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新时代中小学课堂改革,充分展示以学习者为中心、核心素养为本的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的“新教学”实践活动,也为了展示“新教学”各实验校、联盟校等合作校最近的实际进展和真实面貌,现代课程网公众号特别开设了“新教学”活动专栏报道。
本系列内容均在各实验校及联盟校相关媒体上发表过,这样更有助于大家了解“新教学”活动在基层学校的开展情况。
“新教学”课堂什么样?如何建构“新教学”的课堂?“新教学”实验还带给我们什么?今天分享的是江苏省徐州市少华街第三小学围绕“新教学”展开的研讨。
最是橙黄橘绿时,江苏省徐州市少华街第三小学开启了语文学科“新教学”的征程,在“大单元 大情境 大任务”的理念指导下,积极探索指向深度学习的语文教学新生态,努力推动新教材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变革。
2019年9月29日,学校一、二年级全体语文教师迎来了泉山区教师发展中心对“新教学”实验开展情况的第一次视导活动。区发展中心朱卫红主任莅临指导,星光小学的学科领导及部分骨干教师随同开展交流研讨。
第一节课,由少华三小青年教师胡琳琳执教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曹冲称象》。
针对语文教学中的现实问题:浅,碎,杂的特点,“新教学”学习指南将这一单元定位为《童年那些事》的主题教学活动,“童年”这个大情境贯穿了整个单元的教学。
根据情境,进一步确立了三个任务,每一个任务又由若干语言实践活动直接指向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上课伊始,胡琳琳老师由“童年”切题,对整个单元课文中的人物做了简单的梳理,并着重检查了学生们的预习成果,由学情出发,逐步深入。
“咦,大象有多重?——(《4曹冲称象》)
唉,画儿弄脏了! ——(《5玲玲的画》)
天,这封信该怎么写?——(《6一封信》)
啊呀,妈妈竟然先睡了。——(7妈妈睡了)
这些有趣的事儿,
每天都在,
悄悄地,悄悄地,发生。用心感受,
生活真美妙。
在每一个学习活动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努力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体系和未知要素间建立联系:
闯关一:生字翻翻乐——
闯关二:词语碰碰车——
大象什么样?——怎么称大象?——谁的办法好?
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体验中,逐步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文本,并能针对问题,联系自己的生活,勇敢地说己出自的感受或者想法,从而获得学科素养的训练和提升。
正如钟启泉教授在谈到新教学时所阐述的那样:
“教学过程从‘独白式’变为‘对话式’,从来都是教育史上革新的主张,也是今日课堂改革的焦点。从设定开放性课题到得出开放性结论的整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是‘传授’,而是促进对话的提问,等待学生的表达。在课堂的对话性实践中,学生彼此相互尊重,倾听对方的见解,形成彼此的主张,发现各自的困惑,展开互补的讨论。”
课堂,是我们项目实验者的初次实践探索,究竟如何构建一个“新教学”的课堂,确立新型教学模式,更是我们近阶段的主要研究方向。
第二节课,由实验项目成员刘芮轩、刘娜两位老师对所实验班级的“新教学”开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新教学就是将教育理想变成教育现实的一条路。”刘芮轩老师提出了自己对“新教学”实验的真实的思考,并详细地阐述了课堂展示单元的目标架构以及具体任务的设计思路,让听课领导和老师更加系统直观的了解到课堂呈现背后的研究过程。
一年级的实验班刘娜老师也对现阶段一年级“新教学”的实验进度做了具体的汇报。
从两位老师的汇报中不难看出,“新教学”的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给了孩子一个身临其境的平台,在学习与阅读的分享过程中,在亲身实践的体会中,学会关心自己的生活,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也教会了老师更加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真正从学科素养出发,构建一个灵动、丰实、高效的语文课堂。
新理念的引入,也引领着整个团队的学科探索和发展。
第二场汇报是两个非实验班级的教师,展示了自己在“新教学”实验的参与过程中受到的思考和启发。
来自二年级的李莉莉老师和一年级的王宇晴老师畅谈了自己对“新教学”的理解,并指出大单元大任务大情境的教学其实质是在整合的学习内容中引导学生深度建构,从而提升语文学科素养的过程。
学贵有疑,两位老师还根据“新教学”的理念尝试着就一个全新的单元做出了自己的任务分析和架构,提出了现阶段的困惑。
两位老师都表示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学习并采用新教学的设计理念,让学生实现真学习,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真正的发展。
听取汇报后,星光小学和少华三小的老师们齐聚一起针对“新教学”理念下的新课堂开展了深度交流研讨。
最后,区教师发展中心的朱卫红主任对整场活动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胡老师的课堂实践,尤其对四位老师的汇报大加赞赏。
朱卫红主任说:“新教学就是将教育理想变成教育现实的一条路。”这是新教学带给实验老师的成长,也是我们每位泉山小语人都要努力践行的。
朱主任强调了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背景下的新教材的实施是挑战,也是机遇。用好教材,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扎实落实好每一个学习活动,是我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
通过专家的指导,我们逐步清晰了下一步开展教学实验的基本路径。
博学之、审问之、笃行之!在少华三小这所“新教学”项目实验校里,有勤恳创新的引路人,有善思乐学的好伙伴,有凝心聚力的学科团队,相信“新教学”的种子一定能在这方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