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5日晚,主题为“新时代网络电影的融合与破冰”的首届中国网络电影周,在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古镇落下帷幕。
此次网络电影周,不仅有着业界三巨头爱奇艺、腾讯视频和优酷,还有着国家广电总局、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电影家协会等官方力量的加持。各界专家、学者在“新时代网络电影的融合与破冰”主题下共同探讨网络电影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今年,“网络电影论坛”首次成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官方论坛单元,如今,又迎来了首届中国网络电影周,“网络电影”的内容质量和行业地位愈发提高。首届中国网络电影周,是中国网络电影历史性的节点。
爱优腾联合倡议,助推网络电影新秩序
此次产业聚会,为了正视“网络电影”发展出现的问题和契机,爱奇艺、优酷、腾讯三大平台站到统一战线发布行业首封《倡议书》,第一条,便是将“网络电影”为规范作为互联网发行电影的统一称谓,看似是个改名字的简单举动,实际上却将网络电影与其他内容形态的界限将进一步缩小,与整个内容产业接轨。
网络电影自2014年诞生至今,经历了爆发式增长,逐渐规范化,进入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调整期,渐渐走进稳步发展的进程中,已经实现了大规模、高增长,并且在用户中建立了清晰的消费认知。
除规范网络电影用名,《倡议书》还提议网络电影从业者应该创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加大对青年电影人才的扶持力度;呼吁更多专业电影人关注、支持、投入网络电影行业;网络视听平台要自觉承担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电影市场的时代责任。
网工委携三大平台联合倡议
各大网络视听平台达成共识,为网络电影正名,助力构建规范有序的中国网络电影新秩序,确立行业标准,标志着网络电影步入一个新的时期。但是,就像阿里大文娱电影负责人、淘票票总裁李捷所说“改名这件事,如果没有真正内容的实质去配合,就仅仅只是改名而已,当大家都叫你‘网络电影’的时候,就要对得起‘电影’这两个字”。
网络电影进入提质时代
2014年,在微电影逐渐式微以及观众的需求不断多元化的趋势下,爱奇艺在论坛上首次提出“网络大电影”的概念,至今已历5年。从2014年到2016年间,网大的低门槛、低投资、高回报的特点,促使网大野蛮疯长,色情、暴力、鬼怪是常态,蹭IP的现象也一发不可收拾。
2017年,华谊、欢瑞世纪、光线传媒、华策等传统影视公司开始关注网络电影市场,各视频平台也在采取行动来规范市场,并有意识地开始训练电影人才,这与本次首届网络电影周的倡议书不谋而合。
2018年和2019年,有关单位监管升级,视频网站自查下架千余部作品,网络电影的数量一降再降。虽然数量有所下降,但部分质量较高的影片逐渐打开了市场。数据显示,2018年分账过千万的网大数量为27部,《大蛇》《灵魂摆渡•黄泉》《齐天大圣•万妖之城》等甚至创造了单片过4000万的成绩。
相比往年,今年网络电影上线数量明显回落,但精品率却显著提升。电影内容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同时更加关注贴近生活的现实题材。爱奇艺与人民日报新媒体联合推出“正能量网络电影剧场”,其中《毛驴上树》、《大地震》等现实主义影片分账票房均突破千万,实现了口碑与商业的双丰收。
投机取巧的时代已经彻底过去,守住创作本心和情怀是网络电影从业者需要做的。网络电影减量提质是从赢得市场到赢得尊重的必然之路。
互联网与付费业务发展带来产业新机遇
在未来,互联网与付费业务的高速发展将会成为网络电影持续高速前进的两大推动力。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李忠志在致辞中指出,随着5G时代到来,网络电影将迎来更广阔的空间。爱奇艺会员及海外业务群总裁杨向华在采访中表示,5G的普及会把视频变成心理负担更轻的日常应用,同时凭借更高的传输效率,将有机会改变影视创作环节。
与此同时,网络视频平台付费会员业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也发展带动了网络电影用户规模进一步壮大。截至2019年6月22日,首创网络大电影模式的爱奇艺会员规模已达到1.000亿,为依托于平台的网络电影业态发展培育了土壤,也为未来行业增长预留了上升空间。
如今,线上和院线共同成为观众收看电影内容的重要渠道,网络电影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长为中国电影重要力量,也是中国青年电影生力军的摇篮。
面对行业中依然存在的问题,此次联合倡议的发出也意味着网络电影产业链上下游将会进一步紧密协作,头部平台也将继续主动作为、承担社会责任,严格把关内容质量,助推题材多样化,为青年电影人才提供平台和机会,在质量上实现持续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