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痛点。
融资难,销路窄,竞争力不足,市场竞争激烈,人力成本激增,政策环境多样,这些因素叠加在一块,导致了这两年,小微企业出现了“倒闭潮”。
我一直觉得小微企业更像是经济发展当中的排头兵,干着拼刺刀的活,获得最卑微的回报,然后一个大的战役下来,更是第一批死掉的人。
从国有企业转型开始,政企分家,国有企业私营化,再到后面的经济转型,供给侧改革,再到现在的结构升级,绿色发展。中小微企业一直充当了探索者和牺牲者。
而在我国,中小微企业的贡献,甚至堪比国企:
截至2017年末,我国小微企业法人约有2800万户,个体工商户约6200万户,中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占全部市场主体的比重超过90%,贡献了全国80%以上的就业,70%以上的发明专利,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
尤其是从这些年看,金融去杠杆的影响下,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国企,也是受到了很大冲击,而中小微企业在关键时刻,担负起了稳就业的重担。
小微企业,享受不了央企国企的贷款政策,享受不了垄断行业的竞争优势,却在不断地寻求市场细分领域,精耕细作之下,依然养活了国内8成的就业人口。
甚至从这个方面来看,小微企业才是经济发展的基石。
然而,伴随着国内经济疲软,金融市场去杠杆,以及产业升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微企业这两年的生存环境更加严峻,更是出现了“倒闭潮”的现象。
我们见过很多的创业者,缴纳过赋税,稳定过就业,贡献过GDP,然后因为大环境影响下,企业资金链断裂,破产之后,债务缠身。
那些曾经光荣纳税的小老板们,转眼之间,就成了人人喊打的“老赖”。
这其实并不公平,也是我们推进诚信体系建设过程当中,需要完善的重要一环。
但是,小微企业真的就没有出路了吗?未来的国家经济发展中,小微企业究竟还有多少生存的空间?
答案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中,小微企业依然是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稳定就业和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
而小微企业的曙光,很快就会到来。
国家政策的不断回暖
1.从法律环境看,最高院废除了一系列对民营企业家不公的条款,进一步的保护了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
2.各地纷纷推出了民营企业税收减免政策,不断加码招商引资力度。
3各地产业园,孵化园纷纷成立引导基金和创业基金,助力企业进一步发展。
4.金融机构进一步放开对小微企业的门槛限制,不断增强小微企业的融资力度。
经济阵痛后的增长风口
伴随着我们房地产去泡沫和金融去杠杆的政策,国内经济也实现了软着陆的目标,经济新常态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词。在L型经济拐角之后,国内经济势必会迎来回暖周期,另外还有我们逐渐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资金、市场双向刺激下,未来肯定会出现市场再次活跃繁荣的时期。
甚至我们认为,这个时间可能不会等太久。
2020年,我觉得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年份,也是一个能够载入史册的年份。不管是经济的新常态发展,还是国内经济总量的跃升,甚至国家政策的进一步优化,都会在2020年逐渐显现。对于很多小微企业来说,2020年是很值得期待的年份。
我们在慢慢减轻房地产绑架下的社会负债率,我们也在逐渐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方式,高新技术产业,互联网产业,环保产业,能源产业,高端服务业等,这些都将在蛰伏期后迎来蓬勃发展的新周期。
未来的风口依然会很多,共享经济的新探索,人工智能的成熟,甚至像物流、绿色食品,幼儿教育等行业,都一定会迎来自己的巨头。
经济大环境的逐步活跃
中小微企业的生存核心,就是资金支持。所以小微企业能否活跃发展,与其说看市场,倒不如说看央行。
伴随着美联储的降息靴子落地,国内货币政策也会迎来新的拐点。
从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开展,再到新一轮中美贸易争端的兴起,都对国内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我们还要去杠杆,我们还要防风险,我们还要挤泡沫。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降息带来的金融风险将会更大。这一点从最近美股的表现就可以看到。
但是,为了维持国际金融贸易,尤其是维持汇率稳定,我们大概率也会开启新一轮的货币宽松政策。
如果市场有钱了,那么问题就是,钱要去哪里?
1.各地政府债务缓解。尤其是各地政府平台的债务违约风险,这一点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舒缓。
2.上市公司的救赎。今年我们看到上市公司债务违约处于高发时期,甚至很多明星企业,在今年也出现了大量债券违约案例。所以,势必会有部分资金进入股市,缓解上市公司的一时之痛。
3.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重大工程支持,以及扶贫事业。
4.中小微企业的融资。
最后一条是势必会去做的,中小微企业在维护社会稳定,增大社会就业率上面的作用可以说是无法代替,并且,新的经济增长点肯定会从中小微企业中爆发出来。
今年对于很多中小微企业来说,是生死之年。但是,熬过今年之后,肯定会有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这个时候,哪怕是负债,哪怕是裁员,也不要轻易放弃。
希望肯定会出现,曙光也一定会照亮小微企业新一轮发展的。
加油,中国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