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在干什么?相信大多数的回答都是在简单的功课和打打闹闹当中度过的吧。不过,一名来自利福尼亚州Armenian Mesrobian学校的五年级学生却不同,他对3D打印技术充满兴趣,并利用一个暑假的时间打印出了自己学校的3D模型。
据了解,这名与众不同的孩子名叫Michael Krikoria,他将自己的兴趣投入到了实际的操作中。在今年暑假,他用Tinkercad来设计整个Mesrobian校园的3D模型(思维数字化过程),然后通过3D打印机将模型打印出来(数字模型实体化化过程)。这个精心设计的模型包括校园的所有细节,大到教学楼,小到花花草草,都被打印了出来。
而就在开学前几周,Michael Krikoria将自己的作品带去学校给老师看,随后学校的老师和领导都对其表示赞赏,并决定将这一3D打印模型放进办公室的奖品陈列柜里。事实上,现在已经有很多学校开始慢慢地配备3D打印机,但是真正懂得如何操作的学生却很少,像Michael Krikoria这样的已经可以被称为天才了。
就在最近,Armenian Mesrobian学校首次获得一台3D打印机,因此其正努力发展他们的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课程。他们希望能够在课堂上用这台打印机教给学生们3D打印技术。相信Michael Krikoria的行为,会对学校的学生产生广泛的积极影响,引起学生们主动学习3D打印技术的兴趣。或许在下一次的暑假之后,学校就会收到许多学生设计打印的3D模型了。
上面的案例,Michael Krikoria同学再往后延申,可以结合电路、一些元器件等给这个模型装上灯、电梯、控制系统,就可以让这个学校模型更加智能化,也能生动演示出学校模型的各种设施、功能版块!是不是很神奇!(这个过程就是实物智能化的一个过程)。
青少儿从小进入一个 思 创 造 动 的一个创客的学习过程中,结合STEAM科学知识,跨学科的结合应用,就能综合培养自身的创新、创造发明能力!
这个思维数字化、数字实体化、实体智能化的一个过程正是好智力3D打印机器人创客教育所提倡的一种创新教育方式,通过建立涵盖外观结构设计、机械、电子电路传感器、编程的基础平台,全面降低创造的门槛;把与AI紧密相关的3D打印、机器人、编程等前沿科技知识的学习与创客培养相融合,让孩子在思、创、造、动的学习过程中学以致用创作出与现实强关联、有趣实用的作品,理解所学知识的用途和意义,并完成逻辑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沟通合作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创新发明等全方位能力的同步培养,为中国创新创客教育注入了鲜活的血液,目标是培养新时代具备全面能力合格的中国梦中国芯时代的科技原住民,为科技贡献力量的中国芯时代原住民。
其实不必惊讶!
政府在行动!
3D打印作为一项前沿性的制造技术,深受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被列为《中国制造2025》和国家“十三五”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2017年10月25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综合实践课作为中小学教育的必修课,并推荐将《3D设计与打印技术的初步应用》列为重点开展的综合实践课程。
不仅是行动,在一些沿海城市,深圳等地,青少儿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学习,课内外都能见到,作品为证!
有些漂亮的模型我们都想不到,甚至还有一个9岁的孩子画出一把帅气的玩具枪模型……
看来不能低估这些10后的孩子们的学习能力!
看到这些作品,是不是就不在惊讶!
这得归功于中国当下一些有教育理念的家长,对3D打印机器人创客教育价值的认同!
作为3D打印创意设计,孩子们动脑动手设计东西,激发了孩子的创造力,同时也在这样一个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建模和3D打印的基础知识,帮助孩子走进3D打印的神奇世界。这给家长对少儿的教育有了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