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围绕草海的旅游开发越来越像模像样了,从东岸的海埂大坝到西岸的文旅城滇池后海,再加上沿线的带状湿地公园,围绕草海已经形成一条长达15公里的观景旅游带。
但是草海两岸来往却不方便,因为草海是个长条形状,如果从西岸的滇池后海要到海埂一带,就要沿着湖岸绕一个大圈,距离怎么也要10公里,所以一向以来草海两岸的旅游都是各玩各的。
有没有一种方案,让游客能够直接步行横穿草海,直接从文旅城到海埂片区呢?有人说,这纯属天方夜谭,草海水面宽度最少也要400多米,怎么步行?难道要游客水上漂吗?
但这还真不是天方夜谭。去年昆明滇投公司发布的一条工程招标公告,让人们看到了步行穿越草海,游览两岸景观的可能性。
去年底,昆明滇投公司发布了一则招标信息,系东风坝整治修复工程施工图设计、施工总承包的招标公告。
说起东风坝,如果不是老昆明人可能都不是很熟悉。这条横贯草海的土筑大坝和昆明家喻户晓的海埂大坝一样,都是上世纪70年代“围海造田”时期的产物。
东风坝宽度约3-5米,全长约3.45公里,北起草海湖滨湿地,南至昆明第十三水质净化厂,南北两侧都与草海环湖路相连。
东风坝位置示意
上世纪70年代建造这条大坝,主要功能是防洪、蓄水以及方便灌溉。后来随着时代变迁,东风坝的功能性逐渐荒废,也就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但由于东风坝横穿草海的特点,让其自身成为一条有着特殊风光的游览路线,而随着近几年草海水质提升以及沿岸景致优化,东风坝也渐渐吸引到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东风坝沿线景致其实不错
其实从卫星地图上看草海和东风坝,很容易就能联想到西湖以及著名的苏堤、白堤。
杭州西湖苏堤与白堤
虽然东风坝的文化底蕴不足以和西湖的苏堤、白堤相提并论,但如果单看游览价值以及周边文旅资源的开发潜力,东风坝改造后完全有潜力成为一条国内有名的水上景观步道。
可是看东风坝的走向,起点和终点都在草海西岸,并没有和东岸连接,为什么说改造后游客就可以从西岸的文旅城步行到东岸的海埂一带呢?奥秘就在招标公告中。
在此次昆明滇投公司发布的招标中提到,东风坝整治修复工程将按照“补路、补绿,基本贯通原则”,修复内容包括堤岸加固、道路修复、绿地生态整治等,同时增设生态避雨亭6个、生态休息坐凳20个、浮桥1座(长140米)。工程总投资约4815.44万元。
东风坝整治改造中将修建一座浮桥,而且长度不短,有140米之多,可是现在东风坝是一条连续土基大坝,中间并无多少间断,似乎用不着这么长的浮桥。看起来这条浮桥另有用途。
看卫星地图可以清晰发现,东风坝最近处距离草海东岸其实非常近,最短处只有不到90米,如果在这里架一座桥,就可以实现两岸横穿。推测东风坝整治工程中的140米浮桥,应该就是连接东风坝和草海东岸的桥梁。
东风坝距离草海东岸最近处还不到100米,可以架设桥梁
其实,昆明市此番挖掘滇池草海旅游资源,脑洞还可以再开大一点,在东风坝和草海东岸之间架设不止一座桥梁,而且不要采用浮桥,而是设计建造富有特色的固定桥梁,参考成都打造网红桥的模式,将桥梁上方开发成商业,桥下可以行船,也不影响将来的草海夜航等旅游项目,一举盘活草海两岸以及水面和水上的旅游资源。
成都安顺风雨廊桥是一座网红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