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私房钱:皇帝为何要有私房钱,这些私房钱又从何而来?

2019-09-01   关河南望

作者:汉宣团队(小明同学)无授权禁止转载

在中国古代,皇帝是一国之主,国家的土地财产都是皇家的,那为什么皇帝还会有私房钱呢?其实对于皇帝有私房钱这件事,几乎历朝历代都是有的,最早可追溯到秦朝。之后各朝代皇帝的财产和国家财产一直都是分开的。

就拿乾隆来说,都知道乾隆皇帝出手阔出,花钱如流水,又好面子,自称“十全老人”。那花的这么多钱肯定不会全是国库的钱,许多都是花的自己私房钱,那乾隆的私房钱是怎么来的呢?

内务府替皇帝赚钱

我们经常在清宫剧里看到内务府这个名字,这是一个专门为皇室服务的机构,负责皇家的日常起居。内务府有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帮皇帝挣钱,皇帝的收入支出都是通过内务府。挣钱的渠道有两个,第一是收地租,第二是当铺商业收入。首先地租,皇帝肯定是国家最大的地主,清朝皇室的土地多来自早期入关之后的的圈地,还有抄一些犯人的家,也是后来增加土地的重要来源,甚至有的抄家就几乎等于明抢。

乾隆年间有个大臣叫承安,乾隆以承安嗜酒成性,玩忽职守就把他定罪然后抄家了。只因为喝酒喝太多就被抄家,这个罪定的确实有点莫名其妙,就算有罪这也不至于抄家啊。其实据传是乾隆眼红承安的财产,才把他家给抄了。承安有多少财产呢,光土地就有四十多万亩,乾隆把承安土地收归己有后,自己的私有土地一共一百多万亩,其中来自承安的土地就占了三成多。

除了土地收租,内务府还开设了很多当铺,靠做生意替皇帝赚钱。这些当铺有皇帝自己出钱,也有抄家抄来的。按说当铺这个行当应该是暴利行业,挺赚钱的,但当时由内务府官员管理,由于常年经营不善,这些当铺其实并没有为乾隆皇帝带来多少收入,真正能盈利的当铺并不多,有的甚至还赔钱。

国家税收

税收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收入来源,这些收入都是要上缴国库的,这是维持国家正常运转的钱,而且皇帝的私人财产是和国家财产是分开的,为什么国库的钱还会落到皇帝私人口袋呢?其实皇帝如果想要钱,那方法多了去了。

清朝宫里有个职位叫包衣,就是皇家奴才的意思。皇帝为了敛财经常把自己信得过的包衣奴才派去做官。像关税和盐政这两项国家财政重要的收入项目,就经常由内务府的包衣所掌管。他们会把税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上缴国库,另外一部分是为了讨好皇帝,直接上缴给内务府,这就成了皇帝私有财产了。有时候上缴给内务府的税收甚至比上缴国库的钱还要多。

商人进贡

乾隆不仅在国家财政上想办法捞钱,还从许多商人身上也赚了不少钱。清朝很多有钱的大商人都是盐商,因为盐是家家户户的必需品,而且贩盐利润相当暴利。清政府并没有完全禁止商人对盐的运输和贩卖,但贩盐必须经过朝廷许可,所以这个是依附国家政策才出现的行业。他们对朝廷的各种要求也是毕恭毕敬,有求必应,生怕得罪了皇帝,生意就做不成了。乾隆二十二年,光盐商进贡内务府的钱就达上百万两白银。

乾隆六次下江南,所需的大部分费用也是由当时的盐商们出的钱。乾隆还利用自己开设的当铺对盐商强行放贷,即使盐商自己并不缺钱,他们也会接受皇帝对自己放贷的要求。这些贷款所收的利息也都归皇帝私人所有。

皇帝的财产为什么要跟国库的分开呢?首先是为了防止皇帝肆意挥霍国家财产。皇帝用自己的钱不用跟别人商量,但如果用国库的钱,就要跟掌管国库大臣开会商量。在万历年间,有一次万历皇帝私房钱花完了,想从国库拿出二十万两白银来用,国库大臣就坚决不同意,后来商量后才说只能给十万两,但在万历皇帝好说歹说的情况下,最终加到了十五万两。

皇帝室不能随意挥霍国家财产的,万一遇上战争或灾荒,国库没钱,国家无法支出这些费用那就麻烦了。所以皇帝自己的钱和国家分开倒也省去好多麻烦,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不过清朝皇帝的私人金库大多跟腐败和官场利益有关,这些钱很多都是官员搜刮老百姓得来的,然后进贡给皇帝,供皇帝使用,这种现象确实给当时民间百姓造成很大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