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李秀荣,1966年出生,现任黑龙江省医院病理科主任、省医院司法鉴定中心主任。自2006年开始从事鉴定工作,执业类别为法医病理、法医临床。她热爱工作,先后主检了340余例法医病理案件;她一丝不苟,现场勘验解剖,用渊博的知识、足够的胆识维护了法律尊严,展现了当代女法医的风采。
8月19日,伴随着一段铿锵有力的医师宣言誓词,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黑龙江省医院2019年“中国医师节”表彰大会拉开帷幕。在这里,有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有医患之间的脉脉温情,也有着感动院内外的“魅力省医•最美医生”。
每位“最美医生”都有一段视频展播,记录他们的行医岁月,倾听他们对职业的认知和感受,在众多获奖医生中,特殊的李秀荣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因为她是一名资深“法医”。医院里面也有法医?她的工作任务是什么?又有哪些特殊的经历?表彰大会结束后,本报记者与她进行了近距离对话,听她揭开医院中的女法医的神秘面纱。
练一身“钢筋铁骨”
敢于跟尸体“零距离”接触
走入省医院的病理科,就如同走入一个高科技中心。一间间宽敞的房间内,装满了冰冷的检查器械,室内干净明亮。很难想象,一份份司法鉴定报告,就是从这里发出,给逝者们的一生做出最后的总结。更难想象的,是跟尸体打了13年交道的李秀荣,她满脸笑容、满身活力,跟大众想象中的法医截然不同。
李秀荣是资深的病理专家,2006年,省医院司法鉴定中心成立,她在做临床病理研究的同时,也开始了自己的法医生涯。
用双手“触摸”死亡,第一步必须胆子大。李秀荣说,感谢上学时那段“解剖岁月”。“第一次现场解剖,我接连几天不敢闭眼睛,一闭上眼睛脑海中就会播放恐怖画面。后来接触多了,也就习惯了,再加上有法医老师带着,我适应得特快。我老公说,我一站在尸体前,立马精神百倍。”
然而,考验是少不了的。有时候,考验是带有冲击力的画面。“前几年,我们去建三江进行尸检。那是一个夏天,有个民工死在了水沟里,去世已经70天了。死者颜面黢黑,眼眶塌陷,打开颅骨后,里面是粥一样的绿毛。我自以为练成一身钢筋铁骨了,但那天胆汁都吐出来了。”
有时候,考验是令人终身难忘的气味。“有的死者去世太久,内脏已经腐烂了。一打开胸腔,一股难以形容的复杂气味扑面而来,闻过一次,你将永生难忘。”口罩也不是“万能药”,“气味是法医的‘小助手’,中毒死的、喝药死的,不同的死因让尸体散发出不同的味道,有时候我们会参考气味进行判断,不能口罩天天戴在脸上。”
更多的时候,考验是捉摸不定的死亡时间。李秀荣说,死亡随时会发生,就没有准时上下班的法医。“有一次,接到一个来自伊春的电话,一具解冻36小时的尸体急需尸检,再不解剖就腐败了。接电话时下午5点,我们当场出发,赶到现场是凌晨12点半。我让司机去宾馆睡觉,团队迅速进入现场工作状态,尸检结束后,天亮了,大家没时间休息,乘车再往回返。”
“还有一次是腊月二十九,一个产妇一尸两命,我带队去现场尸检。那天出发时,我胆囊区有些痛,也没多想,带着止痛药就出发了。一天做了2个解剖,回到医院后一检查,是胆囊结石不完全嵌顿,后来一想,也挺后怕的!”
让逝者自己“说话”
做抽丝剥茧的“福尔摩斯”
在解剖台上,李秀荣要努力探寻逝者最后的“故事”;在解剖台下,她则一人一桌一台(工作台)一镜(显微镜),观测显微镜下的世界,从里面寻找致人死亡的真正原因。自我观察、对话、分析、总结,很多朋友认为,她的工作太寂寞,然而,李秀荣从不觉得寂寞,她说显微镜下,有一个神秘又斑斓的世界。
这个“世界”帮她抽丝剥茧,让逝者的身体自己“说话”。“几年前,一位60岁的男性在体检时发现脾脏有一个肿物,医生判断为良性感染。没想到,患者住院6天后突然死亡,家属无法接受,干脆找到了我们。‘住院时人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死了?因为感染死亡,是不是医生的用药剂量不足?’我们打开死者的‘三腔’,对他的器官进行详细的检查,反复研究了很久才发现,他的肿物不是良性的,而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李秀荣说,这种肿瘤不好筛查而且扩散极快,病人是因病死亡,与诊疗行为无关。刚开始,死者女儿不接受这个结果。“她哭着说父亲太冤了,‘你们就编吧,编吧,我爸在天上看着呢!’”后来,经过详细的解释、分析,家属终于理解了,也欣慰了,“知道我爸不是冤死的,我就放心了”。李秀荣说,“一份科学、客观、公正的鉴定意见书,不仅可以给逝者一个公道,对活人来说,也是一份安慰。”
还有一位年过五旬的男士,去医院拔牙,打了局部麻醉。回家三四个小时后,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时一动没动。家人感觉不放心,大声喊他,上手一推,人已经去世了!一家人把拔牙的医生告上法院。李秀荣说:“死者的外表毫无问题,家属认为是小医生的麻醉剂量没把握好,直到我们在尸体上找到了信息,死者的脑垂体上有一个肿瘤,死因与此相关,还给医生一个清白。”
每天跟尸体打交道,李秀荣看过各式各样的死因。“最让人遗憾的有两种,其中一种是因为非法行医致死的。一些患者病了,不去正规医院就诊,找一个‘黑’的诊所检查,很多人因此误诊,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很多年前,我接触过一对老年夫妇,小孙子生病了,带去诊所打点滴,听医生建议说鱼腥草输液好使,就给孙子加了一针,结果刚输液不久,孙子就离世了。”
还有很多事故,源于一次疏忽。“有个小伙子去度假村钓鱼,正走在山坡上,喊了一声‘啊’就死了。我们检查发现,他的鞋子、袜子、衣服上都有几个很小的黑洞,那是高压电经过的痕迹。附近就有高压电线,鱼竿一甩导致他触电了。”
是科学更是“艺术”
做自己喜欢的事儿最幸福
干一行,爱一行,李秀荣说自己在工作中感受到了挑战性、成就感和价值感。她说,每个救死扶伤的医生,都是“最美医生”,大家只是专业不同、看病的方式不同。为逝者做鉴定,容不得丁点儿错误。“一份客观公正的鉴定意见,关乎维护社会的安宁与法律的尊严,虽然压力很大,但是我还要竭尽全力,让死亡鉴定不出现一个冤假错案。”
李秀荣说,自己是工作着,快乐着。“我的感触是十三年的法医工作磨练了我,使我变得更坚强和更自信,更珍惜生命的可贵。法医工作是一种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社会的理解和尊重!一个人一生当中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实现了,所以我是最幸福、最快乐的人。”本报记者 李熙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