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个情人节,你可能想象不到,冲上热搜的不是情人,而是“周黑鸭”。
一封盈利警告显示,2022年度,周黑鸭的营收预计同比下降20%左右,净利润更惨,预计下降96%。
周黑鸭就这么简简单单上了热搜,以至于有人问我说,周黑鸭是不是不行了,要倒了?
其实对于周黑鸭,我们一直都有关注。
可能老同学还记得,在2007年的时候,刚成立没多久,在武汉只有几家门店的周黑鸭就来到我们身边上课,我当时跟创始人周鹏聊了许久,也是在2007年,周黑鸭的产品定位在了休闲熟卤制品,后来就逐步成长为跟绝味、煌上煌并肩的卤味三巨头。
那么,这么一家企业,为什么会在2022年利润暴跌9成以上?难道真的跟网上说的一样,周黑鸭要不行了?
02
事实上,我们去分析一家企业,有两条主线可以看。
一是公司财报,特别是上市公司公开披露审计的财报,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
只是动辄上百页,上万字的报告,很多人没什么耐心看,除非是投资人。
周黑鸭其实早在去年8月就发出了盈利警告,一般涉及到业绩重大影响,上市公司都有义务向市场和投资者去表明。
具体到业绩报告,周黑鸭的年度财报还没出来,我们以2022中期报告来挖掘一下周黑鸭利润暴跌的原因,以及前景。
首先,在密密麻麻的财报里,我们关注几个核心数据:
周黑鸭的营收同比下降了18.7%,但是净利润暴跌了92%;
毛利率不错,56.9%,这个数字其实已经很高了,但扣除各项开支的净利率只有可怜的1.6%,比2021年15.8%净利率低了很多。
为什么会有这么难看的数字?我们深挖财报后,得到了这么几个结论。
第一、门店转型,叠加疫情周期。
在2021年底,周黑鸭的门店是2781家,半年之后,数量达到了3160家。
即使是在疫情严峻的时候,周黑鸭也在坚持发展自营门店和特许门店,为什么?
周黑鸭的门店结构受到了打击。
他们过去主打的线下场景,很多都位于高铁、火车这些交通枢流,一签合同就是4、5年,这些作为旅途小吃、特产的门店贡献了很大比列的营收。
但是在疫情当中,都没人出行了,线下的消费场景很多被稀释,甚至是完全消失了,这就等于我原本一个稳定的大客户没了。
这部分的收入就需要靠其他门店来弥补,不断的开店,特别做小而美的社区店,就是在弥补自己过去的单一市场分布,平衡营收结构。
但很显然,输血没赶上失血,周黑鸭还遇到了因为饲料上涨导致的生鸭周期,进一步升高的原材料侵吞了一部分的毛利。
这中间存在的剪刀差,也就导致销售成本没降低多少,营收实打实的低了。
第二、固定成本增长,边际利润减少。
一个主要消费场景的消失,等于让企业暂时丢掉了大客户,可能我们会觉得“这也就损失20%的业务吧,没什么关系。”
但实际上,在财务方面来说,一家企业的营收,首先是要覆盖掉固定支出,他们对利润的边际贡献有限,只有覆盖住成本之后的营收,才会对利润有更高的贡献。
但我们看到周黑鸭,56.9%的毛利被两个地方吃掉了,一个大头就是产品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销售费用,与2021年基本持平,吃掉了8成以上的毛利。
但问题就在于,高昂的销售成本,并没有带来更多的营收,很多营销做了无用功。
另一个就是行政开支的增加,基本上赶上了销售费用的四分之一。
可以说,降本增效做的并不成功,这些构成了周黑鸭财报难看的原因。
但你能说周黑鸭不行了?
还不对。
连锁零售店还有两个重要的数据,周转率和现金流。
对比2021年的数据来看,周黑鸭的周转率有所上升,但比2020年的数据还要好。
在现金流方面,投资性现金流和融资性现金流都相对稳定,负债率控制在3成左右。
账上的现金也比较充裕,短期内没有资不抵债的风险。
整体来说,周黑鸭的经营是偏稳健的,企业在财务上留有余地,并不存在着周黑鸭马上要不行的状况。
那么,周黑鸭只是单纯因为疫情导致的经营下滑吗?
这确实是一条理由,但如果从更深一层角度去分析,这就要用到第二条主线。
03
第二条:市场和对手分析。
我们对比卤味三巨头,绝味、煌上煌,2022年的利润都有7成以上的下滑,可以说大家同为天涯沦落人,怎么你周黑鸭就被单独拎出来了?
这源于两点。
第一、卤味是一个非生活必需品,而休闲消费零食,依赖于门店的铺设和整体市场的消费环境。
在这两点上,周黑鸭明显吃亏,一方面门店数量远远少于绝味的上万家店,主要场景也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和交通枢纽。链接的数量和圈层比较少。
另一方面,周黑鸭的毛利高,也代表着周黑鸭的定价高,它的定位还是以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为主。
但是在越来越理性的消费者面前,周黑鸭想往上冲就比较难,基础的一点就是要有差异化。
但是,目前来看,周黑鸭原来的爆款“甜辣”已经被对手所模仿,产品的独特性并不明显,在这个基础上,想让消费者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是不现实的。
周黑鸭需要瞄准更加年轻的用户,而且,需要重新制造新的爆款大单品。
第二、就是盈利模式的问题。
进入到视播时代,短视频和直播带货重新洗牌了整个电商生态,带动了社区消费场景的快速崛起。
这对于快消品和零售业来说,必须要重新布局渠道、灵活调整资源配置。
周黑鸭在2019年底开放了特许经营,保持“直营+特许”,这跟绝味的加盟模式有着本质区别。
绝味是吸引加盟商拓展市场,给加盟商供货来保证营收;周黑鸭是选择自己一点一点靠着产品和合作伙伴去啃市场。
对于绝味来说,拥有更多加盟商很重要,但对于周黑鸭来说,多元化深度触达消费者更重要。
这就是周黑鸭的模式问题,要想深度触达消费者,光依赖线下门店的铺设远远不够,更需要线上来完成商业闭环。
而目前线上业绩的贡献只占到周黑鸭整体的很少一部分。
特别是在线上与线下的协同方面,仍然有相当数量的门店没有融入到线上平台,已经融入的门店在产品结构上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比如说在世界杯期间,与卤味同比上升的一个重要伴生品是啤酒,这两者有着强相关性,绝味就找到了雪花啤酒联名营销,伴生售卖,即时送达。
这对比于孤零零的周黑鸭来说,顾客选择的空间和场景就更加明确了。
所以,综合来说,周黑鸭的业绩暴跌并不是个例,而是行业整体的显照。
短期内,周黑鸭并不存在倒下的风险。
但是,从长期来看,数字化的建设、网销渠道的展开,线上零售场景的展现,线上与线下的协同,是周黑鸭,乃至整个快消、零售业都需要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