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名远扬”300年,喜欢它的人为什么还这么多?

2019-08-22     馋味记

“臭豆腐配方里有屎?!”

前段时间,一张臭豆腐的包装配方图片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该产品包装袋上的配料表一栏中,除黄豆、饮用水、食用植物油外,“屎”赫然在列。

虽后被证明是网友恶意造谣,但“反臭豆腐者联盟”并未因此停止,他们在网上提问:

“爱臭豆腐者联盟”听了想打人

臭豆腐可能是继香菜之后,两极分化最严重的一种食物了:

喜欢的人将其视作珍馐美馔,恨不得一日三餐抱着吃,逢人便安利;

讨厌的则觉得那是砒霜,吃块臭豆腐还不如吃屎来得痛快。

只不过,让“反臭豆腐者联盟”无法否认的是,再怎么嫌弃这臭豆腐,在全国遍地开花的它,也一路臭了300余年。

臭豆腐虽遍布全国,但它的起源地却只有一个——北京。

相传清朝康熙八年,从安徽黄山来京赶考的王致和不幸金榜落第,又无钱返乡,无奈只得在京暂住。为维持基本生活,王致和便在北京干起了老本行——做豆腐。

于是,他购置了一些简单用具,每天磨上几升豆子的豆腐,开始沿街叫卖。

哪知,时值夏季,有时卖剩下的豆腐很快发霉,无法食用。王致和又不忍心丢弃,便将其切成小块,稍加晾晒后放入缸中,用盐腌制了起来。

数月过后,秋风飒爽。王致和猛地想起那缸腌制的豆腐,赶忙打开缸盖,一股臭气扑鼻而来,取出一看,豆腐已成青灰色。

王致和虽有些疑惑,却还是大着胆子尝了一口。不曾想,这缸豆腐,臭味之余竟还蕴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虽非美味佳肴,却也耐人寻味。

臭豆腐横空出世以后,王致和就致力于改进之法,摸索出了一套臭豆腐的生产工艺,规模也逐渐扩大,深得百姓喜爱。

老北京人吃臭豆腐,不兴油炸,吃原汁原味的才好。

先将一块臭豆腐放在小蝶儿里,再倒点儿香油,撒上点京葱白末,一定要是京葱的葱白,这样才够味儿。

除了单吃,臭豆腐还是“百搭旺品”,最经典的吃法是抹窝头。

窝头一定要炸得两面焦脆,带着玉米香味的脆窝头片儿,再抹上王致和的臭豆腐,对于老北京人来说,那叫一爽快儿。

不仅街边百姓爱吃,到了清朝末叶,传入宫廷,慈禧太后也成了这臭豆腐的“俘虏”。

但老佛爷对“臭豆腐”这个名称极其嫌弃,便按其青色方正的特点,为它取名“青方”。

只不过,广大劳动人民无法接受过于正经的“青方”,他们喜欢的,还是接得了地气的“臭豆腐”。

“青方”的名虽止步于宫廷,臭豆腐却一路“臭名远扬”,还形成了好几个不同的“帮派”:

近一点的,是鲁迅最为偏爱的绍兴臭豆腐。

“豆腐做的是霉豆腐,分红霉豆腐臭霉豆腐两种,有霉千张,霉苋菜梗,霉菜头,这些乃是家里自制的,外边将其改称酱豆腐臭豆腐。”

绍兴臭豆腐选取质地厚实的老豆腐,将其切块后,用制作好的霉苋菜梗汁浸制两三天,待卤水渗透到豆腐中,便成了臭豆腐。

制好的臭豆腐有蒸和炸两种做法,绍兴以炸居多。

经高温煎炸后,臭味渐消,金黄的色泽蘸上特制辣酱食用,外酥里嫩。先闻其臭,后细尝滋味无穷。

窄窄的弄堂里,笑眯眯的老人从暖烘烘的炉子里,拿出几块飘香的臭豆腐出锅。这哪里是臭味,明明是绍兴人记忆力里的浓浓的家乡味。

往南一点,是“臭中翘楚”——长沙臭豆腐。

长沙臭豆腐的臭,是连绵不绝,成丝缕般的臭。

十里飘“香”,顶风也臭四十里。

这“臭”,是从源头就开始的:

长沙人严格挑选色泽新鲜、颗粒饱满的黄豆,制成老嫩适宜的豆腐坯,再用冬菇、香冬笋、曲酒、浏阳豆豉等原料制成的发酵水浸泡。

发酵或腌制过程中,豆腐产生一种叫硫化氢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具有刺鼻的臭味。豆腐越好,发酵得就越臭。

长沙人喜辣,臭豆腐也得是辣的才行。

臭豆腐慢火油炸过后,再在豆腐中心钻一小孔,灌入辣椒末、酱油、芝麻油。

这样加工出来的臭豆腐,颜色青青,脆中带酥,酥中带软。咬下去的时候,红辣的汁水在嘴巴里炸开,刹那间口鼻充满着微妙的臭香。顾不得擦嘴,只点点头,心满意足地说上一句:

“好恰得很!”

臭豆腐“好恰”,毛主席也说过:

长沙臭豆腐,“有三个特点:闻起来很臭,看起来很脏,吃起来很香。”

一经毛主席的宣传,这臭豆腐就此翻身,由臭真正“香起来”了。


远一点儿的,还有南京臭豆腐、台湾臭豆腐。帮派虽多,爱臭豆腐的心却是一样的。

但是,臭豆腐是否具有营养价值就跟它本身一样颇有争议性:

前有先人赞誉:“味之有余美,玉食勿与传”。臭豆腐不仅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还有较好的药用价值。

古医术上记载,臭豆腐可以寒中益气,和脾胃,消胀痛,清热散血,下大肠浊气。常食者,能增强体质,健美肌肤。

后有日本东京农业大学教授称,臭豆腐含有高浓度的植物性乳酸菌,能改善肠道,提高人

体免疫力。甚至还有“姿色愈佳的美女愈钟意臭豆腐”的言论。

但也有研究表明,臭豆腐虽小,但制作流程却比较复杂,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非常高,一旦控制不好,很容易受到有害细菌的污染。轻者会引发人体胃肠道疾病,重者还会导致肉毒杆菌大量繁殖,产生有毒物质——肉毒毒素。

这也就意味着,常吃臭豆腐的人,都是拴着命,拿健康在做赌注:

运气好,改善肠道健康;运气不好,食物中毒,一命呜呼。

小馋在这里还是得提醒大家一句,臭豆腐小吃怡情,大吃伤身呐!

本文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MdwxmwBJleJMoPMRv4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