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藤学(Manabu Sato)
日本学习院大学文学部教授,教育学博士(东京大学),日本学术会议第一部原部长、日本教育学会原会长,同时身兼很多教育类协会的理事与常务理事。
佐藤学热衷于走进中小学教育现场,倡导学校“学习共同体”建设。多年来,他身体力行,走访过全世界数千所学校、近万间教室,听课上万节,与教师合作,直面学校改革的挑战,不仅是日本学校教育领域,也是世界基础教育研究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人物。
1
学校内外的社会和文化的急剧变化正在引发一场教室里的教和学的“静悄悄的革命”。这场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
2
这场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 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3
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或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
4
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
5
在教室里并不存在“大家”,存在的只是有自己名字和容貌的一个一个的学生。
6
教师和学生在同一视线上相互交换目光的关系是教育的基本。
7
学校应成为“学习共同体”,在教室中要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在传统的“阶梯型”课程之外创造“登山型”课程。
8
在教室里,与对物对人的冷漠做斗争的实践,应成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的中心课题。
9
要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的话,既不是追求“自学自习”,也不是让教室解体为零零散散的个体。
10
当综合学习中创造的学习与学科学习的改革结合起来时,综合学习实践就有可能导致教育课程的整体改革。反过来说,综合学习不管开展得多么好,但如果不能推动学科学习改革的话,则可以说课程改革就没有成果。 日常的学科学习的改革才是中心课题。
11
不管是综合学习还是学科学习,都要实现学习的课程,这一点上它们是相同的。
12
课程建设就是所有教师都进行公开教学、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学习经验的创造性的、合作的活动过程。
13
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教师往往想让学生多多发言,但实际上,仔细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远远比前者更重要。
14
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人)是不可能学得好的。
15
学习,一般认为这是能动的行为,但不应忘记的是,在能动的行为之前,还有倾听这一被动的行为。
16
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性”来实现的行为。
17
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能力的话,那么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的能力。这看起来好像离得远些,其实却是一条捷径。在教室里,倾听的能力培养起来之后,课堂的言语表现才会变得丰富起来,而不是相反。
18
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绝不是对授课情况的好坏进行评价,因为对上课好坏的议论只会彼此伤害。
19
互相讨论这节课哪里有意思,哪里比较困难,学生有哪些表现,并通过相互交谈让学生学习时的具体样子重新浮现出来,这样的教学研讨才是每位教师所期待的。
20
学校是一个个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地方。要在学校生活中实现这一理所当然的事需要学生、教师、家长、教育委员会、市民的真心诚意的共同参与。如果学校失去了这些热心于教育和学习的人们,那么,它即使能够招收和训练学生,也只不过是一个不能发挥任何创造能力的机构而已。
文章来源|源创图书《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佐藤学著 ,李季湄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源创图书授权发布。
延伸阅读:
教与学的秘密——解读佐藤学的课堂教学观
21部动画片查出1465个问题!孩子看动画片应筛选,父母须知20条
魏书生给青年教师的20条建议,句句箴言!
“20条家规”助您的孩子健康成长
40年教学的20条经验
一位从教20年的老师对年轻父母的20条忠告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