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支退市影视股确定,印纪传媒与A股说再见

2019-10-14     网络大电影

在一个月前的9月6日,我们将目光聚焦在了濒临退市的*ST印纪(印纪传媒)。然而股市并没有发生奇迹,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后,*ST印纪最终迎来了退市处理。

同时,它也成为第四支面值退市股票,也是A股史上第一只面临退市的影视股

10月10日,印纪娱乐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公告》,公告中显示:该公司于10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并自2019年10月18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的期限为三十个交易日,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该公司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退市整理期以及终止上市后续有关工作。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后,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

第一支退市影视股 也曾有过400亿市值的“骄傲

与如今遭遇退市的不堪相比,印纪传媒也曾经骄傲的辉煌过。

印纪传媒的成立于1992年,最初的业务主要来源于广告。进入2014年,印纪借壳“养猪股”高金食品进行上市,并将主营业务变更至整合营销服务,正式进军影视市场。

进入影视市场后,印纪便参与出品、开发了电影《钢铁侠3》,不仅成为国内首家与漫威合作的影视公司,更借助高达7.5亿的票房让其大放异彩。

随后印纪还参与了《环形使者》《杜拉拉升职记》等电影项目,同时在电视剧领域更是斩获颇丰。先后参与了《北平无战事》《克拉恋人》《小时代》等脍炙人口的作品。2017年,印纪更是宣传主控出品了年度爆款大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而进入今年,暑期热剧《长安十二时辰》的投资方中,也有印纪传媒的身影。

凭借剧目的高运作率,印纪传媒曾在2015年创造了27.81元/股的股价峰值,以及超400亿的股市市值。而如今,市值却已然缩水至不足10亿,实在令人唏嘘。

业绩下滑 资本运作不利 成为印纪退市主因

印纪传媒的“危机”从去年2月的股市停盘操作初现端倪,公司股票在5个月停牌后,带给市场的是市值65%的下跌,以及市值直接蒸发140亿的重磅“灾难”。

2017年以来股价走势

据悉,印纪传媒在借壳进入影视市场后,曾完成过2014-2016年三年的业绩指标。但随后的2017年,公司业绩指标开始出现疲软。而到了2018年,业绩指标则彻底被击穿,公司营收同比大降83.44%,并巨亏17.86亿元。

再加上“员工大量离职并已拖欠工资,生产经营停滞”、“2018年度公司管理人员缺岗、员工离职严重、财务人员更换”等原因,2018年审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2019年以来,公司继续处于员工大面积离职的状态,同时,也在董监高中掀起了离职潮。公司内部管理持续失控。

根据*ST印纪2019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598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滑84.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920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滑523.90%。

同时,公司董事层“套现”的资本运作方式,更是加剧了股票衰退的速度。有关资料显示,2018年2月9日,肖文革将其持有的印纪传媒1.07亿股股份转让给了安信信托,获利13.6亿元,每股转让单价12.75元;6月7日,肖文革将其持有的8,142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60%)和印纪华城持有的708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40%)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转让给了自然人于晓非,每股转让单价11.8元,肖老板再次套现10.44亿元……

肖文革为印纪传媒实控人、董事,目前其所持有的印纪传媒股份已全部被质押或冻结,进入今年以来其所持全部股份被轮候冻结七次。5月16日,肖文革所持全部公司股份7.79亿股先后被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轮候冻结,轮候冻结期为3年。

ST类的劣质股退市将成常态

在*ST印纪被交易所终止上市前,已经有中弘退、华信退、雏鹰退被面值退市处理。

随着证监市场的规则规范和监管加强,尤其是影视行业热衷的借壳上市,之前由于A股退市制度不完善,壳资源价值大,借壳重组成为了上市运作的重要手段。

但这种投机行为的规则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单纯靠买低价股、不研究基本面的风险在加大,低价劣质股退市风险越来越高。可以更直白的说,劣质的股票退市也将成为股市常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oVkyG0BMH2_cNUg2v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