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本月最佳悬疑片

2020-09-30     五杀电影

原标题:来了,本月最佳悬疑片

上次杀姐推荐了国产悬疑《沉默的真相》。

很多读者觉得刷完不过瘾,还想让我推荐悬疑类型的作品。

那好,咱们就继续。

今天给你们推荐一部正在热映的佳作——

《死无对证》

2020-09-18(中国大陆)

作为一部基本复刻了原作《看不见的客人》的作品来说,本片在豆瓣能拿到7.9分,也是情理之中。

毕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想不成功都难。

也因此,电影还荣获了第64届意大利大卫奖最佳改编剧本的提名。

在经过意大利主创团队地精心打磨后,我们又重温了一遍其中其悬念迭起的案件,紧张悬疑的氛围感。

大呼过瘾的同时,感到回味无穷。

为了呈现原作的内核,本片不但在剧本和拍摄手法上做到了精准的还原,而且预算较之原版也多了不少。

所以在道具布景,后期制作上也下了不少功夫。

还邀请了意大利国宝级的演员加盟。

男主角里卡多·斯卡马乔,曾因电影《幸福》获2019年第64届意大利大卫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极速特工2》和《爱在罗马》都是他经典的代表作。

女主角的扮演者米丽娅姆·莱昂内,曾获2008年度"意大利小姐"的称号。

不仅外貌艳丽,演技也不错。

另外,本片的导演斯蒂法诺·摩尔蒂尼,经常出入欧洲三大电影节。

2005年,其长片处女作《麦肯尼加省》被提名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2016年他凭借影片《黑道皇帝》,获得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大奖提名,此次执导《死无对证》,又贡献了一部代表佳作。

故事开始于一场密室谋杀案。

死者是著名摄影师劳拉。

经过警方调查,嫌疑犯为劳拉的情人,著名科技企业的CEO阿德里亚诺。

这个阿德里亚诺之前和劳拉有过一段婚外情。

但此时的他坚决否认自己杀了劳拉,还说当时房间里有另一个人。

是那个人先袭击了自己,然后再杀了劳拉。

可从现场来看,这是一个密室,并没有第三个人进入。

他的私人律师帮他找到金牌女律师维吉尼娅为他辩护。

维吉尼娅看了整个案件相关材料,发现疑点重重。

她察觉出阿德里亚诺一定有事隐瞒她。

支支吾吾的阿德里亚诺不得不说出他和劳拉之间的秘密。

某天他俩开车的时候,一个不留神突然撞到迎面驶来的车。

车上的男人当场死亡。

但劳拉却提议不能报警,否则自己的银行家老公和其他人知道两个人出轨偷情的丑闻。

不仅家庭会破裂,自己也会身败名裂。

为了掩盖这起事故,劳拉直接提出将尸体沉湖的主意。

本以为做得天衣无缝,但还是被有心人发现了。

阿德里亚诺没多久就收到了恐吓信。

大意就是你们这对狗男女做的事,被第三者看到了。

给钱就不说出去,否则自己看着办吧。

看来这是一起恐吓勒索案,勒索不成就陷害男主。

至此,案件的真相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

但这也只是男主的一面之词。

男主努力回忆写这封信的会是谁。

思来想去,他觉得最有可能的是帮劳拉修车的大叔。

维吉尼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凶手极有可能是这个大叔。

因为这个大叔是死者小哥的父亲,他是复仇而来。

在维吉尼娅的诱导下,阿德里亚诺的心理防线再次击破。

当维吉尼娅询问阿德里亚诺为什么凶手没拿走现场的钱,还有凶手到底是怎么离开房间之类的问题时。

阿德里亚诺却无法回答。

他改口说是劳拉这个蛇蝎心肠的女人设的局。

她敲诈自己,还栽赃他转移公司的款项。

不紧不慢的维吉尼娅拿出了一份报纸。

在劳拉死亡的酒店,大叔的太太也曾出现。

她就在事发的宾馆工作,夫妇两人里应外合,制造了这起嫁祸事件。

看到这里,观众恍然大悟。

以为后续剧情会是围绕女律师如何搜证去证明男主的清白展开。

但大错特错。

剧情最高潮的部分才刚刚开始。

多次反转的设定,却是一个罗生门式的故事被层层剥开。

你以为接近真相了,但维吉尼娅总能在男主的口中套出话来,推翻之前陈述的过往。

影片中的多处细节,都是为日后的真相大白做铺垫。

比如维吉尼娅提前三个小时拜访男主。

不断看表,似乎在确认着什么。

直到最后,你会明白这背后都有隐藏的强逻辑。

编剧采用双线叙事的方式,将故事铺陈开来。

一条是阿德里亚诺与维吉尼娅在梳理案情的种种细节。

另一条则是阿德里亚诺在自己描述的曾经里,和现实中的真相不断拉扯。

在没有证据和证人的情况下,所以全凭活人一张嘴来断案,乍一看还真是死无对证了。

但显然女律师是有备而来的。

为了让阿德里亚诺亮出最后的底牌,维吉尼娅也是煞费苦心。

原来男主根本不是什幺小白花,他的心思之缜密,人性之凶狠令人瞠目结舌。

他口中描述秘密时流露出的紧张不安感,皆在说明这个人绝非只是单纯的受害者。

当然看过原版的朋友们早已知道结局。

但还是要佩服编剧强大的创作能力。

一起简单的密室杀人案,愣生生靠情节线索的设置,实现自然转场。

还几乎不存在什么bug。

在前半段是重重迷雾和层层谜团,到最后又峰回路转。

真相大白之际,全片戛然而止。

可以说在节奏和结构上,都做到了令观众震撼十足。

另外,全片借用打光的方式,带领我们见识了主创深谙人性之恶的观察力。

也让我们感叹人性的虚伪和残忍。

冷色调为主的场景里,既有男主对受害者毫无半点怜悯之心,也有着别人对自己逼迫到几近窒息的压抑感。

而且通过这种色调,也更能让观众共情,直面阴冷的事实和人性。

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甚至做出伤天害理的事。

其光鲜亮丽的外壳下闪耀着的光芒,背后却是内心深处的丑陋自私。

所以诚实善良才显得如此可贵。

而与之相对的,少许的暖色调则是残酷的社会现实中,难以泯灭的温情。

那是死者父母的爱,是最直击人心的温暖。

当然了,电影除了讲人性善恶,还有对精英阶层无情地批判。

他们用伪善的面孔来掩盖自己撒下的弥天大谎,以及带给别人那无法弥补的伤害。

而身为平民百姓阶层的父母,能不畏强权。

勇敢地利用自己的智慧讨回公道。

这本就值得探讨和鼓励,也是导演向观众直面传递的价值观。

不过作为一部翻拍片,《死无对证》最被人诟病的便是剧情的照本宣科,甚至连分镜头都是一模一样。

所以若是未看过前作,影迷会认为这是悬疑片中的翘楚。

但看过前作的朋友,则会认为本片多余存在。

它未曾像《十二公民》、《龙纹身的女孩》那般珠玉在前的情况下,又创造出作者赋予电影的新的灵魂。

这样的电影有没有必要再次翻拍,也是备受争议。

(截图来自豆瓣)

杀姐是觉得,如果你已看过原作,就没必要再去看。

如果你还是第一次看,我还是推荐你走进影院,欣赏这样一部节奏感十足,人物情绪饱满的佳作。

毕竟在大荧幕下,跟随演员去感受多重反转带给自己的冲击力,也是一件惬意的事。(死无对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1M033QBLq-Ct6CZ6X0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