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是汗疱疹高发的时期。
每年刚入春,前来就诊的汗疱疹患者相比较往常要多得多,甚至约占了10%皮肤科门诊量。
这不,广州的王女士就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很久,说是在4月份之后,手指两侧皮肤上冒出了许多小水泡,伴随着瘙痒感觉,但是并不强烈。
但是每每在做完家务之后,就感觉特别痒,并且还有种火辣辣的刺痛的感觉。
医生解释道,有可能是汗疱疹在“作祟”。
尤其是在夏季多雨湿润的环境中,不少人的手脚会突然出现水疱,并且瘙痒难耐,而汗疱疹发病的主要原因有可能就是不良饮食方面导致的,但往往都被大多数人所忽略了。
汗疱疹进入高发期,了解这4个特征,学会鉴别
特征一、多发于春末夏初,病情在夏季加剧。
特征二、多发于手掌、手指两侧或者背面,比较少见于手背和足底。
特征三、经常会在每年定期发作,并伴有瘙痒和灼烧感,并且往往和手足多汗症同时出现。
特征四、汗疱疹所患之处,多群集或散落在表皮深在位置出现小水泡。
医生提醒:这3种食物是祸根,尽量少吃
中医上发现,皮肤疾病的病因多是因为风、湿、热三邪,所以助湿、动风、动火等发物是皮肤病尤为禁忌的食物。
一、助湿发物
生活中,甜腻食物、肥肉、糯米等助湿食物。
这些食物多具有粘腻、肥甘之性,并且会有阻脾气、助湿邪的作用。
二、动风发物
生活中,常见的海鲜、蟹类、虾类、贝类、鹅肉、菌菇等。
这些食物多具有升散、辛热之性,会促使人阳气升散发越,邪风走窜。
三、动火发物
生活中,如葱、姜、蒜、花椒、辣椒、韭菜、牛羊肉、狗肉以及芒果、荔枝、龙眼、荔枝等热性水果
这些食物多具有辛皂、温热之性,会耗津伤液、助热动火。
这些食物,尤其在汗疱疹发作的时候不宜使用。
并且除了上述常见的发物,还应该禁忌过敏原筛查阳性的食物,否则会加重皮肤疾病病情。
汗疱疹最忌这3件事:
第一件:刺激
手上出现小水泡后,切忌使用碱性大的肥皂或洗液清洁患处,会对皮肤行程表化学刺激,促使皮炎和湿疹的状况加重。
如果对手部清洁去污,最好选择刺激性小、温和的洗手液。
第二件:抓挠
即使患处再瘙痒难耐,也切忌抓挠,否则会使皮肤不断遭受机械性的刺激而变变厚,甚至还会引起感染,并且还会强化瘙痒感觉,出现越抓越痒的现象,促使病程延长。
第三件:烫洗
使用热水烫洗或者浸泡,会使患处红肿得更加严重,致使渗透液增多,加重病情。
所以,患有皮炎、湿疹的人,切忌在热水内浸泡和用力擦洗患处,最好使用温水淋浴。
生活中,防治汗疱疹,谨记“三多、两少”!
“三多”
一、补充维生素
生活中,要多吃些新鲜的水果、蔬菜,饮食上要均衡好,最好多食一些富含维他命C的水果蔬菜以及含有维生素B的任何食物。
二、勤洗护
清洗患处时,动作要轻柔些,不要强行挤破小水泡或者剥离皮屑,避免造成更大面积的感染,造成患处红肿、发热、发疼,致使病程延长。
清洁干净之后,最好及时涂上润肤乳、护手霜等含有维E的乳霜,做好保养,切忌使用去脂较强的产品,否则会导致皮肤受损严重。
三、勤除湿
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会促进皮肤上的真菌和细菌等生长繁殖,并且会导致人体内湿气的形成,从而会诱发多种皮肤病。
并且在汗疱疹发病时,忌涉水、长时间浸泡水中、睡湿凉的地方,不然会急性皮肤病转化为慢性皮肤病,加重病情或者会出现合并感染。
由火麻仁、茯苓、荷叶等清热祛湿,健脾养颜,利尿排毒的食材组成,按科学配比制成茶包,湿气严重的患者可以一天喝3~5杯火麻仁荷叶水,坚持饮用,可以有效改善湿气带来的不适症状。
“两少”
1、减少烦躁
控制好情绪,有利于缓解和改善汗疱疹病症。
生活中,尽量放松紧张的情绪,保持心情的愉悦,减少焦躁、抑郁、易爆易怒的负面情绪,避免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
对于情绪紧张、难以自控的患者,可以适当服用镇静剂或H1受体拮抗等药物。
另外,可以多吃些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比如香蕉、苹果、哈密过、大豆、甘薯、空心菜等健康新鲜的瓜果蔬菜,从而可以加强身体的代谢能力和抵抗力。
2、减少喝酒
酒,这种刺激性强的饮品,定要警惕。
大量饮酒,会促使病情更加严重,导致毛细血管扩张,最终致使小水泡繁殖得更多。
所以,患有汗疱疹的人,定要少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