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那些曾经因自杀而离开我们的名人,为何功成名就还会选择自杀

2019-10-16   关河南望

作者:汉宣团队(小明同学)无授权禁止转载

14日下午,韩国女明星雪莉在家中被确认死亡,年仅25岁,死亡原因成了网友关注的话题。从目前的报道中得知,是自杀的。这位有着韩国郑爽之称的女明星,自从放飞自我之后,就一直备受争议,如今突然去世也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其实名人自杀,我们当然并非第一次听说,也绝非鲜少听闻。但每一次当我们听到名人自杀的消息,还都是会非常震惊。我们震惊的原因,也是包含着一种不理解和困惑:他们已经如此功成名就了,为什么还要自杀呢?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那些曾经因为自杀而离开我们的名人,他们的人生都值得被铭记,铭记那些花样年华,铭记那些似水流年。

不同时期总有不同的遗憾与惋惜,作为在课本上被我们熟知的作家老舍来说,他的离开无疑让人唏嘘不已。他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他的作品《骆驼样子》、《四世同堂》,还有剧本《茶馆》,都是中国文学界非常经典的作品。但奈何命运无常,在特殊时期被攻击和迫害,在1966年8月24日,老舍先生含冤自沉北京太平湖,甚至没有留下一字一句的遗言。

对于很多热爱文学和旅游的人来说,三毛这个名字自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几乎就是文艺青年的代表。三毛一生创作了许多非常优秀的作品:《梦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但在事业上收获成功的她,在感情生活上却屡屡受到挫折。从三毛的作品和她从小的经历来看,她确实是一个很敏感很脆弱的人。最终三毛死了,而且她的死因也成了迷,到底是自杀还是另有原因,至今也不得而知。

曾经写下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人海子也会选择自杀,至今都有很多人不能理解。在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在海子的遗言中他写道“我是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教师,我叫查海生,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在一个风华正茂的年纪结束自己的生命,真的是让人惋惜。

2003年的4月1日,愚人节,但香港艺人张国荣就好似跟世人开玩笑一般,从24楼纵身跳下。这个特殊的日子,人们的语言,行动,都好像显得有那么一点不大可信,但这件事却真实发生了。很多人都知道,张国荣是因为抑郁症病情失控而自杀的,在张国荣的遗书中他自己写道“这一年来好辛苦,不能再忍受了”,“我一生无做坏事,为何会这样”,许多影迷看到这些话,就瞬间泪奔了。

这些名人为何要自杀呢?这实际上是大众自身的一种思想困惑,我们经常会将“出名”与幸福划上等号,认为拥有财富和高人一等的生活,就一定是活得有尊严,一定会快乐。其实快乐的方法有很多,拥有财富肯定是其中之一的办法,但也并不是唯一的方法。

成名是为了获益,获益是为了过上物质富足的生活,那么物质富足之后呢?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不能解释清楚,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有获得过巨大的财富。那为什么大家还要拼命去追求呢,人们总是批判现代社会的肤浅,但换个角度想一想,所有人在追求成名和物质,也许正是因为相比其他获得尊严的方式,成名和物质是最容易下定决心去追求的。

当大家都在拼命追求名利,而已经拥有名利的人却因种种困惑自杀了,这就是大众每次都很震惊和不解的原因之一。名人也是人,也是要有生活的,也会有自己的困惑和痛苦,可能有些困惑是大众能看得到的,有些是看不到的,不要妄加评判,是对死者最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