, 找出自己内心最渴望的东西。内心最渴望的东西是那些目前我拥有的是很好但是我还是想要去的地方。

O:outcome,结果。回顾自己做得最有意义的是什么。并且确定这这件事情的内心感受,而这些感受就是你内心深处所追求的东西,由此去思考以什么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

O: Obstacle、看看现在距离自己的梦想有什么障碍并且要摒弃自我设限,发现更多可能。“自我设限”就是在自己的心里面默认了一个“高度”并且常常暗示自己:不可能做到、成功机会几乎是零等。在确立自己目标的时候,放弃这些限制性想法,专注于自己想到达成的目标。

P:Plan. 制定计划并落实到行动。

去掉这些限制自己的假设,从新的角度来确定自己的目标。

比如吴萍做的是项目管理的工作,但是她对自己的工做要跟很多人和部门沟通感到很头疼,用WOOP梳理之后。她发现了自己的兴趣:

Wish: 不喜欢跟太多人沟通,喜欢自己独处做自己的事情或者是简单的人际关系。

Outcome: 在练书法和当老师的时候,最有成就感

Obstacle:目前有压力,并且觉得自己练的书法没有什么用,也拿不到什么证书。改变了这种想法之后,她试着去参加了书法考试,结果拿到了硬笔书法中级证书。可以去给小朋友上书法课。

Plan: 她的计划是:半年内考下教师资格证书并去培训机构做兼职老师,如果自己能适应的话,就三年后就办个书法培训班。

去培训学校和孩子们打交道后,她觉得整个人都轻松多了,甚至抵消了部分工作带来的压力。也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也找到了自己可以发展的事业。

2.使用一分钟目标管理法,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

《一分钟经理人》里提到之所以我们选择放弃,是因为我们所做的事情遇见了难以克服的问题,或者看不见成功的希望。但是把目标分化为小目标,就能激励我们不断继续完成一个一个小目标最后到达大目标。

而使用一分钟目标管理法,关键在于3个诀窍:即制定一分钟目标,一分钟赞美,一分钟反馈

一、制定一分钟目标。也就是说把大目标分解成刚好可以用一分钟正好读完的小目标,这样的目标才能让人感觉到没有压力,想去完成。

二、制定一分钟赞美。完成之后,给一分钟的时间赞美自己,让自己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三、制定一分钟反馈。花一分钟的时间去总结反馈自己的完成情况。

比如小松是这样制定他的一分钟目标去学会摄影的。

大目标:学会摄影并且要在杂志上刊登自己的作品。

一分钟目标:第一个一分钟目标:找出市场的专业书籍先了解

第二个一分钟目标:筛选相机

第三个一分钟目标:找到合适的学习方式。

一分钟赞美:每完成一个目标后,赞美自己超有执行力,任务完成得非常不错。

一分钟反馈:回顾书籍、相机筛选是否全面,是否还需要补充。

就这样,在一个一个小目标完成之后,小松的摄影技术大有长进,慢慢成了公司了活动的御用摄影师,照片也经常被刊登在内部刊物上,成了公司的小名人。

3、 加强执行力,像实行4DX商业原则一样执行自己的目标。

4DX是《高效能人士的执行四原则》中的四项原则,用以帮助公司实施高水平的战略,在个人身上也同样适用,可以让我们更关注于自己的最高目标。

01、 关注点放到极端重要的事情上。极端重要的事情是指有明确的目标,实在的收益。

02、抓住引领性指标。引领性指标是指衡量了实现滞后性指标的新行为。

03、准备醒目的计分板。这里的记分板更多的是做个醒目的标记,看自己的目标进度到了哪里,是否完成既定的任务。

04、每周回顾。看自己的进度是不是跟自己的目标想匹配,是否需要做些调整。

比如程远想要做公司内最好的销售人员,使用4DX商业原则,他可以这样做:

第一步: 把80%的精力放到大客户身上。

第二步: 关于大客户本身的销售状况和产品需求,因为这些引领性指标直接决定客户的订单类型和数量并且做好相应的准备,比如提前准备物料及产能等。

第三步:把客户的定单情况整理出来并且追踪进度及查看是否符合预期。

第四步:每周总结并调整下周的工作重点。

西方有句谚语:“人的天赋像火花,能熄灭也能燃烧,而让其燃烧成熊熊烈火的办法,便是树立远大的目标,并向着这个目标不停地努力。”在职场上树立适合自己的高目标,可以提高我们的执行力,调动我们的积极性,让我们的收获,比自己能做的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