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逐渐转好的当下,许多年后准备跳槽的人内心肯定有在蠢蠢欲动,相信不少人已经更新好自己的简历开始在物色心仪的公司。
不过在跳槽离职前,法猫还是想从法律的层面上来说说离职前需要规定的几点法律风险,以及我们需要注意的细节,希望对各位小伙伴有所帮助。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员工享有自由择业的权力,所以即便和公司的劳动合同还没到期,我们也是有权利向公司提出辞职的。
辞职的3种方式
在劳动合同还没有到期的情况下,一般我们向公司提出辞职的方式主要分以下3种情况。
正常辞职,也就是我们依照《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提前30天向公司提出书面辞职,这么一来不管公司批不批准我们都可以离职。而如果我们还是试用期,那么只需提前3天书面提出就可以了。
当我们到了离职的那天,公司有义务给我们结清工资以及出具离职证明。
被迫辞职,如果公司存在违规行为,比如未缴纳社保、拖欠工资、不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工作岗位等情况,那么我们被迫提出辞职后可以立刻离职。
而当公司存在《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的情形下,我们提出书面的辞职后可以立刻走人,并且还能要求公司结清工资以及经济补偿和办理离职手续等。
违法离职,这种情况就是,员工不遵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没有提前30天提出书面辞职就收东西走人,这个时候就是员工存在违法行为。
因为员工违法辞职,给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招聘该顶岗员工所产生的费用,公司可以申请仲裁向员工索赔。
提辞职需注意的3点细节
正常情况下我们提出辞职,也需要注意相应的细节,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自身可能会面临法律风险的概率。
关于培训费,需要注意一下我们是否有和公司签订所谓的培训协议,如果签订过的话,那么需要特别留意离职时自己是否还在协议约定的服务期内。
如果在服务期内,那么我们需要支付公司尚未履行完服务期内所分摊的违约金。
竞业限制,是否有和公司签订过竞业限制协议,如果有签过的,那么在离职的时候,一定让用人单位确认下,是否需要你遵守该竞业限制,如果不需要你遵守,那么让用人单位出具的放弃竞业限制的声明或者解除竞业限制的协议。
需要注意的是,竞业限制最长时间是24个月,并且在竞业限制期间,公司应当支付我们补偿金,补偿金的数额不得低于我们本人工资的30%并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
如果公司既要我们遵守竞业保密协议,又不肯支付经济补偿的话,那我们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大队投诉,或者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或者是确认竞业限制无效。
离职手续,记得在办理离职手续的时候,除了要求公司结清我们的工资外,五险一金的关系也应该从公司那边进行转移,最后记得要找公司出具离职证明。
总结
归根到底,辞职在理论上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实践中操作起来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因为很多公司会拿各种理由来堵塞员工提出的离职申请,比如“公司人手不足”又或者是“离职申请要老板审批,但老板没有回来”等等。
但我们还是要记住,辞职是《劳动合同法》赋予我们所有人的权利,公司没有理由拒绝,而若是碰到公司拒绝的这种情况,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