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人考:廖行之(5)

2023-10-14     小楼听雨诗轩

原标题:宋词人考:廖行之(5)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编者按:

本文是钟振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宋词人年谱、行实考》(项目批准号17ZDA255)的阶段性成果。

宋词人考:廖行之(5)

西江月·舟中作

[宋]廖行之

绀滑一篙春水,云横几里江山。一番烟雨洗晴岚。向晓碧天如鉴。〇客枕谩劳魂梦,心旌长系乡关。封姨悭与送归帆。愁对绿波肠断。

廖行之,《宋史》无传,清•陆心源《宋史翼》亦未增补。《全宋词》行之小传殊为简略,可增补者尚若干事。

行之,初号坦斋。高宗绍兴三十年,易“省斋”,时年二十四岁。衡州衡阳县人。

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迪功郎、岳州巴陵县尉、巡提私茶盐矾兼催纲。

廖行之《省斋集》卷六《上王判院书》曰:天幸吏铨,应选调尉巴丘,试吏且数月,稍稍采知闾阎吏治之实。湖乡自更抢攘,雕敝未复,官府一切政事丛脞,巴丘为甚。戎备废阙,仅给使令;胥吏猥慢,不闲绳尺。某第随力之所至而葺之,不敢矫,亦不敢惰。然此特一尉之责,无大休戚。就令某能称职,亦细故,身不足为门下报。窃惟阁下以将明之材被临遣之宠,人皆曰奉使有指,正以督视邮置,郡县承望,竞以治传舍、核文书为务,唯恐一旦英节按行,二事有阙。文移急于星火,工役烦于督责,仅可美观矣。某独以为邮置之事,则有司存,平时专之以巡辖之官,督之以提点、提举之职,固不废也。上有隆指,属之节下,夫岂能知之?且古者天子遣使以循行天下,于周为盛,送之以礼乐,而《皇华》之诗歌焉。其诗果何谓哉?五善之意,叔孙重拜而不敢慢。方周盛时,天下之人才、政事、风俗、财力莫壅于上闻,制治保邦,曾无遗虑,皆贤人君子之功。今观《烝民》之诗,其诵仲山甫悉矣。古事大抵若此。汉世以逐捕盗贼而出绣衣,以卭筰请吏而遣中郎,君子皆不以为宜。独汲长孺颇知大体,谓越人相攻,不足以辱天子使者。至河内之行,以家人失火不足忧,而便宜发粟振水旱之伤,宁矫制为之。武帝亦贤焉,而弗加罪。古人用心,学者宜考之。方今圣天子在上,内外各安其职,未尝辄命一使,传舍、文书之事,岂其烦四牡驱驰数千里之役哉!窃料节下是行,九重眷顾,东南之地远于朝廷,人才之通滞,政事之当否,风俗之美敝,财力之息耗,须循行省察之,而不欲以是名者,殆谨于命使,以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姑借邮置为名尔。节下以鹓行之尊,日侍清光,必德意之知,志虑之洽,乃今乘轺拥节为天子命使,《皇华》之善,《烝民》之贤能,正其平居讲学事,出而施之,其用端有在矣。且某一介,犹知守所学,不惮于出位,茍有所见辄言之,而在位者亦尝采其一二,顾于门下思所以展诸生之报,尤不可惮已。辄以其尝所为白事之文,或可备访问之万一者若干事为一编,先之为此说,献于节下。伏惟观风问俗之馀,试一览之,亦可以见某不敢徒梏于目前以应典逃责,盖尝有意于斯世,庶几无负门下,则陆氏一庄万有一不遂荒尔。干冒战越。

按,廖行之此书即撰于淳熙十二年任巴陵县尉时。

宋·郭应祥《省斋集跋》曰:淳熙辛丑春,余待试南宫,始识廖天民于临安客舍。后五年,余为巴陵簿,天民实领尉曹。簿与尉官相近,寅夕相与,商确职事之馀,觞咏追随之乐,殆月无虚旬也。久之,天民以侍养弃其官,余尝三致书道挽留之意。天民勇于归,余怅然自失。后二年,天民有子登进士第,与舍弟应龙为同年生,亦尝寓书交相贺也。后二年,余外移衡阳丞,心独喜,自念他日造官下,天民傥犹里居,当追讲旧游也。辛亥之秋,余就薄宦期,拏舟至蒸江,则天民之亡,既除丧矣。访旧惊呼之念,实切于余心。犹幸其子之贤,崇笃世契,交情久弥厚也。天民自少力学,五举而后收科,于书无所不通,而尤邃于义理之奥;于文无所不工,而尤长于吟咏之适。今所谓《省斋文集》者,盖天民既殁之后,其子所裒次者如此。若其平生弃槁(按,同“稿”),散漫不存者,又不知其几也。余与天民厚,不待诵其书而已熟其为人。未识天民者,傥开是编,亦可以想象其风采矣。甲寅孟春,因假其集,至官舍,庄诵数过,敬书此以归之。是月晦,临江郭应祥书。

按,“淳熙辛丑”即淳熙八年(1181),“后五年”即淳熙十二年(1185)。此亦廖行之淳熙十二年为巴陵县尉之佐证。

(未完待续)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781d2d29ea465b1e61d804690b5f4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