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02-11
鹧鸪天·江南长城
风雨千秋守国门,苍龙不语卧晨昏。头伸欲吸东湖水,尾卷轻收北固云。
江浪涌,海潮奔。声声若唤戚将军。烽烟往事知情者,莫过天边月一轮。
唐龙评:
起句点旨,头伸尾卷两句想象大胆而贴切。戚将军不必点出。江潮铺垫议论,最后含蓄一笔,意味深长。
01354-34
临江仙·桃渚古城
东海波澜连宇阔,天开桃渚云平。罡风吹水醒边城。据高同眺远,海澈眼中青。
倭患以时清涤尽,只今天海澄明。行来一路是温馨。桃花迎日笑,灿向脸边生。
唐龙评:
写景视野开阔,颇具气象。以海景清明,带出时世清明,过片举重若轻。行来句较直白。结句通俗。
01569-51
临江仙·临海东湖
欲识海山仙子美,勾魂眼是东湖。青峰倒插水平铺。看花开作盏,听鸟劝提壶。
且就逢源亭畔坐,百年能几须臾。烟波境界不收租。樵云人去久,钓月客来无。
唐龙评:
以拟人起句不落俗套,自酝韵致,海山作海城更妥,城为仙子湖为明眸。接入细笔湖山相映,倒插二字真切。上结看花听鸟,有一花一鸟总关情之意,亦为后面写人铺垫。下片转到人的游揽感怀,百年句见旷达。不收租,构思颇新。最后结以一种想象的闲逸状态,情怀可揣,但亦较近古人纪游通感,能联系临海拓开一笔最好。
03798-104
千秋岁·品临海羊岩勾青茶
浅斟新茗,暂忘尘缘净。沉碧澈,浮香永。任勾青一掬,融水魂山影。清籁发,光阴似止杯中静。
采叶寒山冷,枕石烟云赠。凝宋韵,知灵性。品林泉在握,濯梦茶山径。回味处,我心复与禅心证。
唐龙评:
羊岩勾青是临海名茶,此首着重于其形色寓意和饮感的契合,较细腻的运用通感手法,写出羊岩勾青茶的特别之处。起句的暂忘尘缘净为全词定调,后面皆围绕生发。沉碧浮香到上结,描写生动,领字句这里古人虽未见用,然亦情氛谐和。过片转采摘及茶山得雅趣,宋韵灵性句稍刻意。最后回味收笔,带出禅茶一心,拔高境界。
04125-113
浣溪沙·春日桃渚行
桃渚十三花事多,青峰一柱与天摩。海疆春色甚清和。
碧野曾经掀浊浪,苍龙几度捍锋戈。至今戚虎震东倭。
注:青峰:石柱峰。苍龙,桃渚古城墙。戚虎,戚继光,城墙下有其提枪跃马雕塑。
唐龙评:
花事多,一柱与天摩,皆有扣桃渚特色。下片对仗句笔调内敛有味。结句不这么直露效果更好。
04135-114
临江仙•重回括苍山
记得那时山很俊,那时水也风流。那时此处是关楼。那时黄桷树,依旧站山头。
寻问当年人与事,风机争说无休。鸟围土话好温柔。帐篷称得得,溪水说否否。
唐龙评:
词之用语,雅驯为正,而浅近亦无不可,然须以情味动人。此首絮絮谈中颇契乡土特色,可备一格。
05794-149
渔家傲·游临海江南大峡谷
天帝何时挥巨斧,江南地裂谁堪补。峭壁危崖神鬼惧,风吞吐,流云到此休停步。
竹海清凉笼白雾,松涛浩荡飞青雨。莫道桃源舟可渡,疑无路,坪坑忽见烟村古。
注:坪坑,即坪坑古村。
唐龙评:
以设问起句,契合峡谷形象。谁堪补,可斟酌,这里不宜再设问。接述游历,以峭壁流云,竹海白雾,松涛青雨为转换描摹,跌宕起伏,给人变幻缥缈之感。峭壁危崖,留一即可。最后亦抑扬手法,托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戛然而止,留下镜头让读者揣摩。整体运笔有度,章法可赏,选材上能深挖峡谷本身地理标志更好。
06735-168
好事近·临海国家地质公园
台地度晴云,云外石峰层叠。如瀑如城如塔,蕴万千奇绝。
凭高恍见翼龙飞,劫火空明灭。待向十三桃渚,话史前风月。
唐龙评:
小令写景,颇考剪裁和概括力。此首从远景入手,晴云,云外衔接佳。然后如瀑如城如塔,三个比喻凝练涵括地质公园形状,上结补议便有说服力。下片不再流连于具体景象,而是以公园翼龙化石荡开以奇想,颇有创意,大跨度中蕴含沧海桑田之变化。结句扣合人文,增加历史厚重。史前二字这里局限了,不如用古今,更著气度。
06888-171
菩萨蛮•巾子山
双峰肩上游云白,真人别后留巾帻。晏坐望长城,眼从塔外青。
诗山寻旧句,更向春边聚。柳色淡如烟,万家灯火闲。
唐龙评:
气度从容。从传说联想起句,扣合附近地理标志。过片两句较肤廓,接揽眺以闲笔描出,城市风华自现。
06934-174
鹧鸪天•涌泉蜜桔
百里青山浮碧云,涌泉嘉木蕴灵根。风扶渐暖花团簇,霜染凌寒果色新。
如玉泽,比金珍,爆浆甜透带皮吞。余香留吻唇边醉,不负千年桔美人。
唐龙评:
上片描写生长环境,转入花果形色,造语皆可观。下片着重对蜜桔的赋比,较形象,然亦较浅白。
07189-180
临江仙·百丈青观音岩瀑布
幽䆳天门开一线,轰然空谷雷霆。飞悬素练破山青。溅来林色暗,浣就道风清。
深涧长溪留不住,飞流奔赴沧溟。远来有客最关情。尘襟归自在,松露缀晶莹。
唐龙评:
此首于飞瀑景色重笔浓彩,意像不错,破、溅、浣用字亦恰。但整体稍通泛,特色性不足。
07734-188
临江仙·游临海紫阳街
深巷古墙迎晚照,嬛娥笑语盈盈。江南风味恰徐行。巧裁花样纸,妆点府台城。
眸子沧桑双井里,巾山烟雨浮青。寺钟隐约两三声。飞檐招霁月,共我梦明清。
唐龙评:
起笔场景塑造可喜。徐行二字妙。接扣临海剪纸特色。下片穿插周边双井,巾山,寺钟亦得体。惜结得笼统。
08003-192
鹧鸪天•谒骆临海祠
七岁咏鹅名已传,晚年草檄震尘寰。拿云才气惊朝野,射斗文华飞藻翰。
临海客,渡淮船。平生功业两艰难。湖心亭上今时月,犹念当年照碧澜。
唐龙评:
骆宾王晚年做过临海丞,故世称骆临海,为临海文化名片之一。这首上片写概括骆宾王生平及风神。四句四个关键词咏鹅、草檄、拿云才气、射斗文华,总结较得体。震尘寰惊朝野意像重复。临海客渡淮船,铺垫过渡佳,带出其身负才学却辗转无奈的感慨。结句扣回骆临海祠,今古之精神感应,情调深沉。
08729-203
临江仙·爱国词人陈克
踏遍青山吟骨壮,藏书楼内谋篇。拈来小令似烹鲜。寄情抒婉约,砺志守刚坚。
掷笔从戎图报国,挥戈临阵迎前。中军大帐锦囊悬。靖康遗怆恨,血色染词笺。
唐龙评:
整体气韵铿锵,概括陈克形象相对丰满和中正。但平铺直述,手法较单调,亦无醒目之句。
08764-207
渔家傲·过洗菜桥有怀谢太后
三尺巷中寻旧路,犹闻隐隐临安步,岂是鹊巢天下误。龙爪露,当年洗菜桥头处。
欲使吞狼家国护,汴京未勒叹驱虎,遥望艮山皆缟素。然又鼓,杭城不若临城固。
唐龙评:
谢道清为宋理宗皇后,一生命运坎坷。上片由访旧带出人物,接入关于其鹊巢、龙爪的传说故事,便觉人文生动。下片为传统吊古。驱虎吞狼之计,以谢太后史载言行,南宋和元当时情势相较,偏于假设。最后言被掳北上遥望伤怀,用笔沉郁。最后的议论见识颇高,为全篇点睛。然又鼓,稍觉拗口。
09441-216
临江仙·题临海古城
傍海依山形胜地,江南别有长城。紫阳街市万家灯。石溪闲看月,桃渚久销兵。
曙色初开新世纪,何须心寄寒星。重来古迹总关情。常怀元敬气,再续子高声。
唐龙评:
整体涉及临海元素多,转换虽快但概括颇强,下结抒怀双关可赏。但其弊亦景象纷繁,流光掠影。
09942-224
虞美人·游巾山
青山亘古藏仙迹,双塔云中立。烟霞日夜护灵江,一枕华胥只道、是寻常。
此心未染清如水,野陌余寒翠。晚来谁又倚栏杆,明月中宵犹自、向人圆。
注:临海巾山上有双塔,还有华胥洞等著名的景点。
唐龙评:
起句仙迹一词入题,突出双塔标志。接视野延伸山下灵江,并嵌合华胥梦,或虚或实,颇得惝恍。下片着重抒怀,心清如水,明月照人,可窥贞雅襟怀,但未能如上片围绕巾山风物发挥,野陌余寒,晚来倚栏,皆传统感怀拟景。整首遣词练达,若能带一笔真人遗巾化山的传说,则更契巾山特色。
10835-234
谒金门·登临海括苍山
摩苍壁。遥眺灵瓯分迹。丹灶灯坛荒草觅。飞鸟环鸣激。
仙境而今新辟。犹转巨轮风力。一抹朝晖先沐得。人山皆绝色。
注:括苍山是灵江水系与瓯江水系的分水岭。也是中国大陆第一缕阳光首照地。
唐龙评:
括苍山内容丰富,选材须有侧重和特色。此首舍弃描写山水通泛景象如林海峡云清泉,另辟蹊径起句直接以人主观视觉代入,摩苍壁寓其高险。眺带出灵瓯分水岭标志,丹灶灯坛扣合神仙传说,飞鸟句听觉渲染,上结偏萧凉。仙境新辟,转圜有力。最后以阳光首照,人山焕然的蓬勃景象为结。上抑下扬,整体气格高。
11770-245
临江仙·括苍山
暗谷回峦皆幻境,岚烟光影重重。米筛万仞插苍穹。紫霞千古盛,气象四时雄。
高士丹成骑鹤杳,逍遥何处留踪。蓦然回首见苍松。云边无限意,海上快哉风。
唐龙评:
写景遐想中有细摩,用笔挥洒、气象广阔。下片高士故事荡开后欠收束,两结皆偏虚。
唐龙 字破虏。蜀人客闽。逸社祭酒,荀社副社长,墨冉诗社顾问。
编辑/章雪芳 审核/赛事组委会 校对/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