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孩子报兴趣班时问他的选择了吗?

2019-10-09     小雪老师讲故事

昨天午休的时候,小雪老师跟两位同事闲聊,他们都是家中宝贝还小的家长,一个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一个是七岁男孩的妈妈。两位家长作为文艺工作者,自然都十分注重孩子的全方面发展,尤其是在艺术方面的培养更是下足了功夫。

那位妈妈的想法是,要让孩子学习几种既能陶冶情操、提升孩子个人气质又能对他在以后的升学或是就业中有所帮助的特长。就一会儿的功夫,两个人已经讨论出了包括声乐、钢琴、绘画等好几种业余爱好选择,并且就哪里的学习班更好进行了一番仔细的交流。


你给孩子报兴趣班时问他的选择了吗?


期间,那位做爸爸的家长说要想让孩子能够喜欢并且坚持这些业余爱好,家长就要学会狠下心来逼一逼孩子,使用一些强制性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学习好这些艺术班。

这句话让小雪老师深受触动,并且由此想了很多。我们作为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在各个方面都出色,掌握各种了不起的技能,不仅能够生活,也要学会享受生活,做一个在文化和艺术上都有品味有素养的人。


你给孩子报兴趣班时问他的选择了吗?


但是我们在热心积极的帮孩子挑选各种兴趣班时,是否考虑过孩子自己的想法呢?如果说我们确实一心为了孩子有更好的发展、更广阔的空间,而去替孩子做决定,并且逼着孩子投身其中,这样得来的还能叫做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吗?


当然,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经历的比他们更多、我们更了解生活,所以我们更加能够在综合了多方面因素之后经过深思熟虑为孩子做出更适合他的选择。但是孩子也拥有他自己的独立人格,作为家长的我们,并不曾比他的阶层更高、权力更大。所以我们应该明确“家长”这个词的定位,家长与孩子不是工作中的上下级,我们也没有强制孩子做什么的权利。

对孩子来说家长应该是一个好的领路人、一个好的引导者,而不是乾纲独断、只手遮天的独裁者和决策者。毕竟那是属于孩子自己的人生,我们可以为他画出我们曾走过的弯路和我们探索出的捷径,却不能限制孩子在总结了我们的经验之后,拿起砍刀劈开荆棘另开辟出一条我们不曾想象过的新路,走上他自己的未来方向。




一味的高压很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原本好的出发点可能会在前进中不断跑偏,所以我们必须尊重孩子的选择。而尊重孩子选择的前提是我们要善于倾听、善于观察,这样家长才能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真实的认识到他们感兴趣的是哪些方面,擅长的是哪些东西,避免在帮助孩子制定规划和提建议时南辕北辙。

如果我们在一些选择上与孩子产生了分歧,请不要用争吵与责备作为解决方式。而是与孩子交流彼此的看法,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上看一看,并且通过沟通来让孩子站在家长积累的生活经验基础上,以更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我们拥有的人生经验,并不是为了用来在分歧时压制孩子,而是为他奠定看的更高更远的阶梯。




而当孩子就选择问题来询问我们,或者我们有建议想主动提供给他时,我们可以为孩子理性的分析其中利弊与得失,把每个选择的各种可能展现在孩子面前,甚至可以画一张树状图来帮助孩子理解,我们可以说我们更倾向于哪种选择,因为它可以带来更多好处,而最终还是尽量把决定权交给孩子自己。这既培养了孩子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又教会了他辩证的看待事物的多面性,并且能够促使他习惯在遭遇两难和选择时做出自己的判断与决定,避免了优柔寡断、瞻前顾后的性格形成。




孩子如果执拗,坚持选择那些我们认为不是最佳、甚至明显错误的选择怎么办呢?首先我们应该允许孩子犯错,错误是成长的必经,每一次错误都可以让人距离成功更进一步,所以如果是些不重要的小事,或者后果不会为孩子带来明显不利的,可以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尝试,经过失败后家长跟孩子一起总结经验,制定新的选择,这对孩子来说是个宝贵的学习过程,也会让家长以后的建议在孩子心中更有重量。

同时,这样做也能够让孩子学会承受自己选择带来的好和不好,让他通过亲身的实践明白,一旦做出选择,就必须做好准备承受一切它可能带来的结果,增强责任意识和对结果的预见与考量,避免孩子过多的草率选择。


你给孩子报兴趣班时问他的选择了吗?



不管是在业余爱好的学习培养还是生活的其他方面,科学合理的尊重孩子的选择,很有可能是帮助孩子多方面能力增强,营造和谐亲子关系的有效方法。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I1lesG0BMH2_cNUgHAS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