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个习惯,开学后父母一定要逼孩子养成,他会感激你一辈子

2019-08-31     家学宝

关注“家学宝”每天收获专业家庭教育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

家学宝主笔团 | 彦廷

1


暑假临近尾声,熊孩子们已经陆陆续续地伴随着开学的钟声重返校园。

每年的新学期伊始,不少家长都难免为孩子学习的事儿操心,有家长就在想啊,这孩子散漫了一个假期,养成的坏习惯,比如像爱睡懒觉、做事儿拖拉、不守规矩等等毛病,会不会延续到学校生活中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有研究表明,十五天可以养成一个好习惯,对于坏习惯亦是如此。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家长们如果不从孩子小的行为习惯开始重视,等到孩子成绩滑落、养成了坏的习惯、坏的性格时,责怪已经无用。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在现实中,有很多孩子因为开学没做好准备,久久无法进入新学期的学习状态,孩子的学习成绩好不好、学习能力强不强、办事效率高不高,都和他的行为习惯有着密切联系。

有能力的孩子飞得高,有好习惯的孩子才能飞得远。

如果你错过了这个暑假,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那么在新的学期,一定要逼着孩子养成这4个习惯,他会受益终身,感激你一辈子。

2

让孩子成为“守时”的人

同事的孩子今年17岁了,正上高二,她说她经常收到孩子班主任的电话,十有八九都是孩子迟到的问题。

老师的批评、父母的提醒都不起作用。最让她头疼的,是孩子的成绩也常常在年纪倒数,所以当收到孩子班主任的电话时,会觉得非常尴尬。

有些家长觉得,不就是迟个到吗?多大点儿事呢?

其实不然。

有些孩子做作业总是慢慢吞吞的,别人花半小时能够完成,自己的孩子要花2小时以上才能完成,导致每天到很晚才能睡觉,这就是缺乏了时间管理能力和意识。

孩子的学习成绩与他的时间观念强弱有着直接的联系,守时的孩子,有责任心,会让人感觉他是有规划的,自律的,是靠谱的,无论是在未来的工作中还是日常生活上,更值得信赖,更容易获得机会和主动选择权。

之前和一个老师聊天,他说那些喜欢踩着点上课或者经常迟到的学生,在学习上基本都有拖延的坏习惯,上课听讲爱分神,想着下课再补起来;做作业时爱敷衍,交作业也不积极,总想着还有时间,到最后来不及了就抄抄别的同学的,草草了事。

那些上课守时、做作业按时完成的孩子,成绩往往名列前茅,因为他们懂得管理自己的时间,有时间观念,对自己的将要执行的事情有一定的规划和安排。

(图片来自网络)

孩子一旦养成了不守时的坏毛病,将来错过的可能不仅仅是时间,还有机会。

当孩子还在襁褓之中,我们是他们的时间管理者,为他们细心安排每分每秒。

当孩子离开我们的怀抱时,我们又会因为他们的拖拉、磨蹭、不守时而焦虑。

父母子女终有别离的时候,孩子会踏上只属于自己的时间旅途。我们只能陪伴孩子一程,无法参与他们的一生。我们能做的,便是教会孩子珍惜时间、管理时间,从做一个守时的人开始。

3

让孩子成为“独立”的人

哈佛大学曾经花费了20年的时间做过一项研究,发现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成年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为1:10。

有很多孩子从小娇惯,长大了啥都不会干,连最基本的饮食起居都无法独立完成,这都是父母惯得。很多家长常常会说这样一句话:

你只需要专心把学习搞好,其他的都不需要你做。

正因为这一句话,让许多孩子从小便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对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们而言,也许他们的成绩还过得去,但这个习惯不仅会助长孩子的依赖心理,还会令他们缺乏责任感,没有担当。

勤于帮孩子做事,甚至一切都为孩子安排的妥妥当当,孩子就会有依赖和被动性,责任心无从培养。

(图片来自网络)

你要让孩子明白,靠山山会倒、靠河河会干、靠人人会跑,只有靠自己,才能屹立不倒。

孩子要真正学会走路,我们必须要学会适时的放手,让孩子多磨练、多独自行走。当他跌倒了、摔跤了也未尝不是一样好事,请试想一下,被抱着长大的孩子与很早就学会独立走路的孩子,哪一个上限更高呢?

答案当然是后者,一个连路都走不好的人,哪还谈得上自立自强和成才呢?

做家务是一项很适合孩子的锻炼机会,对于年幼的孩子们而言,我们无须让他们承受多大的苦难,其实只要让他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养成独立意识和行为习惯就足够了。

请移开你那出自本能的呵护羽翼,让他们独自飞翔吧,唯有这样,孩子们才能炼就一双坚强而有力的翅膀。

4

让孩子成为“爱运动”的人

澳大利亚的科学家曾经测量过从4个月到4岁的孩子的运动能力,再看他们6年后进入小学的表现,发现当初运动能力较强的孩子,后来的记忆能力和信息处理速度都更好。

更有科学研究直接表明:

运动会刺激身体分泌多种积极物质,提升智力的发展。参加体育运动对孩子的身心发育、性格养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你有留意,那么你一定会发现,喜欢运动的孩子,都比较阳光开朗自信,更容易交到朋友,情绪问题相对更少。

而那些不喜欢运动的孩子,性格往往比较内向,不善于交际,缺乏自信。

一个爱运动的孩子,会逐渐在运动群体中建立自信,激发自我的体能自尊。并且还可以奠定许多人格特质,成为他们未来前进的动力。

(图片来自网络)

不仅如此,运动也是预防孩子近视的最好方法,户外运动能增加眼睛接收光线的时间,促进视网膜释放多巴胺,从而保证眼球的正常发育。

家长们一定不要忽视了运动对孩子的影响,放学后不要急着让他埋头写作业,适当的陪孩子一起打打球、跑跑步,不仅可以释放压力,保证健康,还可以促进亲子关系。

抛开一万句话说,文化课固然重要,但有一个好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无论学习、工作有多忙,都一定要把身体健康放在首位,请告诉孩子,健康永远是最重要的。

5

让孩子成为“肯自省”的人

自省是一个受益终身的好习惯,无论是孩子还是我们,都应该学会自省,只有及时自省的人,才能在错误中不断成长。

美国教育家斯特娜夫人曾说过:

“一个勇于承认错误、探索新的谈话起点的父母,远比固执、专横的父母要可爱得多。”

胡可曾分享过自己的育儿秘笈,其中一条就是:要勇于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

有一次,胡可和安吉约定好,放学接安吉回家,可是那天她因为一些事耽搁了。安吉一个人在学校等了很久,最后都忍不住哭了起来。当胡可赶到的时候,安吉生气的把身子背了过去。

胡可连忙小跑过去,半蹲在安吉身边,一边给他擦眼泪,一边道歉。

听到来自妈妈的真挚道歉,安吉很快就选择原谅了妈妈。而胡可的道歉让安吉学到了很重要的一课,那就是尊重他人和反省自己。

(图片来自网络)

家长要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做错了事情,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应该道歉,孩子在你的言传身教下,也会收获到你身上的那份品质。

自省,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在心态上变得成熟起来,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事情,在遇到难题的时候,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反思自身,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

父母给孩子金山银山,都不如教他养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从小养成好的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习惯,也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如果你家孩子还没有养成好的习惯,那么在新的学期里,请家长们务必重视,“逼”孩子养成这4个好习惯,孩子想不优秀都难!


家学宝编辑团队以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理论为支撑,原创图文、音频、视频和测评内容,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养支持。家学宝——您手边的家庭教育专家。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ALL52wBJleJMoPMG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