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至31日,2021中国航空产业大会暨南昌飞行大会将在南昌召开。距大会召开只剩一周的时间,大会准备得怎样了?今年与往年有何不同?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了解。
瑶湖机场俯拍图 南昌高新区管委会供图
“蓝朋友”“白大褂”全程守护
2020年的飞行大会让南昌人在家门口尽享航空盛宴,也为英雄城的航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2021中国航空产业大会暨南昌飞行大会即将举行,如何保障参会观众享受今年的高空视觉盛宴?
“蓝朋友”全程在线、“白大褂”时刻守护、志愿者伴你左右……记者了解到,早在9月初,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管部门便已全面开启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在疫情防控及卫生安全方面,大会从购票开始就设置了多道关卡,严守疫情防控及卫生安全。大会期间,12辆消防车、90余名消防指战员及政府专职消防队员将全程保障大会消防安全。
同时,此次飞行大会共招募310名大学生志愿者。志愿者服务内容包含安检、检票、安保、解惑、维稳、防疫等各个方面,他们将分布在整个飞行大会会场的每一个角落。
大会期间南昌航空城通信信号全覆盖
昨日,记者从2021中国航空产业大会暨南昌飞行大会组委会了解到,为有效应对大会场地分散、覆盖面广、参会人员多等因素对通信服务能力的挑战,大会组委会将在去年经验的基础,全方位做好通信保障筹备工作,让这张“看不见的网”为与会嘉宾、新闻媒体和市民带来良好的移动通信体验。
继去年在瑶湖机场周边增设6座宏站通信铁塔、机场内外增设41个通信微站后,今年瑶湖机场及其周边的网络基础设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重点保障南昌飞行大会开幕式现场、嘉年华活动现场、嘉宾巡展现场等3个主要区域实现高密度信号覆盖,有效保障南昌航空城信号全覆盖,满足日均12万人次的参观需求。
“为避免重复性敷设通信光缆及通信设备安装等工作,今年我们实现了航空城大道、商飞大道及机场路沿线约13公里长通信管道的全线贯通,避免飞线影响景观的同时保证线路安全。”南昌高新区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大会还将在防疫检查点增设应急通信保障车,并安排人员随时监测信号强度及时优化处理。
多举措降低大会期间的能源消耗
除了以上准备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飞行大会将办成一场绿色、环保的盛会,“生态”“绿色”“零碳”等理念将为今年的大会注入一股清新的会风,这也是南昌市首个承诺履行“碳中和”的大型活动。
记者了解到,“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指一年),人类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碳总量,与通过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净零排放。
包括高新区生态环境部门在内的大会组委会已制定碳中和实施计划,在大会筹备阶段、举办阶段及收尾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行之有效的减排行动。据了解,大会组委会对因大会筹备和举办所产生的交通、餐饮、会务、废弃物及预估的20万参会人次等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了预估,本次飞行大会预计将产生约823.8吨二氧化碳。
823.8吨二氧化碳如何进行中和?大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透露,本次大会将通过“江西省碳中和平台”购买江西省脱贫地区林业碳汇(指通过市场化手段参与林业资源交易,从而产生额外的经济价值,包括森林经营性碳汇和造林碳汇两个方面)减排量进行中和,同时鼓励参会人员对各自参会所产生的“碳足迹”进行消抵,为增加森林碳汇作贡献。
此外,为减少大会举办期间产生的碳排放,大会组委会将从绿色会场、绿色交通、绿色宣传等方面优化减碳措施,通过低碳接驳出行、宣传物料循环使用、会场搭建经济节约、垃圾分类投放回收等举措降低大会期间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资源使用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编辑∶林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