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其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即从“诗境”走入诗人“心境”,是对诗者之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的认知。读一诗,得其一,自足矣。
1441途中
青梗峰
重逢岁杪越重林,独立苍茫至此寻。
驿路千条通八极,惜无一路可通心。
驿路千条,能通八极,而无一路通心,连锁句法,转换之间,含意层折有味,精警。(归樵)
1442赏白玉兰口占
杨逸明
一边凋落一边开,仰首舒心俯首哀。
忽悟人生亦如此,无非送往又迎来。
以“人生亦如此”透深一层,造成层波叠澜的境界,层层入里,读来警动。(归樵)
1443闲坐
雷振斌
湖上蓝天触手高,晚云不断似平桥。
西风扫得杨枝净,一粒斜阳入鸟巢。
“斜阳”“鸟巢”意象交相引发,风韵自出。(归樵)
1444武侯祠
扁舟
一意酬三顾,举兵竟六度。
斯人志未伸,终觉苍天负。
起二句骤响如彻,转结深味不尽。(归樵)
1445母后事操持完返程(新韵)
王志伟
空屋回首泪湿睛,无再白头送我行。
门锁只消轻按下,故乡从此是清明。
落句一言戳中泪点。(归樵)
1446入寝(新韵)
崔国靖
倚床赏看“太湖”篇,柳钓青波荡画船。
宅侧虽无流水淌,枕书一觉到江南。
夜读太湖,梦到江南,以“枕书”将时空混融转化,造就情思绵邈,错综幻化的意趣。(归樵)
1447兰未分盆花不得出有感
蒋昌典(湖南)
老叶纷编网,新花密结胎。
欲伸腰不直,哪得出头来。
老叶编网,而新花哪的出头。妙在笔墨之外,让诗有多方面可通的解释,读者凭自身的经验见仁见智,各有会心。(归樵)
1448中秋日雨前收割
崔国靖
云翳心沉半夜忙,粮忧泥路阻归仓。
农家哪有偷闲事,抢运如同抢月光。
雨前抢路,如与云翳抢月,简单而灵动的比拟,可节省繁琐的形容。(归樵)
1449鲁土司衙门
丁永海(甘肃)
土司何处去,斑驳匾高悬。
一拍惊堂木,尘飞六百年。
将六百年的历史压缩在“惊堂木”“一拍”后的“尘飞”之间,得法。(归樵)
1450饭店服务员
崔国靖
堆霞巧笑客人夸,一阵春风送热茶。
身瘁惟栖长椅上,临屏伴月看娇娃。
“堆霞巧笑”“一阵春风”“栖”“伴月看娇娃”以实感性的笔法,捕捉人物真切感人的神情风貌,农民工的勤苦酸楚尽在言外。(归樵)
个人小传:
少年曾牧牛于柳溪之畔,采薪于桃林之野;老来欲固守于幽怀心斋,回归于天然纯粹,便有归樵别名。喜读诗词,偶有一得;好乱涂鸦,聊补性情。
评者/归 樵 编辑/章雪芳 校对/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