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今日指出,自2013年10月实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制度起,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法院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443万人次,累计限制购买飞机票2682万人次,限制购买动车高铁票596万人次,437万失信被执行人慑于信用惩戒主动履行法律义务。
也就是说,目前的全国失信人员名单是1443万,将近有1500万人了,而这个数据在18年末的时候是1277万,在17年末的时候,这个数据是920万,16年末的时候,是720万左右。
这种增长率大概是多少呢,平均下来的增长率是每年以30%速度递增,大概3年翻一倍,那么按照这个速度,到达2028年的时候,我国仅失信人员数量就将达到一个亿。
如果按照目前我们国内人口构成,出去未成年人和65岁以上老人,我们大概有8亿人口,那么失信人员占比为1.5%左右,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每67个人,就有一个可能是失信被执行人。如果我们再扣除西部偏远地区的农民,或者负债机会较少的农民工等,相信失信人员占比会更多。
在失信人员名单中,信用卡逾期,创业贷款,民间借贷等占据了大头。
借钱要还,这个是天经地义,也是我们个人最起码的道德素养。所以对于欠债不还者,我们应该用立法等多种角度加以制裁。
然而,还有一些人,他们的欠钱原因可能并非自己所愿,或者确实有一些不得已初衷,他们也在努力积极还钱,这个时候粗暴的利用征信制度把他们拉入黑名单中,进行各种限制,那么他们还有机会在未来还钱吗?我觉得概率很低,甚至在催收,法院执行等政策之下,很多人早就丧失了活着的希望。
面对失信,或者高额的负债,我们依然可以有很多机会可以翻身,或者社会依然有很多工作要去化解这种风险。
1、 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修复机制。
对于很多因为套路贷、虚假诉讼、或者创业失败、重大疾病的负债行为,社会应给予一定的宽容。他们比任何人更愿意还清债务,他们也整日生活在焦虑之中,对于这一类人,我们一味的对他们进行各种限制,这样他们一辈子也不容易还清债务。利用征信修复机制,真正把这些有强烈还款意愿的人拉出黑名单,让他们可以正常找工作,做生意,这样才能更好地赚钱去还债。
2、 建立失信人员教育培训中心。
对于失信人员,不能仅靠自己无力偿还债务就一棍子打死,然后进行曝光或者加以"老赖"等侮辱性称号,这既是对人权的践踏,也有违司法的真正意义。这个时候,将失信人员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对于创业失败的人,他们有一定资源,有创业经历,有管理经验,仅仅因为公司资金链断裂就背负了高额债务,但是这些人只要自己不放弃,还愿意继续努力,我相信他们一定可以还清债务,开启新的人生篇章。这个时候就需要社会及政府,把这类人整合在一起,提供一定创业扶持政策,在进行综合创业技能的培训,相信未来对于社会的贡献力度会更大。
3、 增大虚假诉讼的打击力度,高压整治套路贷、网贷等非法出借行为。
现在很多人成为被执行人的原因可能未必是真的欠钱不还,而更有可能被人为的因素导致还不起负债,尤其是在这几年,虚假诉讼的发现难度增加,受害人面临着举证难的困境,法院再审理这类民间借贷案例的时候也很难查清其中的细节,所以导致很多人因为虚假诉讼导致自己被法院拉入黑名单,尤其是对于各类小贷公司,他们利用司法漏洞,伪造相关证据材料,将很多无辜的借款人搞得负债累累。同时,套路贷,网贷和信用卡的广告铺天盖地,很多年轻人一不留神就会被套路住。我们建议对于这类借款广告,应该和金融类产品一样,严谨对不特定人群公开宣传。
4、 推进中小微企业创业扶植力度,尤其是对于目前愿意还钱的有创业经历的被执行人,可以进行财务托管制度,然后给予他们一定政策和资源帮助,让他们大胆再次创业,盈利的钱直接由法院或者银行系统勇于直接还款,相较于目前粗暴的黑名单政策,我们更应该做的是让那些被执行人有机会靠自己的努力赚钱,而不是一味加重社会对立,营造更加恶劣的创业环境。
最后,建立征信体系无疑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粗暴的一刀切的做法,也加剧了这些负债者的压力和赚钱困难程度,不管是对于还钱还是对于社会稳定,都是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合理疏导目前的失信被执行人挣钱难的困境,让那些愿意还钱的人真正的能够通过自己努力还钱,这样才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于真正的“老赖”,应该加以刑罚措施,保证他们履行自身的还款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