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员工哀叹:国企不香了,领导对人不对事,工资4000还要降

2020-01-08   互联网坊间八卦

前言:

前几年,对于国企、事业单位,我国人民尤其是爸爸妈妈那一辈,对国企、公务员、事业单位情有独钟,只要是自家孩子拿到了“金饭碗”,里子面子就有都有了,所以前几年国企也是最为热门的选择,某媒体曾出具的就业质量报告中,高达43.8%的毕业生都去了国企,就业人数最多的单位也是国家电网、电信、移动、烟草等国企。

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国内、体制内代表着“养老”,鲜衣怒马的少年们毕业后去往国企的比例也逐渐变少,民营企业的比例大幅增加甚至超过国企,就业人数最多的单位也开始变成了华为、腾讯、阿里等等。但随着中年危机、裁员危机大量的爆发,大家又开始怀念国企、公务员的好,纷纷开始逃离互联网。

在互联网职场论坛,一位职场人发帖吐槽到。正式宣布中移互联网这伪国企不香了,hr承诺6个月年终结果发2.5个月,领导对人不对事,业务没任何前途,2020年集团爸爸彻底断奶,怕是年终一毛没有,还要降薪,要知道,合同里写的工资只有4000多,当时按18薪就已经降薪过来的,现在一降再降。这里的领导连代码都不会写,合同工资4000多,税前实际13000,都是子公司,进来才知道,哎,真的被坑了,养不了老,如果过两年再没营收估计就下岗了,部门拆分。

有网友就说到。17、18年疯狂扫人的时候就看出来了,只重学历和大厂背景,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国企领导官僚作风,没前途的,养老吧!

也有网友表示惊讶。今年中移互联网这么惨?不是吧,才4000,是真的假的?入职之前做好公司背调也是必要的,去国企事业单位就是去100%的国企,和有事业编制的,没编制的和民企一个鸟样。如果税前4000多?你肯定不是研发岗位吧,裁员不,就图个稳定,薪资有个二十多万就行。中移物联网公司比你们还惨,说好的5个月,就发了一个月,你找谁说理去?

也有网友认为。其实你当初就应该知道这里不可能有大发展,合同不按正常基本工资写的,知道你同意那么你被降薪的时候就要做好准备接受事实。不光这些,很多国企都这样,市场化是趋势。现在已经不是国企的时代了。不是那么多人体制内的饭碗端着稳吗?年头好的时候体制内是金饭碗,年头不好的时候,当年过的比谁都舒服的如日中天的东三省工人,集体下岗的时候,是个什么揍性不知道吗?

也有网友建议到。不裁,顶多像楼主这种降待遇逼走。其实图稳定不如去考公务员,那才是钱多活儿少。国企活儿也不少。我朋友是地级市基层公务员,老忙了,老加班,待遇也很一般,再说考公务员专业限制啥的很多,还是去国企容易点,经济压力如果不是很大,貌似为了稳定可以去的样子。

也有网友说到。公务员前期收入不高,我朋友国税七年到手才十万多点,当然公务员的其他优势也非常大。公务员也加班啊,看来工作都不容易。说实话,社招好进的国企都不怎么好,如果好的话,也不会出现需要社招的岗位空缺,每年应届生就够了。

也有网友爆料到。同情一下楼主...和我自己。组长层以上基本是调拨过来,拿的年终基本没变,可怜了下面的打工仔,除开个别业务,完全感受不到互联网公司气息,响应慢,作风官僚。2018社招进来的都被人力忽悠了,当时也有就年终奖不稳定沟通,保证4个月,最后两个月,谈判的年薪有很大一成占比在年终奖上,搞毛线,内部氛围极度不满,看怎么解决吧,保证了就要做到,搞毛钱啊,祝早点上热搜。

看了网友这么多吐槽,笔者也总结几句,如有不对之处,欢迎留言与笔者一起探讨。

前几年国内经济形势高飞猛进,一片吆喝唱衰旧产业,整个互联网市场上变得不学几个创新之类的时髦词儿好像就要被淘汰一样。人人都看好未来必定是互联网市场的天下。包括恩格斯在内的学者都早早预言: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和不变的。按理来说资本社会的这套理论应该在中国也会普及通用的,但从每年国考吸引的就业人数来看,这些大佬也u是错的,国考人数也是一年比一年多,国内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在吸引就业上永远都干不过公务员大军。世界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的曾在传记中有这样一说:“整个美国简史,就是从农民到工人,然后再从工人到职员。”而中国简史则是官本论为生:管你农民、工人、商人的孩子,统统去做公务员吧。

坊间一直流传这么一个故事,国企的工作就是早上来到办公室,泡上一杯茶,拿出当天的报纸,慢悠悠地一版一版品读,然后就坐等下班。(注:这个国企也是分单位跟部门的,部分国企也是有加班的)笔者之前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我们真的只是猜中了开头,永远猜不中结尾。混够资历,那真不是泡一杯茶那么简单,而是功夫茶、红茶、白茶、黑茶······任君挑选,要的就是养生。(当然,也有很苦逼的央企,看岗位。但年轻过去就是干活的,要学会熬。)

从世俗意义上讲,在国企工作,代表着体面和稳定。但对于一些刚毕业的年轻人,可能会是一段时间的煎熬,这种煎熬是薪资低,干些没有用的杂活等等。但对于已经熬到一定火候的人,你就知道对于他们来说,国企的工资那就是零花钱了,多少并不在乎,他们看中的是名声带来的效益,或者岗位带来的小艺,而真不是只为了钱而去工作。


职场就像围城,我们每一个职场人总是以“墙外”的视角羡慕着“墙内”的世界,而也许你的生活也出现在别人的梦中。希望“互联网坊间八卦”能成为一个分享和了解不同生活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