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演员的反派之光,非他莫属

2020-01-11   杀姐电影

网剧版《唐人街探案》的播出,再次拓宽了唐探宇宙的维度。



当不少像我一样的吃瓜群众,一面敲碗等更新,一面对陈思诚的商业头脑赞叹折服时......


那个男人,又贼眉鼠眼地回来了。



你多半叫不出他的名字,只知道他的角色不是被耍得提溜乱转的大笨蛋,就是满肚子坏水的幕后黑手。


在网剧《唐人街探案》里,他同样没能逃离“非蠢即坏”的天然人设。


作为一个业务能力弱鸡,又极度迷恋权力的警局探长。


他在现场勘察时高瞻远瞩,



面对困境时反躬自责,



只要那对炯炯有神的小眼睛突然一转,然后探长大人的肩膀轻轻一耸,盲人也能分辨出——


这厮心里的小算盘,早就打好了。



让我正式介绍一下吧:


这个能把反派演成本命的宝藏男子,叫张世。


大部分内地观众对他的印象,应该集中在两部电视剧。


一部叫《大汉天子》。


田蚡(张世 饰)是孝景王后的弟弟,也就是汉武大帝的舅舅。


这个人在史书里的口碑非常差,无论是《史记》还是《汉书》都提到了田蚡窦婴之争,给西汉带来的祸乱。



因为和孝景皇后是同母异父的兄妹,田蚡仕途的起点并不高。


在当郎官时,他巴结过梁国将军韩安国,还曾是宿敌窦婴的门客。



在窦太后逝世后,田蚡作为得势的外戚得到重用。


他一度被封为丞相,不仅在朝内四处安插亲信,还修建了仅次于皇宫的豪华府邸。


初入官场谦卑谄媚,后期得势骄奢淫逸。


想要演好田蚡,张世必须把痞子国相这样的双重身份拿捏好。


剧中的他在不得志时猥琐下作、巧舌如簧,

得志后嚣张跋扈、极尽贪婪。



伴随我度过童年寒假的《汉武大帝》,不仅没有因为一个满口湾湾腔的演员出戏。


剧中的张世,跟陈宝国、焦晃、马少骅等各种国宝级演员对起戏来,也丝毫没有出现被压制的状态。


说张世演配角配合打得好,倒不如直接承认他有塑造反派的天赋。


毕竟在接这部正剧之前,张世可是演了多少年的肥皂剧。



当我以为塑造多面反派,就是他的巅峰时。


张世又用电视剧《神话》里的高要,打了我的脸。


同样是从现代穿越回秦朝,胡歌与白冰这种神仙情侣的感情戏,并没怎么打动我。


反倒是高要穿越变太监的支线剧情,全面压倒了穿越千年的爱恋。



高要并不像易小川(胡歌 饰)那么懂历史,除了会颠勺他连书都没读过。


把这样的一个人直接丢到古代,就像进入一个未知的世界。


直到与易小川重逢时,高要的最高理想还是:


开一个全秦朝最大的餐馆。



你想问,这么单纯天真的不应该是好人?


没错,张世塑造这个角色的任务,就是让他在艰难的求生之路上慢慢腐化。


这部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易小川与高要醉酒的那场戏。


高要被秦王封为后宫总管,并赐名赵高。


当知道自己就是大秦第一太监时,他激动无比,但易小川却不能接受自己的朋友,变成遗臭万年的佞臣。



张世对这段戏的处理,从醉酒中的开心,到愤怒,到委屈,再到完全黑化。


虽说整段戏他从表情到肢体,表现的幅度都非常大,但需要注意的是——


整场戏下来,他的眼泪都没掉下来。


穿越回秦朝的高要,靠着隐忍才生存下来。


也正是这份忍耐,让他对权力有了永无止境的追求。



张世很清楚哪里该收,哪里要放。


当一个演员能充分掌握表演的分寸感,就算演反派,TA的头上也是会出现光环的。


重温完这两部剧,我又去查了一下张世早期的影视作品。


1983年主演侯孝贤的《风柜来的人》正式出道,

1989年凭借《香蕉天堂》拿到金马最佳男配,

1993年又通过《五魁》获得鹿特丹影展观众票选最佳男主角。


如果放到现在,张世准能成为华语男演员中最闪耀的霓虹灯球。


但可惜的是,人生从来不会给你说如果的机会。


张世年轻时的硬照,还真有点撞脸张译


张世做了三十多年演员,现在还是只能演配角,角色不是小丑就是坏蛋。


你说这是颜值限定了戏路?


可他确实也能把可恶透顶的坏人,演到比主角更动人。



毋庸置疑,张世就是华语演员里的反派之光,像他这样,演配角反派都能抢主角戏的演员不可多得。


说到这,有人可能会质疑,我为什么要把一个万年配角吹得那么高?

甚至给他戴上“反派之光”得王冠?


我知道在当下的影视圈,像这样的演员,不只他一个。


但可悲的也正是,不只他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