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在他手中诞生的宁海竹编艺术,简直绝美

2019-08-20     享去旅行

山中的竹,手上的路



中国古人喜欢用象征手法在自然界寻找人生质量的对应物,把竹子赋予了人格化的高洁品格。居而有竹,则幽篁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竹人们形影不离,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能工巧匠虔诚的手当中,则出现了另外一种柔韧与俊逸。


竹之历程

郁郁葱葱的竹林,间或有鸟儿的鸣叫,走过精致古朴的石拱桥,就来到了杨维炉的秘密基地,一间茅屋,一帘瀑布,还有潺潺流动的溪水,这里美好地犹如世外桃源。杨维炉说他常会来这里,带着茶叶、茶杯,沐浴着青山绿水,可以坐上一整天。他的生活有两大主题,一个是喝茶,还有一个就是竹编。

竹编,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它的踪影。当时先人们从事简单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所获的米粟和猎取的食物有剩余。为了不时之需,便就地取材,用竹子编成篮、筐等器皿。至战国时期,编织技法已经十分发达,不少出土的竹编文物,包括竹席、竹帘、竹笥(即竹箱)、竹扇等近

百余件。到了秦汉时期,竹编工艺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壮大,编织越来越精巧。

因为竹材的易取得和竹制器具的实用性,竹编技艺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明清时期,特别是乾隆以后,竹编工艺得到全面发展。时间大概在公元1890年至1930年左右,中国南方各地的工艺竹编勃勃兴起。竹编技法和编织图案日趋完善,汇集起来已经有150余种编织法。宁海竹编,也在那时蓬勃生长。



宁海竹器编织工艺历史悠久,是当地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宁海竹编因其篾细、结实而闻名遐迩。慢慢地,竹器成为了老百姓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而如今的竹编,离我们很近也很远。近的是竹篮、簸箕、蒸笼等,精致的模样总能在不经意间占据你的视线,远的是由于新型替代品的涌现,似乎与我们的距离在渐渐拉大。



六代的人接力

杨维炉是宁海前童镇上杨村人,祖上五代都是篾匠,到他这里已经是第六代了。杨维炉是看着堆满屋子的竹子、竹器长大的。虽说是耳濡目染,但竹编对他来说却没有留下好感。当时的篾匠要去别人家里做工,不仅辛苦而且有“寄人篱下”之感,因此杨维炉一直很抗拒这一项传统手艺。



如今的竹编手工艺人,在时光的冲刷之下所剩无几。杨维炉的父亲杨启韶,原本有八个徒弟,最后只剩一个徒弟,而这个仅剩的独苗似乎也无心继续。杨启韶对篾匠手艺后继无人感到苦闷,儿子看到老父亲愁眉不展,于是在报纸上刊登招徒信息,可以免费教学。可是一等再等,无人来应征。杨维炉见状,实在不忍心,于是决定开始学习这项老手艺。



杨维炉看起来是个“零基础”,但在多年的熏陶之下以及天赋的加持,比别人上手快许多。竹编是个考验耐心的活计,他说:“刚开始做的时候年纪轻嘛,还是耐不住烦躁,后来一个两个把东西做出来之后,心真的会静下来。”



别看这亭亭净植的竹子,其实里面的学问很大,而一说到竹子,杨维炉就开启了他的话匣子。他说:“首先是竹材的挑选,更优选于偏僻山区的竹子。不出笋的冬竹,竹材好也防蛀。”砍竹时节,一般在入冬到立春之间,这个时节天气寒冷又干燥,竹材组织结构紧密。比较不易生虫,所选竹材一般为三五年生,过早则强度不够,过老则韧性不佳。



想要有一个完美的竹编作品呈现,步骤极为复杂,其中的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等都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剖篾是竹编工艺的关键,剖出的篾片,粗细大小均匀,青白分明,有的薄如纸,有的细如线,编织的篾器精致美观,而最细的面还需要用牙齿来剖开。从竹丝蔑片的加工到编织的式样选择,无不饱含着竹编艺人精湛的技艺和坚韧的智慧。



旧竹新颜

细长的竹篾,放在蒲团之上。杨维炉端坐,开始聚精会神地编织。喝茶和竹编是他的心头好,但是在这两者面前,确是完全不同的状态。喝茶时候的他滔滔不绝,神采飞扬。而此刻手中不停编织之时,却是严肃而安静的。竹篾在他手中灵活地变幻,不一会儿一个手环就出现了。



传统的竹编制品,虽然制作精良,但是价格不低,市场的接受度并不高。他想让更多地人喜欢,于是在传统的技法之外,加上了自己许多的创新。他摈弃了老一辈只做竹篮、阳帽、簸箕这些实用品的固定模式,融合当下的审美需求,编织出了许多耳目一新的的竹编产品,戒指、手环、挂件……一样样新奇精致的物件出炉,让蒙尘的老竹编重新焕发了新的光泽。

《考工记》中载:“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近一两年,杨维炉瞄准了茶室用品和文玩这个新兴市场,并设计、制作相对应的竹制品,走高端订制路线。说到传承,杨维炉有他自己的独特想法:“想要更好地传承,就需要使它产生经济效益。”杨维炉坦言,他原本是一个脾气急躁的人,但在竹编的“磨砺”之下,竟也慢慢收敛了不少锐利。

后来,杨维炉确实喜欢上了这一门手艺,他的技术也愈加精湛。他对传统的物件带有特殊的感情,到处搜集了许多老物件。在他的库房里,存放着各种样式的竹编制品,有些已经三四百岁了,俨然成为了“竹编博物馆”。“这些东西真的很好,我每次都会仔仔细细地研究。”他说道。它们身上带着岁月赋予的独特气韵,不仅仅是一件收藏品,更是他灵感迸发的源泉。



地址:前童古镇老街

沉淀着质朴生活的竹器,

在新的时光中,

有了不同的诠释方式。

- end -

来源:宁海旅游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GcDPwWwBJleJMoPMbpOY.html






















姜山镇,盘它

201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