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儿3D打印启蒙课堂开设是有必要性!

2020-07-30     OKidea好智力

原标题:青少儿3D打印启蒙课堂开设是有必要性!

众所周知,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早教机构开始关注新兴教学理念在学前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探索,其中以STEAM和创客教育理念最受关注。而伴随着这些创新教学模式的摸索,以3D打印为代表的新兴科学技术也首当其冲地成为了被“研究”的应用对象。

事实上,3D打印走进学前教育,在国外,尤其是美国,早已很普遍。而在国内,也有不少幼儿园开始“尝鲜式”的引入3D打印机作为特定主题教学活动,反响不错。(好智力)

学生3D制作的水杯

作为二年级及以上的学生(8岁+),从成长之初至今,已经对空间的概念有着循序渐进的认识转变过程,从一维对周围空间的触觉,到二维对空间形态和构成(平面)的认识,基本处于概念和感官的认识理解,同时对于现在对三维空间概念也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感知,即对立体空间结构的认识,当然这也是常规生活中的耳濡目染也有一定关系。OK idea

学生正在完成一个较为复杂的3D作品

对空间立体的感觉,无论是从概念上,还是从实物的具体形象化上对于孩子则依然属于起步阶段,很多学校为孩子们就空间三维的概念和三维创意作品的活动进行了有益的课堂尝试,且活动充满了一定的知识、趣味性,在孩子们学习和制作过程中感到既充实又有乐趣,尤其是对于刚刚系统性的专注学习空间的概念,更是增加了他们此次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好智力

在3D打印启蒙课堂上,孩子们在充满绿色养眼的多媒体教室内对3D技术打印有了初步的了解,了解到该技术是通过金属或塑料、石膏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老师举例社会现实很多物品,例如,病人身上用的石膏,通过3D打印出来即轻便,又透气,非常实用!还有各种装饰物品、玩具车等等,都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进行设计和打印出来,极大方便了日常生活。好智力

老师就3D整体过程进行了讲解,首先是通过软件进行相应物品的设计,当然也让孩子们大开脑洞尝试进行例如房屋等产品设计,然后将设计成功的物品通过3D打印,虽然在操作上不是很熟悉,但是体验过程已经给了孩子们非常好的理解效果,其实对3D的学习和理解过程也类似于一维到多维的提升过程,起码这次的课程对后期相似技术的了解已经达到了启蒙的作用。好智力

三维立体真实的事物作品制作课程是进一步让孩子们拓展思维的有趣课堂,老师对于三维空间概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不断让孩子有了对身边事物和空间进行回忆性的勾勒,或许也在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一幅幅既抽象又思维想很强的画面,当然孩子们对于学习的效果要通过实践进行创意可能会更好一些,在老师讲解完毕后,孩子们在浓浓的兴趣和万分的期待中开始了创意空间的手工操作,并引导大家要注意区分三角形和四边形哪个稳定性大,同时要考虑制作作品的重心要调整到位,以确保作品在创意上的稳定性!

可以行走的3D打印愤怒小鸟

动手都脑的实践活动是孩子们汲取知识的最佳渠道,也是空间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最好办法,一切交给孩子们来实践,摸着石头过河来进行操作。想象是美好的,可是做出来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那可就是另一回事了!这种想象可是很多学生实践操作出现的问题。不过,有了起步,就是好的开端,而且不管如何,各种形形色色,甚至千奇百怪的空间创意产品已经不断的孩子们手中出炉!

最后老师对几个样板作品分别让学生进行了自我展示和讲解,并根据孩子的作品进行深一步结合实际来点拨,让孩子们在乐趣中寻找知识的奥秘和关联,以此步步引导,让孩子们在引导中不断进行感悟和吸收。这种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科学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对空间和图形有了一个区别性的认识,进一步让孩子们掌握了一个三维印象,从而在小学阶段为孩子们后期认识世界和推动自身的创造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早在之前,原航空航天部林宗棠老部长就曾向中央写报告建议:3D打印技术要从娃娃抓起。教育部也曾发布《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3D打印融入STEAM教育。

不仅如此,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3D打印能极大地助力学前儿童天赋的培养与保护,尤其是在培养孩子三种能力,即学习力、创造力、想象力等兴趣启蒙方面。可见,未来开展3D打印课程或者引进3D打印进入学前教育是可以预见的发展趋势。

2020年3D打印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特别是航空、建筑、制造领域频繁出现帮助生活生产,科技革新的案例

2020年可谓是3D打印走进教育,走进家庭,线上线下、学校、培训机构、家庭应对进行青少儿3D打印启蒙课堂的普及,开设是有非常必要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N1An3MBd8y1i3sJAJ7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