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动
(1)爬行:继续训练婴儿学爬,一般并不再给予帮助,而是在不同的位置用玩具引诱,让婴儿自己努力向前爬行。开始他(她)可能很笨拙、费力,或是腹部不能离开床面,家长可用一条毛巾放在他(她)的腹部,然后提起腹部让他(她)练习手膝爬行。不管怎样都要鼓励婴儿,渐渐地他(她)会上下肢协调起来,可以用双手及双膝向前爬行。爬在婴儿动作发展中很重要,它不仅可促进全身动作的协调发展、锻炼肌力、为直立行走打下基础,而且能够较早的正面面对世界,主动接近和认识事物,可促进婴儿认知能力的发育。
(2)扶站:婴儿在坐的稳当、爬的灵巧后开始向直立发展,此时家长可扶着婴儿腋下,让他(她)练习站立,或让他(她)扶着小车栏杆、沙发及床栏杆等站立,在站立同时拉着他(她)学习迈步。这时的迈步是有意识的伸脚迈步,而不再是一种自然的反射动作。在这个阶段每次扶站练习的时间不宜长,仅几分钟即可,每日可练3~4次。
2、认知
(1)拿起放下:婴儿能准确抓握,又能将玩具倒手了,为了让他(她)玩的东西更多,可训练婴儿拿起一个玩具,放下一个。这一般有个过程,开始婴儿不会有意识的撒手放下东西,可能只是随便的张手将玩具扔掉。这时家长可给予示范拿起、放下的动作,并反复强调“放下”,教婴儿模仿,训练婴儿把东西放在不同的位置上,如放在桌上、放在某某人手上、放进小筐里等等。
(2)寻找游戏:婴儿会坐、会爬后,活动的范围增加了,好奇心和探索能力也增强了,此时可与婴儿玩寻找东西的游戏。可先将有趣的玩具让他(她)玩一会儿,然后当着他(她)的面将玩具藏在你的身后或遮盖起来,再引诱婴儿寻找,找到后要赞扬他(她),鼓励他(她)再玩儿。这不仅使他(她)对物体有了整体的认识,初步理解物体的永恒性,而且在玩的过程中培养了他(她)的好奇、乐于探索的心理品质及学习与人合作与交往。
(3)捏取:继续给婴儿一些小物品,让婴儿练习捏取。此时他(她)会用拇指与其他指对在一起去捏,开始可能较笨拙,每日给他(她)几次练习的机会,慢慢地他(她)就会用拇指与示指相对准确的将小物品捏起。这个阶段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婴儿捏到一些硬物,特别要防止婴儿误投入口中造成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