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编者按:
本文是钟振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宋词人年谱、行实考》(项目批准号17ZDA255)的阶段性成果。
宋词人考:刘德秀(8)
贺新郎·西湖
[宋]刘德秀
雨沐秋容薄。莹湖光、琉璃千顷,浪平如削。步绕湖边佳绝处,时涌琼楼珠阁。记一一、经行皆昨。十万人家空翠里,借姮娥、玉鉴相依约。卷雾箔,飞烟幕。〇天机云锦才收却。放芙蓉、岸花十里,翠红成幄。向晚买舟撑月去,笑引银汉共酌。醉欲起、骑鲸碧落。试唤坡仙哦妙句,问淡妆、此夕如何著。只云月,是梳掠。
刘德秀,自号退轩。生于高宗绍兴五年。孝宗隆兴元年五月后至孝宗乾道三年,南康军司户参军。约乾道九年至孝宗淳熙三年,桂阳军军学教授。淳熙六年至九年,提领户部犒赏酒库所干办公事。九年至十二年,知潭州长沙县。十二年至十五年,知潭州湘潭县。十五年至光宗绍熙元年,四川制置安抚使司参议官。绍熙元年至五年,权发遣重庆府。五年,大理寺主簿。山陵使属官。
绍熙五年(1194)九月至宁宗庆元元年(1195)四月,监察御史。元年二月或三月,阶官转朝奉大夫。
宋·佚名《刘公行状》曰:绍熙五年九月,除监察御史。巡视江南一带。庆元元年二月,转朝奉大夫。
宋·曾维瑱《刘公墓碑》曰:绍熙五年九月,擢监察御史。庆元元年三月,朝奉大夫。”
按,以上所记德秀转朝奉大夫的具体时间,相差一月,未知孰是。
宋·曾维瑱《退轩先生传》曰:转朝请郎。监察御史。
宋·刘时举《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卷一一《宋光宗·甲寅绍熙五年》曰:九月丁卯,刘德秀为监察御史。时赵汝愚奏,乞令近臣举御史。许之。始议除两人,诸公举吴猎者最多,名在其首;游仲鸿次之。德秀为大理寺主簿,与侂胄深交,侂胄乃谕中司,令荐德秀。因以内批令兼用中司举者一人,德秀遂与吴猎并除。
宋·佚名《两朝纲目备要》卷三《光宗绍煕五年甲寅》所载相同。
按,“赵汝愚”,时为右丞相。
“吴猎”,时守秘书省正字。
“游仲鸿”,时为干办诸司粮料院公事。
“侂胄”,韩侂胄,时为枢密都承旨。
“中司”,御史中丞的习称。御史中丞,御史台的长官。监察御史是其下属。
“内批”,宫内传出的圣旨。
监察御史,官并不大,但可以监察百官,地位很重要。故韩侂胄要竭力安排自己的亲信刘德秀担任此职。
《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一九曰:庆元元年二月二十四日,朝散大夫、权工部侍郎、知临安府徐谊放罢。以监察御史刘德秀言谊素无士行,河附(按,当作“阿附”)权臣,词状淹积,盗贼公行。
宋·沧洲樵叟《庆元党禁》曰:庆元元年乙卯二月二十四日庚辰,御史中丞何澹、殿中侍御史杨大法、监察御史刘徳秀、刘三杰论汝愚冒居相位,今其罢免,不当加以书殿隆名、帅藩重寄,伏丐寝其福唐之命,令其职名奉祠,杜门省咎。
按,韩侂胄唆使其党右正言李沐奏罢右丞相赵汝愚。汝愚罢相,宁宗初拟任命其为观文殿大学士、知福州。而御史台的监察官员何澹等反对此项任命,认为赵汝愚任宰相不称职,罢免后不应给以“观文殿大学士”这样的“书殿隆名”,差以“知福州”这样的“帅藩重寄”,请求撤销对赵汝愚的这项任命,责令他以祠禄官的虚衔闭门思过。
“福唐”,即福州的别称。
“奉祠”,这里是对被贬黜官员的一种惩罚性安置。不予以有实权的差遣,而给以祠禄官的虚衔,投闲置散。
由于御史台官员何澹等秉承韩侂胄的旨意,合词反对,宁宗只好听从他们的建议,改命赵汝愚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
(未完待续)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