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撒越学越焦虑,原因是因为学习动机出了问题

2019-09-02   花姐姐家庭教育

文|花姐姐

一.

知识经济时代,朋友聚会都在聊学习,可是,为什么要学习呢,也就是你的学习动机是什么呢?

答案很多。

但是,归纳起来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焦虑不得不学;另一种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而学习。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泰勒·本-沙哈尔在《幸福的方法》这本书里给这两种学习动机取了两个特别形象的名字:“溺水模式”和“性爱模式”。

什么是”溺水模式“呢?

就好像把一个人的头按进水里,这个人会痛苦,会挣扎着要出来。如果他在最后一刻离开水,他第一件事就是拼命地呼吸,把着便是醉人的解脱感。

就好像现在的孩子,家长会说,先苦后甜,把高考考完了,你的人生就解放了,你就脱离苦海了,你就不用学习了。

而“溺水模式”的学习者通常有这样两个特点:

1.从痛苦中解脱的强烈愿望;

2.一旦解脱,就会把舒适误认为是幸福。

那什么是”性爱模式“呢?

就是一种可以同时得到当下与未来的幸福的模式,那些美好的学习时光,无论是阅读、研究、思考还是写作,都可以将其视为性爱的前奏。学生们的经验表明,当知识和直觉的界限消失时,即当我们找到答案时,就像性高潮的感觉。在”溺水模式“里同样会有这种达成目标后的高潮,但在”性爱模式“中,我们却是从一开始及至每一件事里都能得到快乐。

所以,这个模式也具有两个特点:

1.学习本身是一件快乐的事;

2.学习本身不是激励。

二、

而我更喜欢把”溺水模式“称之为“焦虑模式”。

不得不说,过去的8个月,驱使我学习的动力来自于焦虑,而我学习的目的就是来自于想要从痛苦中解脱的强烈愿望,所以,我会用尽全力去学习,学习成了我的全部,除了学习,再无其它。

是的,这种学习模式,让我快速成长,8个月我写了将近30万字,读了近100本书,帮助家长解答了近200个困惑,同时,一对一咨询了近50个家庭,也收到了很多家长的感谢信,让我感到非常的快乐与幸福。

但是,仅仅8个月,我变得疲惫不堪,有一种再也走不动的感觉。

于是,我开始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你不是喜欢家庭教育吗,这才刚开始,你怎么就走不动了呢,你在骗自己的吧,你喜欢这件事情,不是应该一直满怀激情的走下去吗?

我开始怀疑自己。

在挣扎了一段时间后,我在《幸福的方法》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

我发现我的疲惫不是来自于我不喜欢这件事,而是我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学习动机出了问题。

我是喜欢家庭教育指导师,但是,更多的是想通过学习家庭教育指导师帮助我从痛苦中解脱。

我把生活当成了痛苦。

是的,一直以来我都是把生活当做痛苦。

三、

是的,我一直把生活当做是痛苦的。

在成为家庭教育指导师之前,我是一个非常焦虑的全职妈妈。

焦虑来自多方面的原因,有生活,有工作,有经济的压力,有事业,有孩子,有夫妻关系等等;

在成为全职妈妈将近10年的时间里,孩子似乎就是我生命的一切,但是,我知道,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他们会越来越不需要我,尤其是当老二上幼儿园之后,这种感受越来越强烈。

当他们不再需要我,我的后半生怎么办?

曾看到过一篇文章说,我们的焦虑大部分来自于我们的恐惧,这些恐惧主要来自于以下6个方面:

  1. 对贫穷的恐惧
  2. 对批评的恐惧
  3. 对疾病的恐惧
  4. 对失去爱的恐惧
  5. 对年老的恐惧
  6. 对死亡的恐惧

这6个我几乎样样都占。

贫穷,对全职妈妈来说,注意要与贫穷相伴;

批评,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或是家庭没有照顾好的时候,就会收到各界的批评,人们会认为,你是一个全职妈妈,你都全职在家了,怎么连孩子都照顾不好,怎么连个家都收拾不好呢?

还有疾病,全职妈妈,是没有任何社会保障的,医保,社保,不工作只能自己办,自己办得出钱,本来就没有工作,这钱该谁掏呢?

年老,死亡更是逃不过,当然,这不仅仅是全职妈妈个别的问题

但是,因为全职妈妈没有办法处理好前面的问题,就会加重对这些问题的恐惧。

而如果不善于处理这些恐惧,它们就会转化成焦虑,让你变得焦虑不堪。

其实不止是我,在跟很多妈妈们聊天,尤其是全职妈妈们,都普通透露出深深不尽的焦虑,但是这些焦虑的背后其实就是深深的恐惧。

恐惧没有照顾好孩子被人指责,恐惧爱人会不会因为自己没有工作,而嫌弃自己,恐惧生了病,没有钱治疗怎么办......

那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如何化解这些恐惧呢?

四、

唯有学习,唯有行动。

唯有学习才能让我们更好认识世界,唯有行动才能改变自己,影响他人。

不仅如此,还要带着正确动机上路。

过去,我学习的动机是摆脱焦虑,现在,我学习的动机是带着焦虑,带着恐惧一起上路,因为他是我人生的一部分,也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于是,我不再为了摆脱焦虑而学习,开始为了生活更美好而学习,我把这种学习动力模式称作“生活模式”。

学习不是为了摆脱焦虑,而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

而生活不仅仅包括工作,还包括娱乐,梦想,休息,内省,联结,运动等等。

所以,自8月份开始,我开始整理我的生活,开始记晨间日记,重新开始锻炼身体,给娃儿建了一个人生成长记录仪。

说来奇怪,当我开始这样做了之后,我学的东西更多了。

我以前只知道用电脑导照片,用电脑整理资料,但是因为写晨间日记,给孩子写人生成长记录仪,我发现手机也可以轻轻松松整理资料。

以前,因为不知道把拍的照片怎么处理,我不太爱给娃拍照片,现在,我发现,用印象笔记,可以轻轻松松把娃的照片按年龄日期整理好,拍一张,然后用印象笔记的上传图片功能轻轻松松就把相片整理好。

还有,以前,我记得我也写过一段时间的晨间日记,但是,因为总要在电脑上写,而早上我又不太喜欢开电脑,所以,写了一段时间,我就放弃了。

但是,这次意外让我发现用手机上的印象笔记APP模版,也可以写晨间日记,所以,现在我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起手机,写晨间日记。

写晨间日记的好处就是我每天都在整理我的生活,让我对自己做的事情更有规划了,让大脑不再像一团乱麻一样,有的放失的工作,带娃,娱乐,让生活平衡起来,再不像以前一样,用蛮力学习。

所以,现在的我不仅仅有工作,还慢慢开始整理生活。

而因为整理生活,我既然学会了高效利用手机来学习。

这让我想起了一本书的名字叫做《少即是多》。

是的,我想,懂得把生活整理好的我,一定会更必得如何利用专业知识帮助家长们更好的做好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