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导 读 :
小年轻的焦虑话题,中老年的共性问题:肾虚。可咋办?
冬天里,你身体最怕冷的部位是?
A.脚 B.小腿 C.膝盖 D.腰 E.耳朵 ……
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肾检查,因为以上5个部位的怕冷都和肾虚有关。如果它们有正常的温度,则不用担心,如果有1个以上的部位怕冷、酸痛,则要注意补肾了。
这里的肾虚,是指阴阳俱损,肾水系统的物质和能量都少了。好比一个瘦子,比着正常人像少穿一层衣服,冬天里能不冷吗?
(其实不用这么麻烦啦,肾虚不虚自己心里都有数的呵。)
肾主冬,冬天里,肾就是身体的顶梁柱。因此,肾气不足者冬天很不好过,即便温度能维持住,也会发生腰膝酸痛、走路下肢无力、小腿和脚抽筋、排便困难、精力差不想动、性功能减退、骨头脆弱易骨折……压力之下,问题总会暴露出来。
发现问题是好事,早衰的年轻人也好,已衰的老年人也好,都可以用传统医学里的方法去补肾。后天补先天,正是我们养生党的用武之地。
补肾的方法有很多,吃什么,做什么,所谓“色声香味触法”,每个小世界里都有补肾的途径。但这也容易让人无从下手、不了了之。
这里简单规划出一个睡眠与饮食的调整方案,适合绝大多数希望改变又缺时间、难坚持的人。
1.冬天里的头等大事:睡觉
睡眠是一种能闭藏精气、回归平和的神奇功法。人之所以能进行正常的思维、情感、消化等,有赖于每日练此神功不辍。
补肾藏精,首先要把睡觉作为冬天里的头等大事,休闲玩乐给它让位,“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根据经验,肾的状态好坏与子时(23点到凌晨1点)是否熟睡高度相关。最好定个闹钟,晚上9~10点铃声一响,就开始进入睡前程序:
睡前:疏通肾经、膀胱经
按照路新宇老师的易堵穴位理论,肾经和膀胱经有这样几个穴位最容易堵塞:委中穴、承山穴、昆仑穴;大钟穴、水泉穴。
以上穴位,大多数人按上去都有痛感,痛感越严重,证明肾的状况越差,需每日以手指关节按揉、轻敲痛处,直到痛感消失。
睡前10~20分钟,适合做这件事来通经络、收心神。敲得腿脚微暖,安然入梦。
睡醒:站桩补肾气
早晨醒来气升得迅猛,而肾水居下,导致肾气不足的人起床后下盘虚飘飘的,脚像没落地。
有这种倾向者,晨起后就需要站桩10分钟以上,让气沉来。如果没学过站桩,可以单脚立地,身体保持正直,一只脚累了轮换另一只。
站桩/单脚站立的时间为5~30分钟不等,身体发热、腿脚变有力为止。能立竿见影地消除下盘虚浮感,让肾气归位。
2.能补肾的饭后点心:肉苁蓉
“有道没道,吃饭睡觉。”睡觉的道已得,饮食上要做点什么?
很简单,每天吃一点药食同源的补肾食物,坚持一个冬天。比如肉苁蓉、核桃仁、益智仁(以上略偏于补肾阳)、黑芝麻、黄精、枸杞子(以上略偏于补肾阴)等,在《中药学》里都被列为补虚药。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GySTu24BMH2_cNUgzkM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