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孩子不时咳嗽的声音,妈妈就发愁:明明感冒已经好了,为什么孩子还在咳嗽?咳嗽怎么就那么难好?!这样的烦恼不是一个宝妈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为什么咳嗽总爱纠缠孩子?我们能用什么办法去应对?
中医认为,孩子咳嗽是受到了内外夹击:
一个是外感的时令邪气侵袭,另一个是内伤的乳食不慎。时令邪气是指季节性的气候变化对孩子健康的影响。
寒冷季节,人体阳气内敛。如果不能及时给孩子增添衣物,很容易因为伤肺而引起咳嗽。尤其是遇到暖冬或者寒潮时。
乳食不节,是在提醒家长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还较脆弱,如果饮食调节不当,孩子有偏食、过饥过饱、不按时就餐的情况,容易伤及脾胃,使抗病能力降低,或者因为积食而产生内热,引发外感,这就是俗话说的“没有内火,不引外寒”。
咳嗽总结起来就两点原因:
一个内伤,一个外感。那么外感顾名思义其实就是感受到了外界的邪气,而导致我们肺脏的功能失调,从而出现了咳嗽;
那内伤呢?其实就是我们人体自身的五脏六腑功能出现障碍而引起我们的肺出现的问题,从而产生了咳嗽。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咳嗽以后,就很紧张,想马上把咳嗽止住,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咳嗽本身就是一个保护性的机制,通过咳嗽将我们气道内的痰液,异物等等排出来;
保证我们呼吸道的通畅以及防止病因的定质扩散,一下子把咳嗽止住,那么痰就会留在气管里面,导致通气的不良,以及会加重我们气道的炎症,所以不应该一下子把咳嗽止住,那么如何有效的止咳呢?
首先第一点一定是要清楚诱因预防性的调理,比如说风寒感冒,我们可以给孩子适当的增减衣服,有些家长说我们已经给孩子穿的不少了;
其实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并不是说给孩子的穿的越多对孩子就越好,而是要合理的给孩子增减衣服,过多的给孩子穿衣服,会让孩子发热出汗,出汗之后更容易感受外界的邪气,另一点就是要孩子适当的运动,让孩子多运动,增强体质,增强提抗力。
明确咳嗽的病因,来对症治疗,咳嗽不能随便用药,必须根据孩子的病因来选择,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常见咳嗽:
风寒咳嗽:
主要症状:咳嗽频繁、咳痰稀白、咽痒声重、流清鼻涕、或恶寒无汗、头疼、舌淡红苔薄白
调理原理:疏风散寒,宣肺解表
【清肝经】
定位:食指指面,从指根直推至指尖。
操作:自食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为清,称清肝经。100-500次。
作用:平肝泻火,息风镇惊,解郁除烦。
【清肺经】
定位:无名指指面。
操作: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100-500次。
作用: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
【三关】
定位: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100-300次。
作用: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
【外劳宫】
定位:掌背中,与内劳宫相对处。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称揉外劳;用掐法称掐外劳。掐5次;揉100-300次。
作用:温阳散寒、升阳举陷、发汗解表。
【掌小横纹】
定位: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操作: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揉掌小横纹。100-500次。
作用:清热散结,宽胸宣肺,化痰止咳。
风热咳嗽:
主要症状:咳痰不爽、痰黄粘稠、不易咳出、咽喉疼痛、流黄鼻涕、或发热口渴、舌红,苔薄黄。
调理原理:疏风清热,理气宣肺
【顺内八卦】
定位: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所作圆周。
操作:用大拇指轻轻顺时针画圆。1~3分钟。
作用:逆运则降气平喘。
【清肝经】
定位:食指指面,从指根直推至指尖。
操作:自食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为清,称清肝经。100-500次。
作用:平肝泻火,息风镇惊,解郁除烦。
【清肺经】
定位:无名指指面。
操作: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100-500次。
作用: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
【天河水】
定位: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清天河水。100-300次。
作用:清热解表,泻火除烦。
【四横纹】
定位: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拇指甲掐揉,称掐四横纹,掐各5次。
作用:掐之能退热除烦,散瘀结。
、内伤咳嗽
主要症状:咳痰较多,色白而清稀,嗓子里有呼噜呼噜的声音,饮食减少,面色萎黄,困倦乏力。
调理原理:燥湿化痰,宣降肺气。
【顺内八卦】
定位: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所作圆周。
操作:用大拇指轻轻顺时针画圆。1~3分钟。
作用:逆运则降气平喘。
【清肝经】
定位:食指指面,从指根直推至指尖。
操作:自食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为清,称清肝经。100-500次。
作用:平肝泻火,息风镇惊,解郁除烦。
【清肺经】
定位:无名指指面。
操作: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100-500次。
作用: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
【天河水】
定位: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清天河水。100-300次。
作用:清热解表,泻火除烦。
【掌小横纹】
定位: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操作: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揉掌小横纹。100-500次。
作用:清热散结,宽胸宣肺,化痰止咳。
、阴虚咳嗽
主要症状:咳嗽少痰、口咽干燥、声音嘶哑、手足心热或潮热盗汗、唇红舌红少苔。
调理原理: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二马】
定位:手背无名及小指掌指关节后陷中。
操作:拇指端揉之或拇指甲掐之,称揉上马或掐上马。掐3-5次;揉100-500次。
作用:滋阴补肾,顺气散结,利水通淋。
【清肝经】
定位:食指指面,从指根直推至指尖。
操作:自食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为清,称清肝经。100-500次。
作用:平肝泻火,息风镇惊,解郁除烦。
【清肺经】
定位:无名指指面。
操作: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100-500次。
作用: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
【清补脾经】
定位: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指腹从孩子拇指尖直推向指根来回推,100~300次。
作用:和胃消食,增进食欲。
【天河水】
定位: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清天河水。100-300次。
作用:清热解表,泻火除烦。
1、注意气候变化,防止感冒。
2、避免刺激咽喉部的食物和其他因素。
3、外感初期,少食生冷瓜果、肥甘厚腻食物,以防加重咳嗽。误食辛辣香燥食品,以防燥伤肺阴。适当休息,多饮温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