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导 读 :
前段时间遇到遇到一名临床经验特别丰富的老中医,从他的口中描述说:“中医学既是一本医书,同样也是一本哲学书。”
学习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对于专业的来人说是给治病救人提供强大的指导思想,对于爱好者来说,更是保健,福及三代人的福音。
本文节选了李洪渊医生对常见20个问题的解读,揭示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生活魅力。
为什么专业的中医师和爱好者对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都情有独钟?
我们常在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中医学子们接近经典,读懂经典呢?
其实学习圆运动的古中医就能做到。
书中有《伤寒论方解篇》《类伤寒篇》《金匮方解篇》以及《古方篇》等对各类经典古方的解释篇章,不仅有原滋原味的经典,更有中医大家彭子益对经典的解释,教导如何运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思维从古典中汲取养分。
可以说,学习圆运动的古中医,就是以一个更高效的途径学习《伤寒》《金匮》以及各类古方。
李洪渊老师对常见问题的解读
问题1:
初三女孩由于中考学业劳累,有脱发现象,班里脱发女生不少,请教一下有什么办法?
答:脱发最主要的原因是熬夜,熬夜之后导致气血不足,发为血之余,肾其华在发。头发是血液的末梢,当血不足的时候,首先牺牲不重要的器官,所以头发就会掉。这个时候用大补气血的药,比如十全大补丸、定坤丹,还有就是早点睡觉。
问题2:
我女儿得癫痫病已经四年了,现在她十二岁,吃了三年的西药,病情得到控制且没有发过病,但是去医院看还是有癫痫波,请问李大夫有没有办法能根治?
答:癫痫的病根在头部,中医认为足厥阴肝经上走颠顶,所以这类病属于厥阴的寒,所以这种女孩一般都有月经的问题。根治的办法,李老师调过两例,就是通过调足厥阴肝经的寒调好的,可以用当归四逆+吴茱萸生姜汤+止抽的药物。
止惊止抽的药物就是蝎子蜈蚣+白僵蚕这一类药物,中药可以调理,也可以根治。西医的治疗主要是抑制脑电波,不管怎么抑制,病的根子还在,所以西医的方法短期可以,长期不能这样用。
问题3:
我现在产后九个月,哺乳期,可以吃中药调理吗?
答:产后可以调理,产后一般都是气血大亏,肾气不足,一般用汤药调理效果好。只要是对母亲好的调理,都对孩子好。
问题4:
我每周都听老师对各位提出身体不舒服的讲解。我是天一凉肚子就感觉凉,摸着也凉。老是像感冒一样有清鼻涕,还一阵一阵燥热冒汗,二便还可以。
答:肚子凉属于有寒,清鼻涕也是寒,脾胃为荣卫之根。脾胃寒的时候,人体表面的荣卫也不调不和,可以先喝生姜大枣水。
生姜散寒,大枣补中气。出汗多的时候,大枣多一些,鼻涕多一些的时候,生姜多一些,把这个生姜大枣水煮的甜甜的,喝到肚子里热和和的,这种状态最好。冒汗属于气不足,在吃这个的过程中可以加一点党参或者人参,西洋参,或者黄芪一起来煮水喝。
问题5:
女30岁,月经量很少,怕冷,每天晚上3点醒了后就很难入睡,多梦。下巴周围,两腮和额头也很容易起痘。
答:月经量少显然是血虚,血亏,血不足,怕冷说明阳气不足,这种是属于气血不足,阳虚体质。
晚上醒了难以入睡是肝经,血中间的阳气生发无力,做梦多是阳气收不到肾中间,或者少,不好往回收。这种情况是要大补气血。要么慢慢吃膏方,要么辨证吃汤药。
脸冒痘痘是因为气血不足,吃肉蛋奶消化不了,然后发出来了。
两腮,下巴周围尤其嘴巴下面的痘,都是和月经有关,月经前气血走不畅通,才会起痘,根还在调理气血,调理月经。应该长期用十全大补丸,或者定坤丹。再加上附子理中丸,以主食为主,早睡觉,加上适量运动。
问题6:
39岁,脸色暗黄,不咳嗽但时常有白痰,擤鼻子经常掉鼻毛,脚腕处怕凉,请问如何调理?
答:脸色暗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血亏了,血亏了表现的暗黄。一种是脾胃不好,湿气重的时候也是发黄的。也可能两种原因都有。到这个年龄,气血不足然后又湿气重。
湿气重的原因实际是因为体内的阳气不够,能量不足,阳虚则生寒,所以会感觉到四肢凉。脚踝等处凉,气血循环不到。
有白痰是因为脾胃运化力量不够,脾胃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运化无力。健脾除湿的都有效,寒重了可以用附子理中丸,湿重了可以用参苓白术散,气下陷了可以用补中益气丸。
建议大家看看圆运动古中医学,把每个脏腑的机能学懂了,学会用中成药用好了,给自己看病,这是个保健的好方法。
问题7:
小儿支气管炎肺炎,中医是怎样处理的?
答:小儿肺炎,气管炎甚至哮喘,中医都当做荣卫和肺的病来治疗。简单的就是小青龙汤,如果有哮喘再加上射干麻黄汤。都属于荣卫不和,外邪入里了。
问题8:
痛经平时用什么成药能缓解?
答:痛经用艾附暖宫丸吃上一个月,如果有胃寒,腹泻就加上附子理中丸。如果月经量不多就加上十全大补丸。
问题9:
问李老师一个问题,为什么吃了独活寄生丸容易拉肚子?怎么处理?
答:独活寄生丸吃了会拉肚子是个好现象,因为独活寄生丸没有泻药,就是活血化瘀的药。活血化瘀补肝肾,把这个寒,淤,湿化出来,邪要有出路,所以,拉的越多,效果越好。可以加点附子理中丸可能会缓和一点,但是吃独活寄生丸拉肚子和腹泻是不一样的。
问题10:
孩子12岁吃参苓白术颗粒上火应该怎么办?
答:参苓白术散吃了应该不会上火的,因为里面的党参,茯苓,白术,莲子,砂仁,这些药都是很平和的。
如果上火,还是和他饮食积滞有关,消化不动,如果因为这种原因可以用些保和丸,同时把肉蛋奶停了,甚至别吃了。
问题11:
女,38岁,2007年剖腹产月子里有脓血便,量不大,没有治疗,自愈。后来的10年里每年都偶尔犯,都没治疗,自愈。
2016年8月开始严重,后做肠镜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到现在中药治疗几次无效,一直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到今天,目前算稳定。
2017年3月份医院检查甲状腺结节(是囊实性结节)。我想减少西药用量或不用西药,用中医方法调理我的病,求帮助。
答:属于肝郁脾虚,用逍遥丸加减可以调过来。结肠炎有时候都是属于肝郁脾虚。包括甲状腺结节问题。当肝郁的时候就会克脾土,伤了脾胃,表现在胃肠道,当淤往上冲,就会影响在甲状腺。这个要调整情志,找些快乐的事多开心些,饮食上也要调整。
问题12:
平时爱打嗝,放响屁是什么原因?
答:爱打嗝是因为胃气不降,放屁响是因为吃下去的食物消化不干净,实际上也是属于胃气不降,脾阳不升。
问题13:
小男孩7岁,每年这个时候都脱皮?
答:小男孩脱皮是指的手掌心脱皮吧?脾主四肢和肌肉,还是要调理脾胃,具体要看到孩子才能定。
问题14:
宫颈有炎症,显示细胞有点异常,用中医是否能调理一下?
答:宫颈炎查的指标问题,仅仅属于宫寒引起的,只需要把子宫的寒散开,把阳气调动起来再去检查就没问题了,用中医完全可以调理的。
问题15:
请成年人的散光的那种近视眼,通过养旺气血可以改善视力吗?
答:近视眼问题不容易调整,只能说帮助,因为时间有些长。和个人的体质有关系。并不是说百分百有效,但是对全身阴阳的气血是有帮助的。至于视力是不是和气血有关系这个需要中医知识去判断。
问题16:
请问孩子鼻下到嘴下巴这个三角区发青是什么原因?
答:对应的是生殖系统的寒气,厥阴的寒。这个是脾胃的问题。
问题17:
男40岁,甲状腺囊实性结节,2个厘米。胆囊0.2厘米的胆囊息肉,尿酸有点高。症状是,脱发,脸上油,有痘痘。去大号时间长,挂马桶的情况,眼睛视力不好。请老师指教怎么调理,吃药。谢谢了!
答:都是长期肉蛋奶吃的过多,情绪不好引起的,可以先吃点附子理中丸短期的,最好汤药调。这种火疖子都是大鱼大肉吃下的。如果把肉蛋奶停了,全部吃素,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如果要吃,也不要吃的过多了,吃的多的时候吃点保和丸,都是食物蕴热发出来的,想要吃某一个药解决很难。
问题18:
男55岁最近一段时间总是胃胀疼,每天大便次数较多,11月28胃镜检查是萎缩性胃炎,请问要如何调理?要吃中药吗?
答:萎缩性胃炎不能光调理脾胃,最好还要加上补肾,尤其这个年龄,要调理的话要用附子理中汤+小建中汤,再加上肾四味这种补肾的药来调理,应该吃些汤药来调理。
问题19:
老年人的银屑病怎么调理?
答:老年人的皮肤瘙痒大多是属于干燥综合症。通过滋补肾阴,肾阳能够缓解,头皮痒不仅是调理滋补肾阴肾阳,还有脾胃痰湿问题,所以要调理脾胃,把饮食调理成主食为主,蔬菜为辅,偶尔补充一点肉蛋奶,这样可能会缓解。
银屑病的治疗主要是血虚生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是属于血热的一种表现,李老有一个方子:乌蛇荣皮汤的制作方法如下:
原理:方中四物合桂枝汤,养血润燥,活血祛瘀,通调营卫。本方为李可老中医所创,可治疗十五种皮肤病:牛皮癣、鹅牚风、神经性皮炎等多种皮肤病。牛皮癣刚发的时候用这个方子效果很好,但是时间长了,不好治,方式方法有很多种,这里讲不完整。
问题20:
我们家老太太吃的李老师开的阳虚,寒湿的方子,里面有附子,但是觉得嗓子干疼,上火似的不舒服,请问李老师怎么办?谢谢!
答:吃汤药的时候,尤其是温阳的药最好是在饭后四五十分钟的时候吃,因为这时候胃肠道的血液循环最快,所以它对胃口的刺激不大,觉得嗓子干,还有些疼了。实际上是对胃肠道的刺激,如果年纪大了,你可以把这个药的次数再多分几次,比如说,原来一天三次,你可以一天把它分为六次来吃,这样对胃口的刺激不大,嗓子也就不难受了。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有了病,不去治,人体自身的康复能力相当于一个中等医生水平。
所以作为求医治病的人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康复能力。其实,所有的病都是自己好的,所有的医疗只是帮助,帮你创建一个愈合的条件与环境。
如被人砍一刀受伤,西医可以缝合、包扎、消炎。中医可以活血、化瘀、止痛,最后伤口是谁长好的呢?不是中医,也不是西医,是自身。提升自身康复能力。
《内经》讲:“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这些甚至在治疗中占50%的疗效。现代人饮食营养过剩、睡眠太晚。
因此,戒生冷肉蛋奶,早睡早起,不要过于疲劳,疗效才会大幅提升。
学习《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是进入中医最高效的途径
很多人,去买李洪渊老师主编的【圆运动古中医学这本书】看不懂,头脑发胀,学不进去?
李老师说:这是因为我们的固有的观念和世界观和这本书不一样。
在和李可老中医的学习中,李老说这是因为传承出了问题。
因为每个人的知识体系都有一个范围,范围知识内的东西马上就懂,范围外的,便听不懂,产生不了链接。
可以说,学习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就是以一个更高效的途径学习各类古方,这也是【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这么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