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春时节,天气寒冷,人很容易就感冒,去医院看了都知道,儿科简直是爆满,都是流感肆虐的高峰期!
但是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同样是降温,为什么有些孩子遇到流感什么事情也没有,有些孩子一下就中招了呢?
中医的答案非常清楚,就是正气不足,缺乏抵抗邪气的能力。
原因很多,比如先天禀赋不足啊;身体体质偏颇,比如阴虚或者阳虚啊,等等。
这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脾胃虚弱,因为保护我们身体的营卫之气,是从脾胃生出的,脾胃强壮,可以吸收饮食精微,运送全身,则正气充足。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天天鸡鸭鱼肉,生怕孩子营养不良,很多孩子脾胃虚弱,是由家长喂养不当、反复积食导致的!
说白了,就是吃的过多或者过于高营养,超出了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导致很多食物不能被消化吸收,使脾胃功能受损,不能正常运化食物,长期下去,身体的正气就收到影响,出现各种疾病。
在我所见到的孩子的外感疾病中,相当大的比例的,都是之前吃某种食物吃多了,导致积食,气血运行出了问题,然后才被外邪入侵的。
而孩子的很多慢性疾病,比如慢性鼻炎、哮喘、久咳等,很多都是不断积食,最终导致脾胃虚弱而引起的。
所以,我曾经化花过大量的精力,给大家讲为何要调整孩子的饮食,如何不积食等等问题。
1、口气秽臭,严重的还有呕吐的情况,吐出的都是酸臭的未消化食物。
2、大便比较臭,古人说“臭如败卵”,也就是说,有腐败的臭鸡蛋的味道。
3、舌苔会变厚,有时候就在舌体的中间部分,有硬币大的一块厚舌苔,也有的是整个舌头的舌苔变厚变腻。
4、脸上容易出现红斑,尤其是在右侧脸蛋上。
5、肚子胀,胃口变差。
6、睡觉不踏实,总爱翻来滚去,这就是中医所讲的“胃不和则卧不安”。
7、大便的频次会改变,会次数更多,但是每次粘腻不爽,味道很臭,甚至会腹泻。
现在,在外感流行的季节,一旦孩子积食了,就要清除掉,让孩子的脾胃恢复正常,否则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清胃经】
定位:拇指掌面近掌端第一节(或鱼际桡侧赤白肉际处)。
操作:自掌根方向向拇指根直推为清,称清胃经。300次。
作用:清胃经可清中焦湿热,和胃降逆,泻胃火,除烦止渴。
【清大肠】
定位: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从虎口向食指尖直推为清,称清大肠。300次。
作用:清大肠可清利肠府,除湿热,导积滞。
【揉板门】
定位:手掌鱼际平面。
操作:指端揉,称揉板门或运板门。3分钟。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止泄,止呕。
【顺内八卦】
定位: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所作圆周。
操作:用大拇指轻轻顺时针画圆。1~3分钟。
作用:健脾补土,以宽胸利膈、行滞消食,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疾病。
【掐揉四横纹】
定位: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拇指甲掐揉,称掐四横纹,掐各5次。
作用:掐之能退热除烦,散瘀结。
【分腹阴阳】
定位: 在中脘穴与两胁下之软肉处。
操作: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分腹阴阳;掌或四指摩称摩腹。
作用: 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摩腹】
定位: 整个腹部。
操作:用掌心顺时针推拿孩子腹部,5分钟。
作用:消食,理气,通肠道。
【按揉脾俞】
定位: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各一次。
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脾俞3分钟。
效果:按揉脾俞能健脾和胃、促进食物消化。主治孩子胃痛、呕吐、腹胀、肠鸣、积食等疾病。
1.孩子食积,先要从饮食调理入手,还要适当控制进餐量,食物应该软、稀、易于消化。
2.不要一味给孩子增加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让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
3.坚持户外活动,当太阳好的时候,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半小时。
4.晚上不要吃得过饱,否则吃下的东西不能消化,晚上胃蠕动慢了,就容易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