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处于哪个行业,位于什么位置,凡是能够坚持十年磨一剑,都逃离不了“兴趣”这个关键词。天赋得益于先天赠予,但是能够保持天赋,并且利用天赋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之外,这才是真正的天才之道。出生于山东一个普通家庭的韦东奕,不仅凭借在数学上的天赋与成绩提前被北大录取,更是带领团队,连续两届夺得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金牌,获得惊人的满分成绩,而这一切在他看来,本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因为自己手中最大的筹码,不仅是外人称羡的天赋,更是自己数十年以来对数学的坚持与热爱。
由于父亲是山东一所大学的数学教授,所以韦东奕字自出生以来,家里的各个角落,都会有数学书籍的影子。在8岁那年第一次接触到一本叫做《华罗庚数学学校》的书籍后,韦东奕正式打开数学的大门。当时虽然没有完全读懂那本书里所讲述的知识,但是在韦东奕看来,看似复杂的各类公式、计算中,却有着井然有序的进行逻辑,其中蕴含的海量知识更是有着极其庞大的吸引力,就此韦东奕开始了十年的数学之旅。在14岁的时候,由于对数学的敏感度极高且对数学极大的热爱,吸引了当时数学竞赛教练的好奇,将韦东奕选拔为当时的奥数团队。
每天韦东奕都一直沉浸在学习数学中,即使吃饭途中手里也会拿着一本数学书,为了数学废寝忘食成为韦东奕的生活常态。在韦东奕看来,数学的世界太过美妙,即使每天学习12个小时也不会感到疲惫,甚至可以为解决一道难题而整夜不睡,在外人看来是个“怪人”的韦东奕坦言说,自己并不在乎外界的看法,只要能够坚持研究数学,就已经实现了梦想。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共进行两天,而每一天都会持续进行4个小时,解答出3道大题。参加数学竞赛,凭借的不仅仅是天赋,更多的是能够全身心投入,长期以来的坚持。
在韦东奕周围的同学和老师看来,韦东奕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只是凭借天赋,连平时完成作业都会每个步骤都详细写清楚,不会忽略每一个小细节,在他看来,数学的每一个地方都是充满乐趣的,而自己自然不会剥夺这份乐趣的存在。在第49、50届的竞赛中,韦东奕全部夺得满分的好成绩,而这份成绩也帮助团队拿到了奥林匹克的金牌,成为山师附中的风云人物。在被北大数学系提前录取之后,韦东奕的数学梦并没有停下来,他还是不怎么重视外表,每天沉浸在学习数学的世界中,探索着数学中的奥秘与神奇,用自己的天赋与汗水,为自己的未来科研之路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这里有最高效的学习方法、最新鲜的教育咨询,还有海量免费资料可以领取,点击关注账号,可以随时咨询小编学习问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