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我们来为今年做一个复盘

2019-09-30     普华文化

国庆假期临近,可总有些人的首选项并不是几天的短期旅行,而是想着在这难得的清净时间里,停下来,盘算未来人生的旅程。毕竟,2019年过去的三个季度,对很多人来说,并不容易。

一年的时间已经过去大半,但看看工作,业绩却早已落后于时间,老板的脸色也越来越不好看,升职加薪已是奢望,想的只是如何不被年轻人拍在沙滩上;

秋招已经大规模上线,但总听到别人家的offer,自己投出的简历却都杳无音信;

孩子已经开学一个月,家里的战争也持续了30天……

工作业绩止步不前、考试求职屡屡受挫,恋爱教子不得其法……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复盘。

因为,每一个领域的成功者,本质上都是复盘高手。

在被赶出自己的公司之后不久,乔布斯在自己家中闭门反省,这次复盘的过程,让他建立了“专注和简单”的理念,这也支持他完成了苹果公司的复兴。

在微软公司快速扩张的时期,比尔·盖茨每年都会有一个“静思周”,他深知,关于未来的重大战略,需要通过对过去的复盘来做出。

从本质上说,复盘思维,是关于过往成败的深度思考,是让你不断精进的人生算法。

那么,复盘究竟有什么用?又该如何做?做完复盘之后,又该如何落地执行?

《复盘思维——用经验提升能力的有效方法》给出了解答。

1.为什么要做复盘

第一,简单的反省和低效的重复无法让我们精进

李小龙说:“我不怕练了一万种腿法的人,我怕的是同一种腿法练了一万次的人。”其实,练了一万次腿法的人其实一点也不可怕,可怕在于,每练一次,都能找到问题,进行纠正。最终,纠正了一万次腿法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武林高手。

仅仅重复1 万次动作的人永远也成不了专家,只有经过系统的、有目的性的、有策略的总结、反思并及时纠正了1 万次的人才可以成为专家!重复并纠正的过程,其实就是复盘的过程。

因此,刻苦不必然会精进,失败也不是必然会转化为成功。只有掌握了复盘的方法,你才会拒绝低效率的勤奋。

第二,复盘的理念是成功者的底层逻辑

要做好复盘,我们首先要让自己接受一系列的理念,而这些理念也正是众多成功者做事的底层逻辑。

自我改变

不得不承认,自我改变其实是有些反人性的。因为人类生而骄傲,这是人类在经过几百万年进化之后,在战胜了所有面临的困难、变成地球上唯一的高等智慧生物之后,所产生的天生优越感。

这份天性会让我们自我感觉良好,在它的影响下,我们会认为是政府的无能、下属的失职、同事的嫉妒,或是一些超出我们能力控制之外的因素导致了恶果。更有甚者,实在找不出更合理的原因,我们会将坏的结果归结为运气、命运等虚无缥缈的原因。

定期做复盘练习,会让我们突破这一本性的束缚,真正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自我感觉良好的本性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输掉人生。

墙即是门

一件事情,是危机还是契机,取决于我们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它。

如果我们足够强大,那墙即是门,如果我们望而却步,那即使是门也会紧闭。我们的强大,源于永不放弃的坚定信念,更是我们面对困难,面对问题的积极应对心态。

通过复盘训练,我们会逐渐停止抱怨,前身心地投入,重新构建对失败的认知,培养起积极进取的心态。

时间永远不够

当我们回顾过往的时候,经常会扼腕叹息,“当初如果能再给我们一周/天/小时的时间,结果一定不会那样……”

是的,

时间永远都不会够用的!

通过复盘训练,我们会发现:

l 我们永远不可能妄想通过增加时间的或其他资源的投入,来获得最终的成功,我们还是要追本溯源地找到事情真正的症结点进行复盘,进而提出解决方案;

l 因为时间有限,我们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完美解决一个问题,复盘的时候,着眼点应在于时间的完成性而不是完美型;

l 相信专家的感觉,我们要去复盘的是专家感觉背后的原因而不是为何没有遵循规章制度。

0.1>0

很多时候,并不是所有的方案都会卓有成效,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对于一个微不足道的建议也不妨去尝试着做一做,说不定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微不足道的建议,我们称为“0.1建议”,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忽视0.1的作用。因为0.1大于0。

0.1虽然很小,但无论如何,也比0强。因为0代表着完全失败,而0.1却是一小步的成功。一个不那么让人满意的结果也比没有结果强。

错的永远是我们

复盘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这个问题就包括我们的问题以及对方的问题。而很多时候,对方的问题还会占多数。比如客户临时人员变动,导致需求变化;比如对方与我们的不配合,导致项目延后;公司报销流程过于繁琐,导致客户满意度下降;领导胡乱指挥,导致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等等。

毫无疑问,这些问题确实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如果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为对方挑错这件事上,却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选择。因为,一来对方不会给我们发工资,以表彰我们为他们找错误,可谓费力不讨好;二来,我们也没有办法去替代客户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我们在复盘的过程中,应尽量说服自己:对方没错,错的是我们。

因为,对方无法改变,唯有我们自己才可以改变。

2.如何做复盘

复盘的主要流程包括:明确目标、评估结果、分析问题、找到主因、制定计划。

明确目标

复盘时,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停下来,先什么也不干,只是安静、谨慎地去明确一下我们的方向,看看我们当初订的目标内容是什么?

本质上看,这其实是一个抽离和投入的过程。

我们工作要全力以赴,因为市场变化很快,竞争很激励,我们如果瞻前顾后,顾左而言右,势必难有成果。但如若过于投入,就很容易陷入到自己的小世界中,所谓当局者迷也就是这个概念了。

评估结果

如果说回顾目标是复盘的思想基础,那么评估结果这个阶段就是复盘实施的操作基础。这个步骤的实施将直接关系到我们后续复盘的成功与失败。

如果评估的结果是真正的结果,那我们将会沿着正确的道路继续前进,如果评估出一个错误的结果,我们将与真理越行越远。比如说,A公司2017年度预计实现3000万的净利润,年底的时候,发现计划刚好完成,但与此同时,竞争对手B公司却在2017年比原计划超额完成1000万的业绩。这个过程中,在评估A公司结果的时候,它算是成功还是不成功呢?是有问题还是没问题呢?

所以,拨开浮在表面的云雾,我们可以说,复盘的过程,本质上说,其实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如此一来,评估结果这个步骤则就是在问题解决方法论中,至关重要的发现问题的过程了。

分析问题

当我们明确了要复盘的内容是什么,并且找到了这个工作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要去分析的就是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了。

分析原因是整个复盘过程中花费精力最多的环节。也是复盘的核心环节。我们日常听到的复盘,其实复的就是这部分的内容,由此可见这部分内容的重要程度。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可以使用很多辅助工具,比如鱼骨图、人机料法环等,具体请参照《复盘思维》中的详细指导。

找到主因

通过分析问题的环节,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在我们的过往,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我们最终结果的产生。可接下来,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通过鱼骨图、人机料法环等方式分析出了几十个产生某一问题的原因,而我们的资金有限、人力有限、时间更是紧张,这些原因到底哪个才是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或者真正原因呢?

在《复盘思维》中,我们介绍两个不错的方法,分别是层次分析法和专家介入法(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制定计划

复盘的最后一个流程针对分析出来的问题和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话放在任何时候都是对的。

所以,我们要认真的对待制定计划这件事。

美国思想家W.P.弗洛斯特曾提出一条著名的“弗洛斯特法则”:在筑墙之前应该知道把什么圈出去,把什么圈进来。这条法则说明:如果一开始就明确发展的界限,知道要达到怎样的目的,最终我们就会随着目标前进,不会做出超越界限的事来。而计划工作就是在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和我们想要去的地方之间铺路搭桥。工作计划就是指明发展目标,界定发展方向,并能有效地减少重复和浪费。工作计划的制定与执行的好坏,往往可以决定一项工作的成功和失败,因而工作计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复盘之后的改进与执行

复盘完成之后,改变才刚刚开始。

明确了目标,分析了问题,找到了主因,制定了计划,接下来才是真正的挑战——将复盘的结果落地执行。为此,我们在《复盘思维》中提供了一系列的执行工具,以可视化、书面化的方式来推进复盘结果真正带来个人的改变。

总之,复盘就是对自我认知的一次深度思考的过程。

犯过的每一个错,吃过的每一次亏,受到的每一点挫折,都应该让你在未来变得更强大,但前提是,你要学会复盘,而不是简单地反省。

只有掌握了复盘的方法,你才会拒绝低效率的勤奋。

推荐阅读

内容介绍

只有学会了复盘,你吃过的亏、受过的苦才会真正成为你走向成功的基石。

本书在总结众多前人经验和成型的复盘工具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和个人的丰富案例,详细介绍了复盘的基本理念、流程、工具,以及复盘催化师应该关注的要点和操作工具。本书重点关注复盘的应用方法和场景,为人们实际操作复盘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本书适合团队管理者科学、系统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以此来提升团队的执行能力。本书也适合个人对自己过往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使自己的工作经验更好地转化为能力。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ipnk20BMH2_cNUgW0Wa.html










别说看开点

201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