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有这3种感觉的人,会把祝福活成“诅咒”

2020-03-13     心理相先生


最近有一部电视剧《安家》正在各大卫视热映,剧中的房似锦和她妈妈的故事再一次将原生家庭这个词引到了一些人面前,房似锦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农村家庭,排行老四,前面是三个姐姐,她出生时,父母一看,还是女儿,差点就扔到了井里,被爷爷挽救,取名房四井。

靠着爷爷的帮助和自己的不屈不挠的,她走出了噩梦般的原生家庭,在魔都做房产中介,开始自己的新生活,可是和原生家庭千丝万缕的联系依旧让她苦不堪言。

她的妈妈张口就是一百万,不给就各种威胁和辱骂,除了外在的剥削,内在心里感受也在深刻地影响着她。

她勤奋的工作,表现得高冷,不与人亲近,总的来说她不开心、不快乐,而开心、快乐这无比重要,可以说她的这些表现和她糟糕的原生家庭息息相关,亦可以说,她的命运是没有被父母祝福过的,这让她很难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

其实不光“房四井”,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孩子,或许他们并没有像剧中得“房四井”那么悲惨的成长经历,但是他们依旧是没有被父母祝福过的,这样的孩子(成人)会时常有这样三种感觉。

1、低价值感

什么样的人有会低价感,通常来说,被父母在年幼时期经常贬低的孩子会变得低价值感。我的来访者慧云(化名),她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用通俗的言语来说,她有着深深的自卑。

慧云告诉我,她们家里人几乎不会好好说话,就连关心人也是骂着说的。对于她这个女儿,就更是没有啥好言语,从小骂她太能吃,骂她学习不好,长大了骂她赚不了钱,不孝顺。就这样她总觉得自己不好,自己不行。

曾经一度很讨厌父母应对生活的方式,但是现如今却发现,自己和父母一样,也不会好好说话,也喜欢骂人,于是越发讨厌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会一个人孤独终生。

2、不配得感

所谓的不配得感就是总觉得自己不配拥有,有的时候这种感觉是在意识层面的,有的时候,这种感觉是在潜意识层面的,如果是在潜意识层面,它就会成为一种力量,打压一个人的能力,使得其很难获得成功。

来访者慧云自己总觉得自己很差劲,有很多条件不错的男生追求过她,她总是觉得自己配不上对方,就算刚开始相处的不错,到了最后也会下意识的搞砸。

不配得感不仅仅影响着她的感情,还影响着她的事业,她大学本科毕业,但却总是觉得自己的文凭,自己的专业根本就没有什么用。她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总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在混日子,自己的能力不配在这个岗位上,只是领导没有发现,自己迟早会被辞退,为此她总是谨小慎微,战战兢兢的。

3、低挫折感

与此同时,她还很容易就感到挫败。比如她很难坚持,很容易因为一些事情不顺利而情绪低落,也很容易自暴自弃,怨天尤人。

这主要是因为她对自己没有信心,她不相信自己在经过时间和空间上的等待之后,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成功。

在不配得感和低价值感的指引下,她会下意识地把把自己的工作搞砸,以证明自己对自己的判断是对的,这也就是心理学上的自我实现效应。就这样她在事业上也是持续性的走低,越来越不好。

所以我们也看出来了,在上面三种感觉的指引下,一个人会成长和发展的越来越不好,很多时候我们会将这些归咎于命运,说这是自己命不好,与其这样说,不如说,从原生家庭开始,有这样三种感觉的人,命运是没有被父母祝福过的。

也许父母都愿意自己的孩子生活的好,都希望给孩子传递祝福,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些不当的养育,不会长出祝福,只会形成“诅咒”,只会让孩子的一生过得很难!

愿天下的父母,以及终将成为父母的人知道这一点,去学习和成长,唯有这样才会给予孩子一个健康的人格基础。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hu04HABgx9BqZZIkel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