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编者按:
本文是钟振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宋词人年谱、行实考》(项目批准号17ZDA255)的阶段性成果。
宋词人考:林淳(1)
水调歌头·次赵帅开西湖韵
[宋]林淳
湖波涨新绿,环绕越王山。棠斋清昼馀暇,赢得静中观。四面屏围碧玉,十里障开云锦,冰鉴倒晴澜。目送孤鸿远,心与白鸥闲。〇隘游人,喧鼓吹,杂歌讙。晓天澄霁,花羞柳妒怯春寒。好在风光满眼,只恐阳春有脚,催诏下天关。剩写鹅溪幅,归去凤池看。
林淳,《宋史》无传,清·陆心源《宋史翼》亦未增补。《全宋词》林淳小传曰:
淳字太冲,三山(即今福州)人。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以奉议郎为泾县令,修复古塘,民多称之。(淳熙三山志有长溪林淳,隆兴元年进士,潮阳尉,或即一人。)(第3册,第1832页)
此小传殊为简略,且有讹误,兹予订补。
林淳,又字质甫。
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二九《人物类》四《科名·本朝》曰:林淳,字质甫。
号定斋。
宋·徐光溥《自号录·斋》曰:定:蔡戡、林淳。
清·葛万里《别号录》卷一曰:定斋,林淳太和。
按,“淳”字有“冲和”义,故字“太冲”或字“太和”皆可对应其名“淳”。然而林淳字“太和”说未见有其他文献可相印证,故不取。
福州长溪县(今福建霞浦)人。
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二九《人物类》四《科名·本朝》曰:林淳,湜之兄。
按,宋·叶适《水心集》卷一九《中奉大夫直龙图阁司农卿林公墓志铭》曰:公林氏,讳湜,字正甫,福州长溪人。
林淳、林湜既然是兄弟,籍贯不应有二,故林淳亦当是福州长溪人。长溪,即今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二八《福建路·福州·县沿革》曰:长溪县,望,在州东北五百四十里。
《全宋词》林淳小传称其为“三山(即今福州)人”,原无不可。宋·祝穆、祝洙《方舆胜览》卷一〇《福建路·福州·事要》曰:郡名三山。则“三山”自是福州之别称。若据当时行政区划之实名,且精确到县,则称其为“福州长溪县人”似更为精确。
生于高宗绍兴二年(1132)前。
宋·叶适《中奉大夫直龙图阁司农卿林公墓志铭》曰:公林氏,讳湜。嘉泰二年七月二十六日卒,年七十一。
按,宁宗“嘉泰二年”,当公元1202年。上推七十一年,是高宗绍兴二年(1132)。林淳为林湜之兄,故其生年至迟亦不得晚于此年。
孝宗隆兴元年(1163)进士。“乾道八年进士”之“林淳”,别是一人。
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二九《人物类》四《科名·本朝》曰:隆兴元年癸未木待问榜:林淳。
按,孝宗朝别有一“林淳”。清·嵇曾筠等《浙江通志》卷一二五《选举》三《宋·进士》曰:乾道八年壬辰黄定榜:林淳,于潜人。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二《两浙西路·临安府·县沿革》曰:于潜县,紧,在府西一百二十里。
此县已废,故治在今浙江省临安市西。
此“林淳”与彼“林淳”,籍贯与登进士第的年份完全不同,显然为两人。《全宋词》小传谓此林淳“乾道八年进士”,乃以彼“林淳”为此“林淳”,实误。
(未完待续)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