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关于美食的纪录片可真没少拍。
像《风味人间》,《早餐中国》,《人生一串》……
一部部都能把人馋哭。
最近优酷新出了一部美食纪录片,又又又让我胖了好几斤——
《江湖菜馆》
2020-06-03(中国大陆)
“江湖菜馆”,片名很有意思。
在普通人眼里,江湖是侠义豪情。
但在一个个吃客眼里,这江湖就是“色香味俱全”的一道好菜。
既然是说美食,咱先过一把“眼瘾”。
汤汁浓郁的口味鸡:
外表酥脆,里面裹满汤汁的长沙臭豆腐:
还有这深夜绝对不能少的小龙虾:
……
怎么样,饿了吗?
细心的你可能会问:
在之前杀姐推过的《风味》里可有不少“顶尖硬货”,像帝王蟹,海胆,顶级蜂蜜……而在这部纪录片中出现的食物却都是常见的普通食材:鸡肉,臭豆腐,小龙虾……
这些都吃过啊!
对,但这也正是这部纪录片与其他美食节目的不同。
注意片名:江湖菜馆。
《武林外传》里有一句台词,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江湖菜馆就是充满着市井烟火,又被时光所留住的一家家老店。
只有资深的吃货老饕会知道,最美味的食物或许不在冠冕堂皇的星级餐厅,犄角旮旯处的老街味道才是一个城市真正的底味。
它不是要讲美食的猎奇,而是讲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却又经常忽视的味道。
钵子菜,是长沙比较出名的一种菜肴。
种类多,分量也不太大,适合一个人吃。
获得食客最多好评的就是这家来自水风井街道,没有店名也没有菜单的小店。
经营小店的是四位上了年纪的阿姨。
大姨,钵子菜扛把子;二姨,后勤总管;四姨,二掌柜;五姨,大掌柜。
人称水风井F4组合。
水风井街巷菜馆林立,但这家店被四个阿姨接手后。
20年如一日,一直是整条街最靓的仔。
每天中午十一点半,这家小店都是这副光景。
能如此受食客们的喜欢,原因当然是好吃。
而这好吃的秘诀来自这锅长沙人钟爱的辣油汤。
取自长沙本地的红辣椒,剁碎后配上豆豉,混着油炒。
那股香味,再配上滋滋的声音,直勾食客的胃啊。
减肥算了算了,还是再多吃一碗饭吧!
这里的食客,什么样的年龄段都有,老少都爱这个味。
会这样,是因为他们吃出了“家的味道”。
阿姨们实在,这一小钵都装的满满当当的。
舍得放料也舍得用油。
碗底有多油?每次有读书的小伙子要拿这个来拌饭时,都会响起一个声音:
这会变三高的,
你长了一身的肉还吃这个油汤啊!
有时候油吃太多了,还是不好。
晓得不,
要吃的清淡一点。
这像不像在家吃饭时,你妈对你的唠叨。
她们把顾客当亲人,顾客自然也把这当“家”。
有个小伙子,十几岁上学就在这家店吃,三十几岁了,带着对象还来吃。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喜欢这。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这家老店被能如此叫好的原因。
在这里你不光能吃到饭,也能吃到一份温情!
当然,有人合伙开饭店,就有人单枪匹马闯天涯。
李叔就是这么单打独斗的一位。
李叔是八一桥下的顶级rapper,在炸臭豆腐界比说唱他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每次遇见他总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大老远,你就能听到他在那吆喝,
“人家就上网,我就下岗
人家一四七,我屋漏好着急
人家就车马炮,我没钱就好烦躁”
工作闲暇之余,还来一首流行rap:
“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
当然,你别看他说唱玩的这么六,炸臭豆腐才是他真正的“扛把子”。
他的“下岗牌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那是一个香!
买的人络绎不绝,吃过的都说好。
会这么好吃,李叔有他的小秘诀:不用煤气用柴火。
因为柴火可以一直保持高温,这样容易让豆腐胚的外壳迅速变硬,以此来锁住内部的水分,也容易让臭豆腐形成外脆内绵的口味。
同时再配上李叔从不对外公开的秘制汤汁,那口感真是一个绝!
李叔的豪迈吸引着所有的目光,但他的豪迈也不是与生俱来。
人到中年的他,遇到了自己的中年危机。
曾是学校重点生的他,不辛遭遇下岗。
这也是为什么他给自己的臭豆腐叫“下岗牌”的原因。
据他自己讲,当初开始做的时候,不太拉的下脸,遇到亲戚,都是互相装作不认识。
好在后来,他坚持了下来。
名气越来越大,让他结束了漂泊,有了自己的臭豆腐店。
坚持和努力的人,遇到再怎么的不幸,总都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正如此片所说:
“愿漂泊的人,都有酒喝;愿坚持的人,都有回应”。
看完了钵子菜和臭豆腐,接下来就是杀姐最馋的“小龙虾”啦!
在长沙,天宝兄弟的小龙虾有着“虾中爱马仕”之称。
而为了这口“爱马仕”,你必须提前排两个小时的队!
让绝大多数食客甘愿如此,是这家店的招牌:
天宝口味虾!
据掌管内厨的才哥讲,口味虾的虾都是现做现剥。
客户这边下单,那边的阿姨就开始剥起来。
而且虾的个头都选大的,一两以上。
而且去虾线,开背样样都不含糊。
食材新鲜,做出来的口感自然也好。
同时才哥还有他的秘制汤料。
小龙虾的鲜配合着汤汁的香,两股绝味的配合,让这道口味虾有了灵魂。
这家店的虾有特色,老板更有意思。
炯哥是这家店的大当家,很多人都说他有江湖气息。
平时对食材对员工要求极为严厉,稍微口感有点不对,就要求下架。
不过这份严厉的背后,是他对吃客的嘴负责。
平时他最忌讳的是插队。
有个人千里迢迢赶来,为了能吃上这一口特地给他塞两百块钱。
但他呢?
冷酷无情的一句:接待不了,不好意思!
给钱还不让插队,心中烦闷的食客说了句,那你有蛮厉害。
他回怼道:我就是这么厉害!
你看看,这个掌门人还真有一套。
在他心中有一套排队哲学,孕妇优先,其他人一贯按顺序来。
而且一到生意的江湖场,他六亲不认,谁都不认识。
即便你是某个大明星也不行,有一次维嘉和李现出现在他的菜馆里。
后面的粉丝光拍照的队伍就排的老长。
他一句,不认识,明星也只能老老实实排队。
这是他的生意经,这也是他的江湖气,
凌晨四点,食客们纷纷退场,这个点是才哥和炯哥这对天宝兄弟吃饭休息的时间。
他们会说起今天的生意,他们也会回忆那曾经苦难的岁月。
江湖菜馆,其实就是最民间味道的一个小馆。
它往往隐藏在小巷的深处,也许只有一两个灶眼,也许只是大爷大妈的粗糙接待。
但它们往往有着最接地气的菜样,有着大酒店不能比拟的锅气,也是我们最童年的记忆滋味…………
纪录片的第一集选择了长沙,接下来将会有南宁,自贡,成都,广州……
这些菜馆,是每个城市的本地人留在心间的味道,也是每个城市的异乡人留在这里的理由!
他们因这一口而聚到一起。
他们也因这一味而觉得,人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