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拉萨打工青年许康鹤岗3万买套房,又2.2万卖出”的故事引发热议。
热度余温尚存,“江西外卖小哥7万元在云南个旧买套房”又火了。
从今年5月开始,一位名为“真春城个旧市”的网友以《鹤岗5万一套天寒地冻,云南7万一套四季为春》为题,直播了他去云南买房的过程,颇有些南方版“李海买房”的意味。
同样是小城市,同样是“白菜价”买房,众人对这位江西外卖小哥买房经历的关注点却从鹤岗的“中国竟然还有这么便宜的房子”转向了“中国竟然还有这么多这么便宜的房子”。
深圳最新调控政策750万为豪宅下限,而五六线小城10万以内能买整套,我们该回老家买房吗?“鹤岗买房”的故事在中国还有多少?小城市的楼市前景如何?回老家买房就一定是错误的选择吗?本期幸福城市观察聚焦“白菜价的小城房”,解读楼市热点。
@财经文化评论
江西九江的一名外卖小哥,微信名“莲花开”,5月16日去云南个旧买房安顿好后,事无巨细地发帖记录了他从出发、到达、看房、买房、过户到日常生活的全过程。
莲花哥选择个旧并不偶然,因为不想去鹤岗,太冷;不想去玉门,太荒;选择个旧,因为四季如春。但是莲花哥没有直接说的另一个根本性的理由:房价低。
莲花哥从江西九江辞职远赴云南个旧,临行前退掉了租住的公租房,带着拼命送外卖一年挣来的钱,经昆明辗转近2000公里来到了锡都个旧,购买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套房,结束了自己的流浪生涯。
个旧的城市条件让莲花哥很是欢喜:国家卫生城市,下雨没有那么多、没有酷暑严寒、地方小所以没有那么远。生活物价便宜,生活节奏超级慢,人们过着休闲的生活;买房子不限购、不限户籍、不限面积。这不就是让人激动的生活吗?
说到选择发帖的初衷,莲花哥认为是“我有点心疼大家买不起房,或者说协助大家换一个思路,去小城市买房”。
但是,到一个小城市生活特别是选择一个以前与自己的生活完全无关的城市生活,需要考虑的除了房价和物价以后,还需要考虑更多。毕竟哪里都不是世外桃源,选择去哪里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键叔聊房产
从房子的位置上看,是位于云南省的个旧市,这是一个县级市,曾经有着“世界锡都”的称号,有丰富的锡矿资源,另外还生产部分铅、锌、铜等多种有色金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冶金工业城市。但由于过度开采,如今这里的锡矿基本已经枯竭,人民失去主要收益来源,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基本都转移到其他有发展前景的大城市,留下的都是些年迈的留守老人。
而人口净流出严重造成的问题将会接踵而来,首先是城市经济发展,有人的地方才有商机,人口如果越来越少,消费力自然会减弱,企业们肯定不愿意呆在这里继续受亏损,基本也会跟着转移,受此影响,城市能提供的工作岗位也将越来越少,引发的就是恶性循环,劳动力会加速流失。
众所周知,大城市之所以有那么多的高质量基础配套,主要就是常住人口多,为了留住人口,并吸引更多人口涌入,增加城市虹吸效应,政府才会大力规划。
但是对于个旧市这种人口少,经济发展倒退的地方,基本是不会专门花大价钱去规划的,因为建设难度大,花费高,周期长,导致了个旧这类城市周边的医疗、教育、文化等资源非常稀缺,在这种环境下,很难满足大家的刚性需求。有孩子的家庭肯定不愿意孩子在这种地方受教育,基本都搬走了,随着人口越来越少,住房需求量降低下,受供需关系的制约,不管是房企还是二手房业主,只能是降价出售。
那么,对于买到这类房的家庭,面临的就是3个问题:
一是房子居住舒适度会很差,因为周围基本没有什么丰富的配套设施;
二是由于人口数量少,未来想转手房子溢价会很难,甚至可能还找不到接盘客;
三是高薪工作基本没有,毕竟大型企业少之又少,选择范围很小,受生活压力的问题,可能需要到外地工作,将面临房子空置的问题。
如果说你不能忍受这些即将面临的问题,还是不要跟风去这里买房了。
@经济学家马光远
价格偏低不代表都可以投资,都可以买。大量的三四五线城市,房子已经严重过剩,投资这些地方的房子是火中取栗,炒作这些城市的房价是丧尽天良。
@小司聊理财
根据中国人的传统,人这一辈子有个稳定的住所是头等大事,在三四五线城市这种观念尤是。
最终决定回家买房的人,或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在一线打拼多年,想要回家降维打击。
一线城市总是拥有最为全面的工作岗位。那些在一线城市奋斗了很久的程序员,插画师,音乐人,销售人员等等可以利用自己在一线城市较为优秀的工作经历,回家谋得一份体面的工作和薪水,俗称“降维打击”。
2、回家安定结婚,给家人一个交代。
除了工作外,买房的意义之一是成家。幼年的青梅竹马一起奋斗了这么多年,需要给对方一个承诺了。另外,也得给家人证明自己能够给另一半幸福的能力。
3、漂泊多年,想要落叶归根
当初离开家乡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赚钱后回家买房。现在钱攒够了当然就要完成当年的梦想。
三四五线城市的房子,该怎么挑?
第一:看餐饮。如果这个城市的一个区域内有形色各异的饭馆,说明地区繁华,开发成熟,则附近的楼市会卖的比较好。
第二:看娱乐和超市。小城的人们生活相对悠闲,会有更多的时间娱乐。随着城镇化的进程,早市菜市场逛的人逐渐减少,无论男女老少更喜欢去带着孩子进大型超市看看。
最后: 看县城核心。如果商饮娱乐凝聚在一个固定区域,再配合一个成熟的中型小区,就应该是一个三四五线城市或者一个县城的核心了。在这里的房子应该是较受人们青睐的。
除了以上几点外,在户型上再给点建议。三四五线的居民更重视居住舒适性,大家更喜欢3房或者4房,一家老少都住在一起,热热闹闹,所以在购房的时候,可以考虑面积大一点的。
@光宇吐楼市
回顾过去几年,三四线城市是何等的风光?如今,曾经的利好政策在逐步退出,这种滞后冲击可能就在今年逐步体现。尤其是现在遇到特殊情况,更加速了影响的推进。
除了政策上的利好撤出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一些三四城市可能最大的压力在于人口的流出,加上缺乏产业和资源的导入,三四线城市遭遇客观因素的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
所以说,房地产市场规律从来就没有变过,有时候你看到的只是表面或假象。不能因为一线城市房价下跌就不敢买房,也不要因为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就抢着买。
对购房者来说,2020年以后还会有个机会,这些城市可能位于三四线城市,但是一定有特点,那就是依附于城市群。对于大城市周边的三四线城市,有人口流入的城市,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等周边城市的城市群、都市圈,未来或许还有机会。
@大胡子说房
不管选择留在大城市,还是回老家,都是为了过得更幸福。
其实最可怜的,不是留在大城市拼搏的人,也不是回老家安家的人,而是留在大城市混日子的人。
他们自觉在大城市“见过世面”,有一种不愿回“乡下”的优越感,但却只见繁华,不识人生。选择了留在大城市,却又不想努力拼一把,浑浑噩噩地游离在大城市边缘,以“为了发展”来麻木自己。
留大城市有留大城市的理由,回故乡安家有回去的选择,不管因何由、去何处,只要不躲避现实,奋力前行那就是极好的。
投资不去三四线,然而生活不仅有投资。
此心安处,便是吾家。不管大小远近,愿人人都能有一套房、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