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版知乎:中国人吃米饭是因为味道好?还是因为廉价?

2020-04-20   吃货宝鸡

在中餐里有很明显的主食之分,比如大米和面条,而在西餐中主食的概念相对模糊,算得上的主食可能只有面包,像大米我们作为主食,而在西方虽然现在的西方人也吃一些大米食物,比如西班牙海鲜饭,但他们对大米的喜爱俨然没有我们喜欢,像一些外国人吃中餐的时候就会避免吃米饭。



大米是一种很受地域气候影响的植物,早期只生长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在大约5000~4000年左右人们开始大规模种植水稻,后来在夏商周时期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古代中国水稻分布格局,后来一些东南亚国家也开始种植水稻。

而在欧洲,他们的环境并没有天然孕育水稻,西方人接触大米的历史只有300多年,至今一些西方人还将大米视为一种蔬菜。关于我们的主食米饭在国外问答论坛美版知乎上就有这样一个提问“中国人吃米饭是因为味道好?还是因为廉价?



刚才我们说道中国人食用大米的历史已经很久远了,这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饮食文化,而我们吃米饭自然也是因为米饭的味道很好,这就像西方人喜欢吃奶酪的情况一样。我们已经喜欢白米饭的味道,清淡的米饭正合适搭配口味丰富的中国菜肴。



米饭存在的意义首先是我们生活的环境能大量种植水稻,甚至是一年三产这样的优势。再者我们有办法吃水稻,做成米饭等其他种类的食物,如米面皮、稀饭等等这样的食物。其次我们已经养成了食用大米的习惯,米饭可能是大米以食物方式出现最常见的方式。



米饭也很符合中国饮食文化,甚至在某些方面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就有水稻的影响,比如筷子、碗、炒菜等等。用筷子能吃米饭,用碗能盛米饭,炒菜加米饭成为绝配。

我们再回到“廉价”这个问题,这很有趣,曾经就有西方人说道:中国菜倾向于吃不饱,所以他们在餐桌上大量提供廉价的米饭。

米饭已经成为我们饮食习惯中的一部分,我们吃它不是因为它廉价,是因为它很符合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味道也很好。



实际上从这条提问上就能看出来西方种族zy盛行,贫富贵贱等级依然流行。一些西方人至今将食物划分等级,比如早期的大龙虾、猪肉,现在的动物内脏、贻贝等等这些食物被认为是“贫民食物”。

早期在欧美吃龙虾的人为了避免被邻居发现,会把龙虾壳掩埋在垃圾的最下层;猪肉在美国早期是黑人奴隶才可以食用的食物;贻贝在欧洲一些地区如瑞士依然被认为是廉价的贫民食物。



在中餐里我们从来不将食物划等级,即使一些食物很昂贵的比如海参、燕窝等食物它们只是价格昂贵,但从来没有规定什么人可以吃什么人不可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