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编者按:
本文是钟振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宋词人年谱、行实考》(项目批准号17ZDA255)的阶段性成果。
宋词人考:杨炎正(3)
水调歌头·送张史君
[宋]杨炎正
父老一杯酒,争劝史君留。可怜桃李千树,无语送归舟。听得拈笙玉指,都把万家遗爱,吹作许离愁。倚醉袖红湿,生怕夕阳流。〇问君侯,今几日,到东州。还家时候,次第梅已暗香浮。只恐道间驿使,先寄调羹消息,归去总无由。鼎铉功名了,徐赴赤松游。
杨炎正,南宋知名词人,与辛弃疾有交游。但《宋史》及清·陆心源《宋史翼》都未为立传。《全宋词》杨炎正小传较简略,于其事迹未能尽备。特予辑补。
杨炎正,号西樵。吉州吉水县人,宋南渡初忠臣杨邦乂之孙。宁宗庆元二年五月后至五年四月前,迪功郎、道州宁远县主簿。
庆元五年(1199)四月前至七月,荆湖南路安抚使司幕职官。
《诚斋集》卷一〇六《尺牍·答余丞相》三通其三曰:族弟济翁炎正遂去作幕下士,宠光赫奕,阖族荣曜。
按,昨天我已考证出“余丞相”即余端礼。从杨万里写给余端礼的这封书信中,可知杨炎正还在余端礼的幕府里任过职。而杨万里的这通尺牍,当作于庆元五年四月之前。故杨炎正入余端礼幕府的时间必在此前。
今天,我们继续往下考证。在庆元五年四月之前的一个时段里,余端礼所担任的差遣是判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
杨万里《诚斋集》卷一二四《宋故少保左丞相观文殿大学士赠少师郇国余公墓志铭》曰:“公讳端礼。……迁左丞相,以观文殿大学士判隆兴府、江南西路安抚使;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判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复奉祠;除判庆元府;改判潭州。……以嘉泰元年六月二十八日薨于潭之州治。”
这里叙及余端礼在任左丞相之后以至去世,所历差遣有四:
其一,判隆兴府(今江西省南昌市一带)、江南西路安抚使。
其二,判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一带)、荆湖南路安抚使。
其三,判庆元府(今浙江省宁波市一带)。
其四,判潭州。
但实际情况是,其中判隆兴府、判庆元府等两任差遣,仅仅是朝廷有此任命而已,而余端礼则推辞不受,并未莅任。
关于前者,有杨万里《诚斋集》卷一〇四《尺牍·与余丞相》为证:“即辰六月,维夏南风之薰。恭惟观使、大观文、左丞相脱屣鸿钧,画绣绿野。辞帅藩之重寄,首书殿之隆名。……某初闻除书,私窃自意,拂天之斾,万一有不鄙夷翼轸之虚,而降上台之末光以照临之,则‘落霞’‘秋水’之胜,雨帘云栋之华,门下下客尚得拏舴艋,款斋阁,参杖屦,上下岩岳,追逐云月,为公赋之。竟堕在‘日暮碧云’句中。”
文中“翼轸之虚”,指隆兴府亦即南昌的分野,其地理位置上应翼、轸二宿,即唐·王勃《滕王阁序》之所谓“天连翼轸”。
“‘落霞’‘秋水’之胜,雨帘云栋之华”,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胜概,“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的美景,亦见王勃《滕王阁序》,也都与隆兴府亦即南昌相关。
“竟堕在‘日暮碧云’句中”,则是用南朝梁·江淹《拟休上人怨别》诗“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句而歇后,暗指余端礼最终并没有来隆兴府就任。
判隆兴府、江南西路安抚使,是一路之军政长官,方面大员。“辞帅藩之重寄”,正指余端礼主动辞免了这一重要差遣。
关于后者,则有同时代人周必大《文忠集》卷四三《平园续稿》三《丞相余处恭端礼挽词》为证:“勋业良平亚,声名魏丙齐。擎天安玉座,推毂聚金闺。乡墅休鹏翼,沙堤望马蹄。新麾辞海上,旧治乐湘西。岂料占飞鸟,真成梦白鸡。九重思带砺,三镇有儿啼。昔忝同朝久,公欣不我暌。《八哀》空日诵,一束几时携。”
诗中“新麾辞海上,旧治乐湘西”云云,是说余端礼在仕途上的最后一次抉择:他推辞了判庆元府的新任命,而乐于再次担任判潭州的差遣。
南朝宋·颜延之《五君咏》诗其四《阮始平》曰:“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后世遂以“一麾出守”指称出任州府级地方长官。故“新麾”即州府级长官的新任命。
庆元府地处浙东沿海,故称“海上”。
潭州为中心的湖南地区自古称“湘”,又在南宋都城临安的西方,故称“湘西”。
又,南宋·罗濬《宝庆四明志》卷一《叙郡》上《郡守》所载宁宗一朝庆元府历任长官莅临和离开的日期,甚为详细,兹摘录其中自庆元二年至嘉泰元年的记录如次:
李大性,朝散大夫、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公事,被旨兼权,庆元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到任,三年二月初九日交割回司。
吴琚,太尉、镇安军节度使、兼沿海制置使,庆元三年二月初九日到任,十月二十三日赴行在奏事。
郑兴裔,保静军承宣使、兼沿海制置使,庆元四年三月十七日到任,五年四月初五日乞致仕,奉旨除武泰军节度使,依所乞。
俞丰,朝请大夫、直秘阁、浙东路提点刑狱公事,被旨兼权,庆元五年七月十七日到任,八月十七日交割回司。
陈杞,太中大夫、徽猷阁待制、兼沿海制置使,庆元五年八月十七日到任,嘉泰元年三月十七日改知建宁府。
赵不迹,朝议大夫、华文阁待制、兼沿海制置使,嘉泰元年四月初三日到任,九月二十六日改知潭州。
其中并无余端礼。这也是余端礼没有接受判庆元府差遣的有力证据。
如上所考,则余端礼晚年所担任过的方面大员的差遣,便只剩下一个“判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了。那么,杨炎正所供职的余端礼幕府,也就可以判定是荆湖南路安抚使司幕府。虽然,他在幕府中所担任的具体职务还缺乏明确的文献记载,但据他的资历来推测,所任无非是“安抚使司准备差遣”之类的初等幕职官而已。
(未完待续)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