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故事 |“国”:你知道“国”真正的意思吗

2019-10-08   小新知识堂


十一期间,中国红刷爆了手机屏幕。

从十一前女排姑娘们十连胜拿下女排世界杯的冠军开始,到十一当天的阅兵,我们坐在电视机前,满眼都是红色,满脸都是骄傲。

三十多年前,每当有中国女排的比赛,一院子的老老少少都聚在一台小小的黑白电视机前看比赛。那时候,自己还是垂髫小丫,不理解输赢,但总能记住郎平的“铁榔头”。

同样,也陪着父母从电视里看了一次又一次的阅兵,从之前为超级整齐的队列惊叹,一步步到如今,从坚定的正步中感受到一个国家的自尊和自信。

今年世界杯比赛之初,在姑娘们战胜韩国队迎来开门红后,郎平作为教练在接受采访时慷锵有力地说:“只要穿上带有中国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国出征。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

国庆当天,电视里军人目光坚定,眼前的儿子也憋着小脸站军姿,一种叫“祖国”的感情就在人内心汹涌。

我拉过儿子,跟他说,今天,你不能只是在嘴上喊着热爱祖国,我们要知道“国”这个字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依从了许慎的说法,说:“国,邦也。邑部曰。邦,国也。”并进一步解释说“邦、国”乃是“互训”,所谓互训是指意义相同的字相互训释。同时,段玉裁引用周礼注里面的解释说:“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

《论语》中讲过季孙氏想讨伐颛臾的故事。孔子知道后便责备冉有,孔子认为颛臾是鲁国的臣属,是不可以讨伐的。冉有认为这一切是季孙的主意,他和子路也是没有办法的。孔子说以周任的言论告诫冉有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则不担任那职务。这就像你看到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加以扶持;看到有人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又何必要用助手呢?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了出来,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责任呢?”冉有听后,继续为季氏回护。孔子听后则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此处的“国”便是“邦国”的意思。

封疆立国,定有国都,这里是最高政权机关的所在地。《左传•隐公元年》中记载,共叔段在母亲姜氏的维护和哥哥郑庄公的放纵下,不断扩大自己封地的疆域。祭仲恐怕共叔段的行为会危害到郑国政权的安危,于是告诫庄公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此处的“国”便是“国都”的意思。

在中国古代,王、侯都有自己的封地,被称之为“国”。《战国策•齐策》中有一个《冯远客孟尝居》的故事,当齐王受到秦晋蛊惑,害怕孟尝君功高盖主,危害到自己统治的时候,便去了孟尝君的相位,孟尝君不得已只能回到自己的封地去,文中便写到:“孟尝君就国于薛”。

-END-

作者 | 荷马识字,专栏作家,大学教授。一个让孩子感觉到文字温度的妈妈,寻找文字里的故事,认识故事里的汉字。


责编丨阿加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