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湖,杨家坑,一个浑来一个清。
潘杨两家是对头,一个奸来一个忠。
开封龙亭至午朝门有一条笔直的大道,将湖水一劈两开。道西叫做杨家湖,传说是杨家将的故宅。这里湖面宽阔,水儿清澈,游鱼若飞,游人如织。道东人称潘家湖,这里湖面狭窄,水儿浑浊,蚊蝇孳生,臭气熏天。为什么两湖对峙,一路之隔,竟有如此天壤之别呢?原来这里面还有一段悲壮动人的故事。
宋太宗时,北方的辽国兵强马壮,经常南侵,成了北宋王朝的严重外患。杨业原是北汉名将, 归顺大宋后,在主帅潘仁美帐下镇守边关。他虽然年近花甲,但仍和士兵同甘共苦。作战时,他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一次十万辽兵入侵雁门关,他率领.数千骑兵从敌后包抄,斩获无数,使辽兵闻风丧胆。从此,他威名大震,人称“杨无敌”。雁门关大捷,杨业加官晋爵,受到百姓拥戴。 这一来,作为主帅的潘仁美心里酸溜溜的不是滋味,深怕杨业的功劳超过自己,便暗中教唆亲信,不断地向宋太宗打“小报吿”,说杨业的坏话。宋太宗生性多疑,本来就不大相信杨业,可是面临强敌压境,正当用人之际,就把这些小报吿密封起来,派人送给杨业,以此来笼络他。潘仁美见此情景,心里就想歪点子,要找机会陷害杨业。
第二年,辽兵再度入侵。杨业针对敌强我弱的形势,提出声东击西、避实就虚、分散歼敌的计策。潘仁美却别有用心非要杨业带兵正面迎敌不可。杨业恳切地说:“潘大人,正面迎敌, 非败不可,有损国威,还望慎思!”潘仁美皮笑肉不笑地说:“分明是老将军贪生怕死,还要推三阻四。人家叫你‘杨无敌’,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杨业受此一激,一跃而起,激昂地说:“大丈夫战死疆场,死得其所!我领兵迎敌就是了。”又“再恳求潘仁美以大局为重,说:“陈家谷地势险要,请您一定统兵在此接应。”潘仁美满口答应。
杨业带领少数队伍上前,便陷入敌人埋伏。宋兵拼死血战。且战且退,退到陈家谷时,只剩下一百多名将士。杨业本来指望潘仁美会在此接应,谁知这奸贼早就逃之夭夭了。杨业望着满山遍野的辽兵,对将士们说:“你们都有父母妻子,我掩护你们,赶快夺路逃回宋营去吧!”众将士感动得流下泪来,没有一个肯丢下老将军逃生的。敌人围上来了,杨业和将士奋勇砍杀,怎奈寡不敌众,杨业伤重被俘,众将士全部捐躯。老将军仰天长叹:“我一生赤胆忠心,精忠报国, 如今受奸贼陷害,受伤被俘,还有什么面目见人?”于是绝食三日而死。
杨业以身殉国的消息传到东京,黎民百姓,无不痛哭流涕。杨老夫人佘太君悲愤填膺,上殿 面君,控吿潘仁美贻误军机,陷害忠良。宋太宗和潘仁美本是儿女亲家,只是把潘仁美免了几个虚衔,敷衍了事。佘太君十分失望,满腔悲愤,带领全家退隐河东去了。潘仁美暗中高兴,想把 天波府据为己有。谁知,当夜雷电交加,暴雨倾盆。潘杨两府尽成泽国,成了对峙的两个大湖。 奇怪的是杨湖水淸如镜,潘湖却浑浊恶臭。潘仁美的女儿听说后,就派人偷偷在两湖间挖了 一条 通道,可是两湖的水色却仍然各异,绝不相混,就像潘杨两家的忠奸那样分明。老百姓看到后, 莫不称快,并把这件事传给了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