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单仁行”公号,订阅“单仁行”公号
从企业家的角度探究商业本质
01
从今年7月,大众集团入股小鹏汽车之后,在10月26日,全球第四大车企,拥有玛莎拉蒂、雪铁龙等众多品牌的“Stellantis集团”,在杭州与零跑汽车签约。
Stellantis集团计划投资15亿欧元,大约116亿人民币,获取零跑汽车约20%的股权。
其次,双方合资,以零跑以51%的比例,成立“零跑国际”,专注于出口业务。
有人说,这和过去中国车企“用市场换技术”的合资时代相比,一个“以技术换市场”的新时代正在拉开帷幕。
也有人说,这是零跑汽车寻找的退路,当个买办。
怎么看待今天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生的变化?零跑的决策做对了吗?
02
首先,我们来听听单仁牛商董事长,央视凤凰评论员单仁博士的看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开始实现“技术反向输出”。
在斯泰兰蒂斯集团与零跑汽车合作之前,就有上汽智已与德国奥迪联合开发电动车型、小鹏汽车与大众集团达成深度合作。
这些都表明,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企的技术实力,越来越受到老牌车企的认可。
对于零跑汽车来说,被收购股权,意味着什么呢?
零跑可以借助斯泰兰蒂斯的全球资源和优势,提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开拓国外市场。
斯泰兰蒂斯,也可以在技术和研发方面,为零跑汽车提供更多资源和助力。
我的一位朋友丁博士,刚刚也帮助中国的一家新能源车企,跟澳洲的一家品牌商签订了合作协议。
在东南亚建立准制造基地,并且长周期的供应东南亚市场。
他跟我说,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当时中国无数的企业希望跟美国和欧洲的品牌商合作,把他们引进来,用市场换技术,帮助中国建立汽车体系。
结果,中国今天的情况跟40年之前完全相反。
当年,是中国的车企,希望找到国外的合作商,一方面获得资本,一方面获得国外的技术,帮助国外品牌去打开中国市场,
今天国际上很多的顶尖品牌,是主动找中国的新能源车企合作,让自己更快的转型,帮助中国品牌进入海外市场。
这是不是有点风水轮流转了?
当然,正是因为这些企业在中国市场里进行了残酷的竞争和考验,才具备了跟国外品牌竞争的门槛。
中国的品牌出海,特别是带着产业链出海,正在成为一个巨大的趋势。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我们要综合评估各种资源,资本,渠道,产品目标,市场目标,再选择合适的全球合作对象,才能让中国的品牌走进全世界,带动更多产业链稳定的出海,也给中国的国际资本带来更好的收益。
03
接下来,资深投资人,单仁行专栏作者宋子老师的观点。
我感觉这标志着中国制造进入一个新阶段:反向合资。
从2008年巴菲特投资比亚迪、2010年比亚迪和奔驰成立合资公司,推出腾势品牌、2023年6月蔚来汽车宣布引入新的战略投资方阿布扎比(CYVN Holdings)共计11亿美元的战略投资。
到了2023年7月,大众集团向小鹏汽车增资7亿美元,持有小鹏汽车约5%的股权。
紧接着,全球第四大车企斯泰兰蒂斯(Stellantis)也以15亿欧元获取零跑汽车约20%的股权。
这一些系列从引入财务投资、到反向合资,预示着中国汽车品牌在电动智能车时代已经具备全球重大影响力。
我的看法有三点:
1、大众、斯泰兰蒂斯这些油车时代的世界龙头,不只是对蔚来、小鹏、零跑的认可,更是在这一轮“全球汽车技术变革”中,需要主动拥抱中国汽车品牌,才能加快自身转型步伐。
因为目前全球可以选择的新能源车企,除了特斯拉,就只有中国的几家车企。中国新能源车车企在三大核心:电机、电控、电池上都有巨大的优势,尤其是在电池方面。
欧美车企只有通过股权入股或者控股中国二三线新能源车企,才有机会在未来汽车行业中分得一杯羹。
2、对国内车企来说,与大众等欧美车企的股权合作,可以去学习它们卓越的供应链成本管理优势与海外市场的经验,补齐短板,同时,创新B端收费商业模式,实现技术变现。
3、近年来,腾讯的南非报业、阿里的软银等多家互联网企业的海外大股东,正在陆续退出。
这说明对于关系到国家命脉的企业,需要国内资本掌控。
作为欧美主要产业之一的汽车产业,同样需要从资本、股权上掌控,才能让中国汽车更好的走向世界。
04
最后,我们看看单仁牛商AI文思子牙的理解。
—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